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把大提琴—演绎柴可夫斯基经典名曲,融入生命的音乐。好听到不能自拔!

 蓝色_呼吸 2018-11-23

四把大提 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 来自大提琴与经典音乐 20:26

建议连接外接音响播放

(弦乐四重奏)室内乐版

《如歌的行板》

今天小编给各位带来的音乐是四把大提琴改编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是柴可夫斯基于1871年创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里的第二乐章。之后,人们常常把这一乐章作为单独的作品来演奏和欣赏。相信您听后一定会被柴可夫斯基那融入生命的乐曲而吸引。



《如歌的行板》由来

1869年 ,29岁的柴可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他妹妹的庄园里。一天,他正在写歌剧《女妖》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那悠长缓慢,淳朴美丽,又婉转凄恻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他。第二天,柴可夫斯基找到到唱歌得匠人,把民歌的曲调和歌词记录了下来,回去后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之中。两年以后,在他写作《D大调 弦乐四重奏》的时候,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如歌的行板》。这一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一章,后来,人们常常把这一乐章作为单独的作品来演奏和欣赏,甚至,“如歌的行板”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一次晚会上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他在写给柴可夫斯基的信中说:“我永远忘不了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我的文学著作还从没有得到过象那样奇妙的晚会一样巨大的收获。”

柴可夫斯基在回信中写道:“知道了我的音乐能够使您感动,使您入迷,我是多么幸福和自豪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