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风雪林;作者:我是北风先生 2018年接近尾声,今天新浪财经发微博,根据万达财报显示:万达商管在15个月的时间内减掉了2158亿元负债,负债率下降到60%以下。 万达负债为什么会减少这么多?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卖卖卖。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吧,比如我现在是个企业老总,手上现金不多,但我自己有个大公司,可以从银行贷款一个亿,我买了100块地,每块100万,然后我可以盖楼房,可以开酒店。 这个时候,我就欠了银行一个亿,负债高不高,高! 但是我的楼房,还有酒店只要盖好了,可以租,可以用,也可以卖,只要我的利润远远高于银行给我的利息,能及时还款就没问题了。 但是今年有点紧张了,我卖一半的楼房和酒店,自然就减债了啊。 2017年7月万达将70多家酒店,13个文旅项目打包出售给了融创中国与富力集团。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 万达就此次交易减债440亿元,回收现金670亿元,也就相当于直接减债1100亿元。 同时万达也抛售了伦敦、悉尼等海外物业。 ...... 然而,现在回过头看,王健林去房地产化,走轻资产的道路,是比较明智的,抓住了机遇,壮士断腕,从地产纵纵身一跃,跳到互联网大潮中去了。 对于万达来说,这一举措真是比转发锦鲤还幸运,让融创、富力当了接盘侠,如果放到现在,地产行业整体寒冬,有能力接手的也就那么几家,还会有人接手这一摊吗? 现在老王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在万科喊出活下去,碧桂园开发养猪行业的今天,2158亿的减债,无疑是幸运的。 2018年一季度末,房企资产负债率上升至79.42%,房企负债率创下13年新高,低于万达60%的,只有一家中海地产。 那么,王健林都减债了,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过去几年,居民储蓄居民储蓄率在不断下滑。 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达34%的最高点之后一路下滑,到2015年仅有14%。 再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关于家庭储蓄的报告来看,中国60%的家庭有一定的储蓄,40%的家庭入不敷出,没有太多的储蓄。 每个人都想问一句,我的钱呢? 在人人都在拼命举债买房的时候,存款早就用掉了,一套房首付掏空六个钱包的例子实在太多,每个月还完房贷能够满足正常的生活开销就已经不错了。 仅从市场来看,大多数人犹如飞蛾扑火,不断在增加自己的债务。而在如果高负债的环境下,你要小心你的负债收入比越来越大。 FINI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报告,今年居民部门杠杆率进一步上升,居民杠杆率从2017年末的49.0%上升到2018年二季度的51.0%。 我知道你可能不理解这个数字,表明几乎全国一半的人在使用杠杆。 这份报告分析透漏出一个高杠杆的原因:居民部门加杠杆从一二线转向三四线城市。 也就是说,很多人已经明确知道一二线的可能买不了,于是就加杠杆去三四线买房。 这也就是有很多人问的,三四线城市不符合人口流入,经济发展水平也一般,而且房子不存在供不应求,为何价格价格还如此之高的原因。 如果此时还在幻想,希望三四线城市像一线城市一样暴涨,不断加杠杆却炒房,那真的是智商堪忧了。 连王健林都开始在卖资产来抵债,而你还在不断地增加负债加杠杆炒房,我只能说,希望你别凉凉了,银行的催款短信,每月都会按时提醒你的。 而对于没有负债的人来说,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是我的本意不是一点负债都不能有。 因为很多人都要买房,这时必然的,购房只要不是全款,就必然产生负债。 但是一定要考虑负债收入比,我在之前的《如何在27岁之前买到第一套房子?》文章也强调过,购首套住房的每月月供,一定要在你的还款能力之内。 而现今,没有负债或者低负债的人压力一定小于高负债的,正如此时的王健林一样。 如今现金为王,留余大量的现金,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拒绝高负债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样至少王思聪同款的热狗你还是能买得起的~ |
|
来自: 小桥流水ytff06 > 《 海石 冷眼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