分享

杜甫詠月詩中的語言風格及情感意涵分析

 江山携手 2018-11-22
杜诗论述

杜甫詠月詩中的語言風格及情感意涵分析

[台湾]xxx?

关键词    月、杜甫、咏月诗、语言风格、情感意涵、原型批评

内容摘要    首先就研究的动机及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做一介绍,后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一是以语言风格学的方法,来分析杜甫咏月诗的语言风格,包括了音韵风格、词汇风格以及句法风格,另外是以原型批评来分析杜甫咏月诗中的情感意涵。文中先就原型的概念做一介绍,再谈月亮的原型神话及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才更进一步的谈杜甫咏月诗的情感意涵,主要针对感伤的诗作来谈,将其情感意涵分为一、忧国忧时,二、怀乡思亲,三、伤离别,四、怀才不遇,五、叹身世飘零这五点来论述,至于那只占冰山之一角的称颂之作,就略而不提。




壹、 前言


一、研究动机

    由于杜甫诗作相当丰富,其中咏物诗也相当地多,因此我便想研究杜甫的诗。至于为何会选择咏月诗来作探讨,主要是因为看了曹淑娟教授所写的《从杜诗鸷鸟主题看作品与存在的关联》,便对咏物诗产生兴趣,心想,那是否也可以咏花、咏月、咏草等等,于是便以咏月诗作为研究的题材,其实主要也是因为笔者对月的感受较深,就如欧丽娟所说的一样:

    月是自然界中,与人之现实距离最远、心灵距离却十分接近的存在物,为中国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主题。[1]

为此,希望能藉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世人能对杜甫有多一点的了解与认识,并且能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尤其是杜诗有诗史之称,可见杜甫的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一番。此外,在本篇论文中,所提到的咏月诗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全篇题咏月亮的,另一种则是在部分句子中运用月亮意象之作,因此,本篇论文中所说的咏月诗其定义并非指完全以月亮为题咏对象的定义,除了全篇题咏月亮的诗作外,还有藉由月亮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所以月亮可能只是代表一个场景、一个景象罢了。


二、前人研究成果

    关于杜甫的咏月诗,在欧丽娟的《杜诗意象论》及方瑜的《杜甫夔州诗析论》中曾大略提到过。其中欧丽娟是将杜甫的咏月诗分成三个阶段,大致以杜甫干元二年弃官华州司功参军,而开始后半生飘泊西南之时,和出蜀入夔之际为两大分界点。欧丽娟提出:「杜甫前期中月的意象出现较少,且多以『清光』为诗人把握;中期的月则有极完满而温暖的面貌,后期的月则多耸动而危疑可惧的极端表现。」 [2] 主要是以这三阶段月之意象的转变,来探讨杜甫的生命发展。而方瑜则是就杜甫在夔州时期的咏月诗做一研究,其它时期则没有谈到。此外,在合田方子着,轩辕翻译的〈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析杜甫之「西阁之月」诗〉期刊论文中,也提到了杜甫的咏月诗,但和方瑜相似,主要是讲杜甫夔州时期的作品,而且最主要是针对〈月圆〉这首诗来做分析,只能说作者提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仍不是很完整。因此笔者便想以咏月诗为题材,同时利用语言风格学 [3] 与原型批评理论两方面来谈。首先,在语言风格学部分,笔者参考了竺家宁先生的研究方法,将语言风格分为音韵风格、词汇风格、句法风格三部分,而竺家宁先生在《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中介绍说:

    音韵风格又可以透过许多途径进行探讨:「韵」的音响效果、平仄声调的交错、头韵的运用、双声叠韵的的安插、音节的解析等。词汇风格的研究法包括:拟声词的应用、重叠词的应用、方言俗语的应用、典雅语或古语词汇的应用、外来词的应用、词汇结构状况、熟语的应用、共存限制的放宽等。句法风格包括:造句类型的状况、句子扩展的状况、欧化句法的状况、句子省略的状况、文言或白话句式、句法的偶化状况、韵散使用的状况、对话的安插状况、诗歌重沓反复的形式、走样句的状况、对偶句的假平行等。[4]

    因此,笔者也参考了一些竺家宁先生所说的风格研究方法,来看杜甫的咏月诗,接下来并从原型批评理论着手,主要理论依据是根据傅道彬先生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藉以来探讨杜甫在咏月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意涵,使读者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貳、杜甫咏月诗的语言风格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竺家宁先生将语言风格分为音韵、词汇以及句法三种,而这三种语言风格的研究其实范围相当广大,笔者碍于其所牵涉的部分太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交待清楚,所以在此无法做太详细的研究,仅就其中的某个部分来谈。音韵风格部分,主要看的是杜甫所押的韵脚,至于其它像是拗救问题以及音节等问题,在此则不作赘述。词汇部分则是看他重叠字的使用;句法部分则是由诗的节奏、停顿来探讨。


一、音韵风格

    在查询了《全唐诗全文检索系统》,发现杜甫诗作中有月字的共有252笔资料,经由笔者的筛选整理,扣除掉指时间意义的诗作,以及并不是专指咏月的诗,且和月的意象无关的诗作,剩下的共有125首咏月诗,诗题中有月的就有二十二首,而欧丽娟的《杜诗意象论》说有二十一首 [5] ,笔者发现是少了《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6] 其中只出现在诗题中而诗中并无出现月字的有《初月》、《月三首》之二、《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以及《江边星月二首》之一共六首。

    既然要谈杜诗中的押韵,首先笔者先就咏月诗的题材作一介绍。在杜甫的咏月诗中,以五言律诗为最多,有五十八首,其次就是五言古诗。今将其作一表格分析如下:[7]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排律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31

9

2

2

14

58

9



     由上表不难发现,杜甫咏月诗包括了古诗,律诗以及绝句,其中律诗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尤以五言为主。由于韵脚的选择,和内容的情感气氛需要配合,可见在韵脚上必须讲究声情的谐和。在此,笔者主要针对杜甫咏月诗中近体诗的押韵作了一番分析,之所以排除古诗,乃是因为古诗押韵较自由,可押可不押,且又牵涉到换韵的问题,在此便以近体诗为研究的范围,其结果表列如下[8]:

()五排

 

上平声

 

下平声

四支

81111

一先

90

七虞

109

七阳

113

八齐

112

十蒸

3

十一真

28295059

十二侵

42

十三元

39103

 

 

 

()五律

 

上平声

 

下平声

一东

205292

一先

235784104115116117

三江

100

四豪

93

四支

40

五歌

101456

五微

73105

六麻

3799

六鱼

74

七阳

24789

七虞

48119

八庚

112225434445839498121

十一真

778296

九青

122

十二文

6125

十蒸

114

十三元

707197

十一尤

55757995101

十四寒

926

十二侵

27

十五删

213876120

 

 

 

()七律

 

上平声

 

下平声

一东

67

一先

36

八齐

118

六麻

66

十一真

33

八庚

7278

十三元

68

 

 

十四寒

51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上平声

下平声

下平声

五微

91

六麻

53

八庚

58110







 

    若将它做一个归类的话,可以发现,杜甫使用最多的韵是庚韵,有十六首,其次是先韵有九首,再来就是真韵有八首,其它则是元韵六首,东、删、麻、阳都是四首,支、微、虞、寒、歌、尤三首,齐、文、蒸二首,江、鱼、豪、青各是一首。有关韵与情的关系,在黄永武先生的《中国诗学‧鉴赏篇》中提到:

……这种口腔气流的姿态,出于模仿人的情意,人在表情达意时,每一种表情的器官都在配合着动作,声音自然也不例外……

王易氏更加详细分析说:「韵与文情关系至切,平韵和畅,上去韵缠绵,入韵迫切,此四声之别也。东董宽洪,江讲爽朗,支纸缜密,鱼语幽咽,佳蟹开展,真轸凝重,元阮清新,萧筱飘洒,歌哿端庄,麻马放纵,庚梗振厉,尤有盘旋,侵寝沉静,覃感萧瑟,屋沃突兀,觉药活泼,质术急骤,勿月跳脱,合盍顿落,此韵部之别也,此虽未必切定,然韵切者情亦相近,其大较可审辨得之。[9]

    由此可大致了解,韵脚的选择使用,和作者想要抒发的情绪是息息相关的。此外,有个相当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杜甫的诗中,有出现齐韵与支韵、纸韵同押,以及真韵和文韵同押的现象。[10]但这并不是出律的现象,而是在唐代的确有这种通押的现象。唐作藩先生在他的〈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一文中说到:

    这种蟹、止两摄互相通押的现象,大概是由于两摄各自内部诸韵趋于合流,主元音演变得比较接近。可以设想,此时期蟹摄分为两部,一二等韵灰咍泰皆佳夬合为一部,大致读﹝a і, u a і﹞,三四等韵齐祭废合为一部,读﹝і є і, і u є і﹞;而止摄支脂之微合流为一部,读﹝і,іі, і uі﹞。因此诗歌韵文里可以合韵,,特别是齐(祭废)部与灰(咍泰皆佳夬)部合口一等字,同支(脂之微)部合韵的情况更多,因为其读音更接近。[11]

    在古代,由于读音的接近,使得诗中出现两韵通押的现象,由上文可以得知,因诗歌韵文里可以合韵,所以有通押现象的产生,也因此我们对于这种通押现象可以做合理的解释。


二、词汇风格

    首先,就杜甫所形容的月而言,共有41种月,其中以落月、秋月及新月出现次数最多,有四次;而明月、素月、星月及江月也有三次,是杜甫咏月诗中较常出现的修饰语,此外还有其它34种不同的月[12],可见杜甫诗中出现的月,不但数目繁多,且样貌多变。除此之外,杜甫所使用的叠字修辞也是笔者在此要探讨的部分。

叠字:

    陈淑彬在《重读杜甫: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

   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杜甫在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时,用了许多叠字来描绘,这就为我们研究杜甫的生活、情绪、心态等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了解杜甫生活某一方面的状况和某一时期的心态的。[13]

因此,在研究杜甫咏月诗的修辞时,叠字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修辞研究,且在杜甫的咏月诗中出现的频率也最多,举例如下: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附录6)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遣意二首》之二‧附录37)
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严氏溪放歌行》‧附录49)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附录50)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附录54)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附录55)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附录57)
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附录75)
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雨》‧附录87)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秋风二首》之二‧附录88)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附录90)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可叹》‧附录107)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舟月对驿近寺》‧附录116)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暮归》‧附录117)
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宿白沙驿》‧附录122)


    由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杜甫在使用叠字时,会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的使用,使得叠字内涵和诗歌形象更加丰富。而陈淑彬女士对这个问题则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一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二是同一叠字在不同事物上的运用。她说: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可以反映出诗人的情绪变化。……同一叠字形容不同的物体,一方面是词的多义性决定的,但许多也是活用的结果。活用使人产生联想,以对此物的情景气氛之感受去理解彼物,丰富了形象和意境。[14]

    由此可知,杜甫的叠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令读者耳目一新,不仅如此,由于叠字的使用,使得杜甫在体物抒情之时,更令此物此情兴会淋漓,神与情一起涌现,且运用叠字甚多,在诗中充分发挥了修辞技巧之优点。


三、句法风格

    在此是由杜诗的节奏、停顿来看他咏月诗的句法风格。根据竺家宁先生所言,我们对诗歌的节奏单位进行分析,和语法分析是不同的[15],而我们一般所熟知的五言诗节奏大部分是上二下三,七言诗则是上四下三,若是上三下四则是变格,称为「折腰句」,如韦居安说:「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欧阳公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胡琴诗云:『出山云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我心。』皆此格也。」[16]就杜甫的咏月诗而言,倒没有这样的变格,节奏还是符合一般所熟知的格式,但语法上可能就会有所变化。[17]


參、咏月诗中的情感意涵─用原型批评来谈

一、何谓原型

    原型又称原始意象(priomordialimages)。荣格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绪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我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 发现了一些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即知觉与领悟的原型。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它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领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18]经由荣格的论述,傅道彬先生对此作了一个结论,他说: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是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因此从原型系统的形式中,可以获得上古历史与艺术的色彩斑斓的生动素材,原型系统不是零散的无意味的形式,而是充满意味的象征。[19]


二、月亮的原型神话

    「月亮一直以来可说是女性世界的象征,追溯其起源,主要是肇始于人类迷狂的生殖崇拜时期。早期的生殖崇拜主要是女性崇拜,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懂得父亲在生命创造中的意义,生命创造被理解为女性单方面的行为,中国神话里的一批『处女母亲』和『怪人皆无父』的观念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证明。」[20]在我国远古的神话中,女娲是在中国开天辟地创造的第一位女神,同时也是月神,这可经由汉代出土的墓葬砖画中得到证明。画中的女娲、伏羲人首蛇身,伏羲手中捧着太阳,而女娲则是捧着月亮,这就暗示着女娲实际上也是月神。至于传说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故事更是记录着女性世界失落的悠长而凄凉的往事,也反映了被父权威严驱赶的女性们伤心怅惘、寂寞凄苦的情怀。然而,嫦娥奔月在神话中是灵药、不死、变形与再生的隐喻,只是在诗人笔下出现的嫦娥却成为人文主义的寂寞象征,主要是因为后代诗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表达凄楚彷徨的心情。

    在傅道彬先生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也提到说: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因此当中国文化表现出从复杂回到单一,从创造回到重复,从冲突回到和谐,从瞬间回到永恒的强烈的重返母体的愿望时,它就不能不寻求月亮艺术表现形式。[21]

    因此,若想把握中国月亮文化的原始意义,就必须要剖析月亮所蕴含的女性与母亲情结,从对母亲与女性世界的原型入手,才可以掌握月亮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基本象征意义和衍生文化意义。

    那么,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和衍生文化意义是什么呢?傅道彬先生认为月亮有两个基本象征意义:

    (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

    (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经由这两个基本象征意义出发,又产生三个衍生的象征意义:1、美的象征,2、孤独与失意的象征,3、和谐静谧的中国智能和超群拔俗、潇洒飘逸的士大夫风范的象征。[22]其中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由于月亮反映女性的悲伤忧郁之情,因此成为失意者的象征,于是当自己感到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己,借以自慰,像杜甫就是如此。

    此外,笔者在此还有一点要说明,在《老子的月神宗教》这本书中,老子不断地说明道家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月,也提到月亮有三种形状:渐长月形、渐消月形以及圆月,并且有三种月形的神话,这些神话不仅见于《老子》,也见于《山海经》可见中国文化流行着如此的原始传说。[23]


三、情感意涵

    综观杜甫的咏月诗,笔者将其情感意涵分为下列几类:忧国忧时、怀乡思亲、伤离别、怀才不遇、叹身世飘零以及称颂赞美。其中可发现,感伤的诗作占相当多的分量,几乎是占了全部咏月诗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此笔者在此对称颂赞美的诗作就不作太多的叙述,重点就放在感伤的诗作中来探讨。

(一)忧国忧时

   这时候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得杜甫对国家社会充满了忧心,对人民生活的困难感到难过。在安史之乱发生前,虽也有一些关心时事的作品,但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代表的诗作像《月》、《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留花门》、《倦夜》、《宿江边阁》等。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月》‧附录11)   

    《读杜心解》[24]曰:「对月而伤时事也。二载闰八月,始有收京之命,时尚未有此举,故伤之也。月本欲其明者,此则因帝座久偏而怪之。」杜甫在此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附录21)   

北方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留花门》‧附录15)   

    前一首主要是忧心吐蕃之乱,后一首的花门其实就是回纥的代称,是对肃宗留用回纥兵的劝谏。杜甫因为担心回纥兵会危害到国家安全,才会作此诗来劝谏唐肃宗。这几首诗都强烈地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关心及忧心。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倦夜》‧附录48)

    由最后两句可看出,杜甫是为了国事而忧心,这个时候安史之乱才刚刚平息,又有吐蕃为乱,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代宗一度逃往陜州避难。而杜甫这时人虽然寓居在浣花溪草堂中,但他对国家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当国家正处于这样多事之秋的时刻,怎能不感到忧心呢?可见即使在闲处时,杜甫仍然不忘关心国家人民的生活。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附录70)   

    杜甫在此诗中透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翻腾在波浪中的孤月,与末二句在不眠之际,心中所产生的忧虑及无力感正相呼应,因此孤月不仅是单纯的水月之景,它同时也是作者心境的象征。


(二)怀乡思亲

    杜甫经常四处流浪,离开自己的故乡,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其实是很思念的,尤其若是自己独在异乡,便更加思念故乡中的人、事、物。由于一般认为月亮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此,当人们浪迹天涯甚至感到心灵孤寂的时候,月亮便成为我们精神寄托的对象,把自己的心情寄托于月亮之中,如此一来,月亮便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这样就引发了亘古一月两地相思的主题。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祧锦宇?烛灭翠眉嚬。
(《江月》‧附录77)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附录68)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一百五日夜对月》‧附录10)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舟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秋风二首》之二‧附录88)   

    以上这几首,都表现出杜甫思乡的情绪,其中第二首更是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来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杜甫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了自己的故乡,这样的处境正跟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因此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来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其实不只单纯想念家乡,也想念家人,只要想到自己和家人分离,甚至离开自己的家乡而四处飘泊,自然而然的诗作中就会出现相当多思家、思亲的作品。正如傅道彬先生所说:「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25]像〈月夜〉就是一首相当典型的代表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附录9)      

    天宝十五年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奔蜀,杜甫便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却在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八月在长安所作,主要是写杜甫身处在已沦陷的长安城中,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因而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名作,其实诗中不仅仅只是抒发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而已,它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的悲哀,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情况。

    至于〈客夜〉也是说出了杜甫与妻子分离的情况。当时杜甫自绵州至梓州,而妻小都在成都,有天收到妻子的来信,因而百感交集,夜不能眠,对于自己无法回去和家人团聚,只能对月而黯然神伤。

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附录44)   


(三)伤离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附录43)   

    严武有文才武略,品性与杜甫相投,镇蜀期间,还亲自到草堂探视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援助。两人也常彼此赠诗,相互敬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杜甫在送别后更是感到依依不舍,毕竟知音难寻,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在日后恐怕也很难再遇到,于是在离愁中又添一层凄楚。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附录57)   

    由诗题大致也可看出这是写一首送别情形的诗,在《杜诗镜铨》中写道:「写别况只用觉汝贤三字,无限含蓄。」这首诗中,杜甫的笔调较为含蓄,虽然只将离别的情况以觉汝贤三字说明,其余大都是在写景,然而寓意仍然隽永,也可以感受到杜甫此时除了感念对方情意之外,也羡慕其安处之适,以诗遥别。


(四)怀才不遇

    以《旅夜书怀》及《江汉》两首诗来说明。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附录55)   

    一直以来,杜甫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却长期被压抑而无法施展,虽然声名因为文章而着,但这并不是他的心愿。的确,在这时的杜甫已经又老又病,但他的休官却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所以他才会说「官应老病休」,其实也是在讽刺,甚至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也说明了政治上的不如意就是他飘泊、孤寂的主要原因。最后两句更是借景寓情,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附录119)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积极报国思用的情思。其中说到「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就是把自己的感情和景物融为一片,彷佛自己就与云和月共远共孤一样。不仅如此,作者更是把自己的一片忠心比做孤夜,认为自己虽远在天外,但一片忠心就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表达了思用的情怀。整首诗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杜甫其实很希望能受到重用,然而却落得「怀才见弃」的结果,心中的不平是可想而知的,才会写出这样的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五)叹身世飘零

    杜甫一生经历了许多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被迫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亲人,自己独自一人,自然而然便会感到相当的孤独、寂寞,对于自己的四处飘泊,也是非常的无奈,只好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诗中,所以在杜甫的诗中,其实可以发现很多这种类型的诗作,以下列举几篇来做分析。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附录51)   

    笔者在读到这首诗时,对于诗中所说的「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两句,感受相当深。由于杜甫是经由严武的推荐而任幕府的参谋,然而这个工作却使得杜甫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再加上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自然会感到孤寂,尤其是杜甫一个人在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的明月,怎能不心事重重?这里也表达出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让人读来为之动容。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草阁》‧附录76)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附录101)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天寒不成寐,无梦寄归魂。
(《东屯月夜》‧附录103)


    以上这几首诗,写得就是他飘泊无依以及衰老孤寒的情怀。在《草阁》中,杜甫因为看见舟妇而自伤衰老,正如《杜诗镜铨》所说:「言彼以小年飘泊,犹损红颜,况我老而为客,其憔悴乃益堪自愧耳。」 [26] 面对自己所见到的情景,杜甫怎能不感到哀伤呢?就如同《东屯月夜》中,杜甫会无法入眠也是因为想到自己一生飘泊,为此而感伤不已。

    此外,《月》则借兔与蟾来写自己的衰老孤寒。兔与蟾均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人物,傅道彬先生在其著作《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中说到:

    在许多的古典文献里都有月中蟾蜍和月中有兔的记载,屈原《天问》中就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的诗句;《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踆鸟,而月中有蟾蜍”;王充《论衡‧顺鼓》亦云:“月中之兽,兔蟾蜍也”。[27]

因此,兔与蟾其实也可说是月亮的代表,杜甫不但藉由这两种动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衰老孤独,最后两句更是以嫦娥自况,写自己的凄凉寂寞。

    综合以上所述,其实可以发现,杜甫在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月亮的原型神话是有关联的,他藉由月的原型及其象征意义,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也正因为月亮有孤独与失意的象征意义,使得诗人往往借月来暗伤,这也就可以追溯到月亮最原始的原型神话,主要是母亲与女性世界的象征。因为母亲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温暖的怀抱,所以当我们感到心灵孤单或飘泊无依时,月亮便成了人们心灵寄托的对象了。


肆、结语


    本篇用了两种方式来谈杜甫的咏月诗,先是就语言风格做一分析,接着又以原型批评来谈杜甫的咏月诗。其实在语言风格学部分,是个相当大的学问,所含括的范围相当的广,若要真的完全作完语言风格的分析,恐怕是相当大的题材,因为只要其中的一小点,就够分析成一篇研究了,因此笔者在此暂时无法做到,只就押韵、叠字的运用以及句子的停顿、节奏来作大略的介绍,至于其它部分,仍有可以发挥的地方,是日后可以再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的方向。

    至于在分析情感的部分,利用原型批评来看,可以发现月亮所象征的意义已经由杜甫的诗作中表达出来,其所表现的正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在前文中已有提到,月亮有两个基本象征意义,而经由这两种象征意义出发,又产生三种衍生意义:一、美的象征,二、孤独与失意的象征,三、和谐静谧的中国智能和超群拔俗、潇洒飘逸的士大夫风范的象征。在杜甫的咏月诗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其孤独与失意的情感,因而把月亮当做精神寄托的对象,来借月抒情。


附录:

杜甫咏月诗125首  (根据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台北,华正书局,1990年9月。)

(卷一)
1. 〈游龙门奉先寺〉p.1五古
2. 〈夜宴左氏庄〉p.7五律
3.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p.19五排
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p.32七古

(卷二)
5. 〈前出塞九首〉之七 p.49五古
6.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 p.66五律
7. 〈渼陂行〉p.76七古

(卷三)
8. 〈后出塞五首〉之二 p.103五古
9. 〈月夜〉p.126五律
10. 〈一百五日夜对月〉p.130五律

(卷四)
11. 〈月〉p.153五律
12. 〈北征〉p.159五古
13. 〈彭衙行〉p.165五古
14. 〈春宿左省〉p.177五律

(卷五)
15. 〈留花门〉p.201五古
16.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因为醉歌〉p.208七古
17. 〈洗兵马〉p.215七古
18. 〈夏夜叹〉p.227五古
19. 〈梦李白二首〉之一 p.231五古

(卷六)
20.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二 p.240五律
21.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 p.242五律
22. 〈月夜忆舍弟〉p.247五律
23. 〈宿赞公房〉p.248五律
24.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二 p.250五古
25. 〈天河〉p.255五律
26. 〈初月〉p.256五律
27. 〈捣衣〉p.256五律
28. 〈季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p.279五排(卷七)
29.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p.281五排
30. 〈发秦州〉p.287五古
31. 〈水会渡〉p.303五古
32. 〈成都府〉p.310五古
33. 〈南邻〉p.329七律
34. 〈赠蜀僧闾邱师兄〉p.331五古
35. 〈泛溪〉p.333五古
36. 〈恨别〉p.334七律(卷八)
37. 〈遣意二首〉之二 p.343五律
38. 〈石镜〉p.351五律
39. 〈赠虞十五司马〉p.362五排
40. 〈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p.377五律

(卷九)
41.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p.393五古
42.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得心字〉p.405五排
43.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p.406五律
44. 〈客夜〉p.415五律
45. 〈玩月呈汉中王〉p.419五律
46. 〈谒文公上方〉p.424五古

(卷十)
47. 〈台上得凉字〉p.459五律
48. 〈倦夜〉p.464五律
49. 〈严氏溪放歌行〉p.468七古

(卷十一)
50.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p.523五排
51. 〈宿府〉p.540七律

(卷十二)
52. 〈春日江村五首〉之三 p.556五律
53. 〈绝句六首〉之六 p.559五绝
54.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p.564五古
55. 〈旅夜书怀〉p.570五律
56. 〈将晓二首〉之二 p.574五律
57.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p.591五律
58. 〈漫成一首〉p.592七绝
59. 〈谒先主庙〉p.597五排
60. 〈古柏行〉p.599七古
61. 〈同元使君就舂陵行并序〉p.602五古

(卷十三)
62. 〈贻华阳柳少府〉p.612五古
63.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p.917五古
64. 〈牵牛织女〉p.618五古
65. 〈赠李十五丈别〉p.632五古
66. 〈秋兴八首〉之二 p.644七律
67. 〈秋兴八首〉之七 p.647七律
68.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p.649七律
69. 〈听阳氏歌〉p.653五古
70. 〈宿江边阁〉p.654五律
71. 〈西阁夜〉p.657五律
72. 〈夜〉p.657七律

(卷十四)
73. 〈月圆〉p.663五律
74. 〈中宵〉p.663五律
75. 〈不寐〉p.663五律
76. 〈草阁〉p.665五律
77. 〈江月〉p.666五律
78. 〈吹笛〉p.669七律
79.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一 p.670五律
80.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p.680五古

(卷十五)
81. 〈夔府书怀四十韵〉p.707五排
82. 〈月三首〉之一 p.743五律
83. 〈月三首〉之二 p.743五律
84. 〈月三首〉之三 p.743五律
85. 〈晚登瀼上堂〉p.752五古

(卷十六)
86. 〈柴门〉p.764五古
87. 〈雨〉p.778五古
88. 〈秋风二首〉之二 p.779七古
89. 〈树间〉p.781五律
90.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p.800五排

(卷十七)
91. 〈复愁十二首〉之二 p.820五绝
92. 〈洞房〉p.822五律
93.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 p.835五律
94.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二 p.836五律
95. 〈十六夜玩月〉p.836五律
96. 〈十七夜对月〉p.837五律
97. 〈日暮〉p.837五律
98.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宿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之一 p.847五律
99.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宿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之二 p.848五律
100.〈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宿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之三 p.848五律
101.〈月〉p.856五律
102.〈昔游〉p.859五古
103.〈东屯月夜〉p.861五排
104.〈夜二首〉之一 p.867五律
105.〈夜二首〉之二 p.867五律

(卷十八)
106.〈写怀二首〉之二p.878五古
107.〈可叹〉p.879七古
108.〈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p.881七古
109.〈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p.903五排
110.〈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p.912七绝
111.〈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p.913五排

(卷十九)
112.〈水宿遣兴奉呈群公〉p.921五排
113.〈遣闷〉p.923五排
114.〈江边星月二首〉之一 p.924五律
115.〈江边星月二首〉之二 p.924五律
116.〈舟月对驿近寺〉p.924五律
117.〈舟中〉p.925五律
118.〈暮归〉p.934七律
119.〈江汉〉p.935五律
120.〈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二 p.945五律
121.〈宿青草湖〉p.955五律
122.〈宿白沙驿〉p.956五律
123.〈宿凿石浦〉p.960五古

(卷二十)
124.〈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p.979五古
125.〈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p.1001五律


参考书目

(一)专书:
(唐)杜甫着(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3月。
(唐)杜甫着(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台北,华正书局,1990年9月。
(清)浦起龙着:《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重印。
方瑜着:《杜甫夔州诗析论》。台北市,幼狮, 1985初版。
王安祈选注:《秋雁边声:杜甫诗赏析》。台北县土城市,成阳,2000年初版。
王孝廉着:《中国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1977。
王孝廉着:《神话与小说》。台北,时报文化,1986年初版。
王嗣奭着,曹树铭增校:《杜臆增校》。台北,艺文印书馆,1971年10月初版。
由毓森等:《杜甫和他的诗(上)》。台北,学生书局,1971年10月初版。
余照亭:《增广诗韵集成》。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5年1月。
吴绍志校译:《杜甫李白诗选》。台南,祥一出版社,1996年12月。
杜而未着:《山海经神话系统》。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3月四版。
杜而未着:《老子的月神宗教》。台北,学生书局,1978年3月初版,十月再版。
杜而未着:《庄子宗教与神话》。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10月初版。
竺家宁着:《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台北,五南,2001。
施洪保着:《读杜诗说》。台北,中华书局,1970年9月台一版。
倪其心、吴鸥译注,黄永年审阅:《杜甫诗》。台北,锦绣出版,1993年初版。
张健编着:《大唐诗圣─杜甫诗选》。台北,五南,1998年初版。
张淑琼主编:《杜甫》(下卷)。台北,地球出版社,1989年4月。
张淑琼主编:《杜甫》(上卷)。台北,地球出版社,1989年4月。
梁鉴江选注:《杜甫诗选》。台北,远流出版,1988年7月初版。
许总着:《杜甫律诗揽胜》。桃园县中坜市 : 圣环图书发行,1997年第一版。
郭曾炘着:《读杜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陈香编着:《杜甫评传》。台北市 : 国家, 1981。
陈淑彬着:《重读杜甫: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台北,文津,2001。
傅道彬着:《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黄永武着:《中国诗学‧鉴赏篇》。台北,巨流图书,1987年4月一版八印。
欧丽娟着:《杜诗意象论》。台北,里仁书局,1997年初版。
钱谦益注:《杜工部集注》。台北,新文丰出版,1979年10月初版。


(二)期刊论文

合田方子着、轩辕译:〈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勒扉─析杜甫之「西阁之月」诗〉古今艺文 1996年5月。唐作藩:〈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语言研究,1991年第一期。

康正果:〈试论杜甫的咏物诗〉。大陆杂志,1995年7月
张健:〈杜甫及其诗歌〉。明道文艺,1997年5月
黄美娥:〈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的内心世界〉。辅大中研所学刊,1994年6月。
蔡锡耀:〈从「杜诗」看杜甫的生平与思想〉。中县文艺,1994年12月。


---------------------------------------------------

[1] 见欧丽娟《杜诗意象论》,里仁书局,页74。
[2] 同注1,页80。
[3] 竺家宁先生在他的《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一书中解释说:「凡是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涉及作品形式、音韵、词汇、句法的,为『语言风格学』。」

[4] 见《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页15。
[5] 分别是〈月夜〉、〈一百五日夜对月〉、〈月〉、〈月夜忆舍弟〉、〈初月〉、〈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玩月呈汉中王〉、〈月圆〉、〈江月〉、〈月三首〉〈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月〉、〈东屯月夜〉、〈江边星月二首〉、〈舟月对驿近寺〉等诗。可参考《杜诗意象论》页95,注9。

[6] 笔者主要根据的版本是(清)杨伦笺注的《杜诗镜铨》。台北,华正书局,1990年9月。
[7] 可参考最后的附录。
[8] 数字请对照后面附录所附的诗作。
[9] 页187。
[10] 〈暮归〉是齐、纸韵相押;〈水宿遣兴奉呈群公〉是齐、支韵相押;〈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是真、文韵相押。

[11] 若想进一步的了解可参考唐作藩的〈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出自《语言研究》1991年第1期。在此并感谢林香薇老师提供如此的资料。

[12] 这34种月分别是织月、花月、汉月、凉月、胡月、关山月、华月、陇月、微月、初月、弦月、残月、白月、野月、石镜月、清溪月、满月、曳月、藤萝月、夜月、孤月、青嶂月、瞿唐月、蜀月、边月、风月、湖月、清月、云月、阙月、缺月、南楼月、苦寒月及卿月。
[13] 页26。
[14] 详细内容请参照《重读杜甫》页25。

[15] 详细内容请参考《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一书,页69~70。
[16] 《中国诗学鉴赏篇》页164。
[17] 可参考竺家宁先生的《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及黄永武先生的《中国诗学鉴赏篇》。
[18]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三联书店,页5。
[19] 《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页7。
[20]引自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页43。

[21] 页47。
[22] 参考自《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页47。
[23] 可参考杜而未着的《老子的月神宗教》一书。
[24] (清)浦起龙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重印。
[25] 见《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页63。
[26] 页666。

[27] 见傅道彬《晚唐钟声─ 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页43。



 

杜甫詠月詩中的語言風格及情感意涵分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