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初探

 Shatu0123 2018-11-22

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初探

来源 /   UrbanDesign

作者 / 刘志强 朱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可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中心区寸土寸金,占用大量用地的基础设施经过设计及改造,成为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原本冰冷的基础设施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使用,赋予基础设施新的用途,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基础设施城市化。


从1999 年Stan Allen 的InfrastructuralUrbanism 到2011年Katrina Stoll 与Scott Lloyd的论文集Infrastructure as Architecture Designing Composite Networks 再到2013 年Pierre Belanger的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Urbanism beyond Engineering,最近十几年来,关于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几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有加速趋势。本文针对北京已经出现的基础设施城市化情况,按照基础设施城市化后的主要功能,对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现状进行研究。





1


-THE FIRST-


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总体状况

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但北京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这为北京基础设施的城市化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北京中心城区主要基础设施


关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北京的城市道路、桥梁、铁路、公交站场、航空港等均存量很大且具有较大城市化潜力。


北京中心城区六环路和主要高速路


北京已建成6 条城市环路和多条呈放射状的城际高速路。其中,5条环路位于中心城区,二环路全长32.7km、三环路全长约 48km、四环路全长 65.3km、五环路全长 99km,共计 245km,而随着六环路的建成,新机场高速、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的建设,截至 2017年,北京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已达 1,013公里。


这其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高架桥,这些桥下空间有些处于城市的黄金地段,而目前多数桥下空间仅用于停车或空置,它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成为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对象,成为城市和社区的公共空间。


此外,北京遗留了包括京师环城铁路、京张铁路、国家综合性铁路试验基地的环形铁路、正阳门东站、正阳门西站、西直门火车站、马家堡车站等大量铁路设施(图 3),而北京 600余处公交场站和即将停用的南苑机场等基础设施同样具有城市化的潜力。由此可见,北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极大的城市化潜力。


北京中心城区铁路和主要车站


关于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北京有数量较多的已经停用的发电厂, 2016年北京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关闭,京能石景山电厂、国华电厂、前门发电厂、华能北京电厂等均成为废弃设施,亟待城市化利用;而北京的煤气厂已经进行了城市化改造,出现了像 751这样的基础设施城市化项目;杨梅竹斜街的输配电箱则为北京的输变电设施城市化作出了示范。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先锋。

北京中心城区废弃电厂


在给水排水设施方面,根据《北京自来水厂名录 2017年最新版》数据,北京共有自来水厂和供水站 136家,其中,东直门自来水厂作为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已经被用作北京市自来水博物馆,展示北京自来水行业发展历程。


北京中心城区主要自来水厂


此外,北京遗存有大量水塔,北京大学的“博雅塔”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锅炉厂水塔外立面进行了重新绘制,而北京印钞厂水塔等大量水塔则仍未城市化,北京给水排水基础设施的城市化已悄然加速。


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中,垃圾场成为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据统计,北京共有超过 2,000处非正规垃圾场,正规垃圾场 15座,总占地面积250hm2,随着城市的蔓延,这些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垃圾场将成为城市中心城区中价值较高的土地,北京园博园就是对此最好的回答。


北京中心城区主要垃圾填埋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7年北京街旁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分别为 3,526hm2和 10,108hm2,其中大部分都没有用作公共活动空间,只发挥绿地这一单一功能。邮电通信系统因现代通信业的发展而处于高速升级阶段,传统的信件通信方式在萎缩,北京的邮政、电话和电台设施因这一进程具有城市化的必要。


目前,北京有法国邮政局、清代邮政局等邮政设施遗产。关于防灾安全基础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地震台等是城市化的重点,北京的鹫峰地震台被作为展览使用。邮电通信和防灾安全基础设施的城市化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城市化方式有待探索。


总体来说,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相较于世界其他大城市仍有差距,但其长久的历史和近代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THE SECOND-


作为博览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 


部分基础设施自身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适合用作城市博览空间。 1995年泰特美术馆的成功改造揭开了作为博览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序幕。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和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共有 3个展馆,其中,正阳门馆是其主展馆,于 2010年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改建而成。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是2000年时由东直门水厂改建而成,主要建筑为原东直门水厂的蒸汽机房。


首先,作为博览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为城市和社区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位于距离毛主席纪念堂东南侧不远处的前门大街,其北侧为城市广场,南侧为典型的旧城社区。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则位于原东直门东北侧约 600m的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其南北两侧为居住区万国城 MOMA和使馆壹号院,西侧毗邻二环路。从区位来看,两者既紧邻城市公共空间又距离周边社区不远,结合其功能,两者在为城市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也为周边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


其次,基础设施城市化使得基础设施本身成为博览品。正阳门东站始建于 1903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和交通枢纽。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前身东直门自来水厂是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


东直门水厂来水亭展览建筑遗产


两处博物馆建筑原本功能与现在的展览内容存在密切联系,透过建筑本身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相较于博物馆内的展品而言,这些信息更为生动。事实上,当我们在空间中游走,已经是在博览历史。所以,我们可以说基础设施的城市化为基础设施成为展品提供了契机,以城市为背景,这些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展品”的一部分。


最后,作为博物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是对于基础设施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再现。由于京奉铁路为英国修建,所以正阳门东站在建筑样式上体现了 20世纪初英国流行的维多利亚女王风格,整座建筑灰白相间,十分优美。 



199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其进行改造,保留了中央候车大厅的南墙和南楼西墙,并把大圆拱置于钟楼南侧。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包含有两座欧式建筑,一个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绿顶圆亭“来水亭”,一个是具有欧式教堂风格的蒸汽机房。


东直门水厂蒸汽机房


“来水亭”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中糯米灌浆和磨砖对缝的传统工艺,由于当时中国还未能掌握红砖烧制工艺,蒸汽机房的用材为德国进口红砖,按当时物价,一枚砖价值一银元,所以,这座折中主义建筑本身就价值连城。在基础设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设施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得以被再次挖掘并放大呈现给公众。


博览空间较为灵活的属性有利于满足基础设施城市化的要求,随着城市居民对于博览需求的日益旺盛,作为博览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项目也将越来越多。





3


-THE THIRD-


作为运动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 

城市中心区高昂的地价使得城市中的公共运动空间成为“城市奢侈品”,世界范围内,很多城市已经将基础设施用作运动空间,以满足人们在拥挤的城市中对运动的需求,比如滑板界具有传奇色彩的伯恩赛德滑板公园,此后,世界各地利用桥下作为滑板公园的案例相继诞生。


在北京以小区为单位的邻里关系中,只有某些小区提供零星的简单体育设施,社区网球场、篮球场比较少见,足球场更是十分罕见。基础设施城市化为运动空间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大型基础设施的立体化利用为城市和社区创造了运动空间,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较为普遍,北京的海淀区上地 G7高速桥下足球场也是其中一例。


首先,作为运动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增加了社区公共空间。中心城区高昂的土地价格和开发商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小区式开放方式决定了北京城中很难出现社区运动空间。桥下空间等大型基础设施经过改造后的运动空间弥补了这一不足,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社区关系,增加周边社区居民运动场所,同时,这里也成为爱好者俱乐部的发源地,为相同爱好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可以交流学习的场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层。


此外,选择合适尺度与形态的基础设施空间改造为运动空间有利于运动。海淀上地的五人制足球场长 36m,宽 24m,三人制足球场长 12m,宽 9m,而双向六车道的宽度为 22— 26m,这与高架桥本身的尺度密切相关,而五人制和三人制足球比赛对于高度则并无苛刻要求,显然 G7上地段桥下约 6m的高度通过围网的简单限定,已经适合进行足球比赛。而高架桥本身作为场地的屋顶,具有遮阳、遮雨的效果,比起室外场地,这样的运动空间更加具有气候适应性。运动的种类与基础设施的形态尺度相匹配,经过设计的运动空间将会成为一处宜人的运动场所。


最后,作为运动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会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有利于城市运动氛围的营造。足球场铺设了人工草皮,绿色的人工草皮与高架桥下原本灰色的主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加上在此运动的球员和来往穿梭的车辆,形成了城市中的独特景观。



海淀桥下球场设置有人工照明,晚间由射灯照亮整个球场,在夜晚的映衬下,被照亮的球场显得格外具有活力,原本只有车辆高速往来的高架桥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而球场的设置改善了基础设施冰冷的形象,使得基础设施本身更加人性化,这种具有社区意味的城市景观,为周边地区注入了活力。


如今,城市居民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而对于运动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作为运动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出现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4


-THE FORTH-


作为休闲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

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分布广泛的特点使得其适合用来作为城市休闲空间使用,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韩国的 7017空中花园都是基础设施城市化用作城市休闲空间的代表。


目前,北京的休闲空间多为城市或社区公园,居民对于游览公园的休闲方式接受度较高。 2013年,中国第九届国际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园博会主会场是由被称为“永定河大沙坑”的北京著名建筑垃圾场改造而成,园博园陆地面积 267公顷,加上 246公顷的园博湖,总面积 513公顷 。园博会结束后,园博园于 2014年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城市公园。事实上,随着城市发展,北京有大量的垃圾场需要搬迁,垃圾场造成的土壤环境问题需要解决,而园博园是成功的典型案例。


首先,作为休闲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增加了城市绿地,完善了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由于基础设施自身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所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完整的基础设施系统转化为休闲空间在城市空间层面容易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融合,成为城市休闲绿地系统的一环。


北京园博园的规划呈现“一轴、两区、三地标、五展园”的空间布局 [6],其带状的空间形态沿永定河展开,与西北侧的莲石湖湿地公园和东南侧的晓月郊野公园、世纪森林公园无缝衔接,共同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



另外,用作休闲空间的基础设施本身作为活动场所,可以吸引游客,带动其他基础设施的城市化。北京园博园汇集了各地园林的艺术精品,在国际风景园林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成为了北京的一处景点,具有城市名片效应,吸引游客来此游览,成为休闲旅游的场所。


同时,大型休闲空间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博园周边的地铁 14号线丰台段提前 2年通车,园博大道、梅市口路、北宫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全部贯通,开通 4条园博园公交专线,周边设置高压变电站和再生水设施,园内则设置有 9个停车场,提供上万个停车位。在原有基础设施升级更新的背景下,新的基础设施不断建成,促进了整个基础设施系统城市化。


最后,基础设施城市化用作休闲空间改善了周边环境,提升了地区景观质量。原本臭名昭著的垃圾场,因为常年填埋建筑垃圾,形成了 30m的深坑,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利用此高差形成了下沉式花木景区锦绣谷,形成瀑布跌水景观。



另外,采用水源净化工程,引入生物浮床、表流湿地、替流湿地等,建设生态湿地,净化了永定河的水质,也使得土壤环境得以改善。园内的 5个展园: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湿地展园和国际展园经过精心的景观与建筑设计,极大提升了原本地处城乡交界带位置的景观水平。


北京园博园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将原本无人问津的垃圾场变成了城市绿肺。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建设“中央公园”的可能,但每一座城市都有对城市休闲空间的迫切需求,基础设施城市化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5


-THE FIFTH-


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功能利用案例


部分基础设施本身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自身即可作为文化创意的素材或灵感来源,这使得一部分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可以用作文创空间。事实上,这一起源也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由于部分废弃基础设施空间的租金十分便宜,而空间本身又较为适合艺术创造,所以吸引了不少艺术家租用这里作为工作室,这也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作为文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作为北京三大起源之一的 751就是文创空间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典型案例。



首先,作为文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有利于激发社区活力。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位于北京东北角,在著名 798艺术区的东侧,场地北侧为北窑地小区,南侧为丽都壹号和将府家园。 751由火车头广场、动力广场、老炉区广场等组成,广场利用改造后废旧的基础设施作为展示和发布场所,展览和文创产品发布,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和游客来此参观游览,增加了社区的活力,周边社区内的居民也可在闲暇时来到广场内参与活动。


此外,作为文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打造了城市时尚空间。文创产业常常与时尚体验相伴相生,经过改造的基础设施吸引大量设计师驻扎于此,通过提供与文创设计相关的配套服务,包括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发布等重要环节,使得具有引领时尚效应的产品与该空间发生密切联系,基础设施城市化形成的文创空间成为城市时尚空间。751利用“ 1号罐”“ 7,000立方米储气罐”“ 15万立方米巨型罐”改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创展示交流空间,通过举办国际时装周、 INTRO、GQ等大型活动和明星演唱会,使得这里成为北京的时尚空间。


最后,基础设施城市化形成的城市文创空间可以提升城市艺术品位甚至有成为城市名片的可能。文创设计本身就具有引领作用,结合大型基础设施城市化使得这一效应得以放大,事实上,经过改造的基础设施本身已经成为大型艺术品提升了城市的艺术品味,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宣传,使得城市居民的整体艺术品味得以提升。


相较于先锋艺术家的创作,人们对这些大型基础设施更加熟悉,因而城市化的过程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和理解,其示范效应更强。大体量的基础设施占用的城市空间更大,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具有成为城市名片的可能性。


就像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因其独特遗传密码而形成了独有外形与性格,每一座城市也应该有其鲜明的城市特色,而一个城市的文创空间理应是这串密码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解密一座城市文化的关键。作为文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对于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十分重要。




基础设施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热点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理论与实践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集中出现。


本文仅从一个侧面对北京基础设施城市化进行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类型也必然会越来越丰富,而北京作为一座具有建城 3,000年历史的古城,具有大量基础设施遗产,这些基础设施遗产具有的潜力也尚待挖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