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鞠稚儒丨初学篆书是否要遵循“临帖三法”?

 半闲斋主人 2018-11-22

鞠稚儒篆书作品


初学篆书是否要遵循“临帖三法”?


答:所谓临帖三,即:

对临:将范本置于眼前,开始时须看笔写一笔。

背临:不看范本,只凭印象将字临写下来。

意临:临写范本时,追求行气及整体的神韵和意境。


对临这一层次即是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


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字有藏锋出锋,粲然盈楮,顾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上的安排,又要对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视。


清笪重光《书筏》说:“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间分布之理。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敬正关系、润燥疏密等因素。古人讲求章法要“变而贯”,“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许多临习者只是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其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前人妙处往往就在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小动作之中,就如同美人之美亦常在一颦一嗔之间一样。所以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姜夔说:“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这时的眼睛要像放大镜,能够将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放大,这个过程即“对临”。因此临习者不能盲目机械地照临,应多读帖,多观察。


鞠稚儒篆书作品


背临这一境界是在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


孙过庭说:“心不厌精, 手不厌熟。”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势相似,下笔自然要缓慢,但要写出神气来,则非熟练迅速(相对而言)不可。而二者又是一对矛盾。务必精熟,才能迟速有度。所以古人说:“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空能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事实上,“背临”的境界对于一个学书法的人来说,可谓是难途了。在众多临习者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临习之初,未能做到评察细审的地步;二是心态浮躁,临摹功夫尚未下到。这和习大极拳技击一样,如果连拳架都不能达以精熟准确,何谈实战?当前许多临习者对于“拟之者贵似”这一句格言的认识相当模糊,一个“似”字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远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鞠稚儒篆书作品


关于意临,标志着临帖已到精熟准确之境


但事实上,仍然处于技术层面,未能真正捕捉到原帖作者心灵深处的生命律动。所谓“形神兼似”也还不过是在笔墨外在形式上的深刻理解,虽然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但要想对创作起到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则必须能触动前人在挥毫时撩拨性灵的心弦。


鞠稚儒篆书作品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乎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那么临摹的最高境界也当如此。要想达到这点,则须要更多地在精神层次上去体会探求。具体到《兰亭序》则不能仅仅追求其形式上的逼肖,而应在充分了解魏晋社会文化大背景及王羲之本人思想个性的基础上,熟读《兰亭》的内容,把此文中的思想感情移植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深味魏晋时代士人独有的心灵“药酒”,试图让这酒的余味渗入你的历史悠思当中去。当你仿佛已听到王羲之等人对人生的咏叹时,或许你将不再处处拘泥于《兰亭》帖某笔某画的固定形态,而达到心手双畅的最高境界。


鞠稚儒篆书作品


唐张怀理在《书断》序中说:“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简,谋猷在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及夫身处一方,会情万里,标拔志气,黼藻性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又可乐也。”这里虽然是论述书法的功用,但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临帖达到最高境界的具体要求。同时这也足以说明书法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形式而已,它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这自然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前人传统时,必须超越技术层面,而进入文化精神的境界去理解它。所谓“意临”,即是要在临帖中突显这一文化意义。



大鞠老师西周金文十二讲





点击原文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