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间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二间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荥穴,五行属水。二即第二,间即间隙(指穴),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第二穴,故名二间。 【腧穴释义】 别名:èr jiān(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二间。二,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间,间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故名。 2、间谷、闻谷、周谷。间,间隔、空隙也。闻,听也,指距离短近。周,范围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之处。间谷、闻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较小的间隙处。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高温水气,此高温之气因是由商阳穴的喷咀喷出,行至二间后扩散的范围不大,如处于狭小的区域,故名间谷、闻谷、周谷。 3、大肠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因散热而有部分水气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细小的经水,故为荥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在本穴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的变化,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附注: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取穴位置】 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穴位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能主治】 功能:解表,清热,利咽。 主治:现代常用于身热头痛、咽喉肿痛、齿痛腮肿、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肿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牙痛,鼻出血,麦粒肿,肩周炎等。 【穴位配伍】 二间穴配合谷穴治齿痛。 二间穴配合谷穴,有散目翳作用,主治目翳。 二间穴配合谷穴、少商穴治喉痹、咽喉肿痛。 【刺灸法】 针刺法—般直刺0.2~0.3寸,局部有胀痛感。 艾灸法米粒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二间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昏、目赤、鼻衄、齿痛、喉炎、扁桃体炎、颔肿、三叉神经痛、面瘫、肩臂手指痛麻及热病、嗜睡等。 每日一猜: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猜一穴位。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点左右在留言处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为您揭秘~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下评论,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