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关于脾脏的不同理解及中医对脾虚的调理方法

 紫霜飘雨 2018-11-23
    不学中医,往往都不清楚中医所说的“脾”是怎么回事,好多人还常常跟“西医所说的脾脏”混为一谈,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医的“脾”到底有什么功能?跟西药的脾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又有哪些表现? 
             中、西医关于脾脏的不同理解及中医对脾虚的调理方法

    我们先看看“西医的脾脏”。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脾脏有滤血的功能。边缘区和脾索是滤血的主要场所。脾内的大量巨噬细胞可以清除衰老的血细胞(比如红细胞)、抗原和异物。此外,侵入人体血内的抗原,可在脾内激发免疫反应。此外,脾还能够储藏血液。在人体失血的时候,有一定的“自身输血”的功能。如果脾大,脾脏功能抗进,就会导致过度吞噬和破坏体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下降。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所以脾脏摘除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力有影响。
    了解了西医所说的脾脏,我们在说说中医的“脾”。中医所说的“脾”,其实跟西医的脾脏是二回事。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危,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脾主升清。可以看出,西医认为脾可以藏血,似乎与中医“脾统血”有关联,而中医所说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显然跟西医的脾脏功能不相干,有学者认为,中医的“脾主运化”与西医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关,可能包含了西医的胰腺和小肠的功能。
    所以,我们首先弄清楚中医的“脾”其实跟西医的脾脏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中医所说的“脾”,其功能和重要性更显得重要。
    为什么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
    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肾者,因其所藏之精气,禀受于父母,形成于出生之前。在脾者,因其运化水谷精微,灌溉营养一身,而此功能只有在既生之后才能发挥,故称后天之本。人体的肾精需要依耐后天脾气运化水谷精危去不断的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更需要依耐脾胃运化功能,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根据。说是“气血”,应包含“精”、“津液”等在内,“气血”也是一种简略称法。                但“精”与“津液”又可隐含于“血”之中,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血与精是相互化生的,故中医keai历来讲“精血同源”。气血对于人体生命,是极其重要的。一身上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需要气血滋养。所以《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如此重要的气血,亦常有盛衰之变,因何而生、因何而竭?一切皆因于脾胃。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
    由上可知,中医的“脾”的功能非常重要,只有脾气健运,人体的正常机能才能得到保证。脾胃伤,则百病生。那脾虚又有什么表现呢?哪些症状说明你“脾虚”呢?脾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等。
    脾虚的
表现很多,再比如有些人流口水、有些人过于肥胖、有些人口淡乏味、有些人肛门下坠等等这些其实都和脾虚有关。脾虚最易导致和伴随的就是湿困,脾虚易生湿,湿邪易困脾,表现为舌苔白腻。
    那脾虚我们怎么调理?当然是吃中药汤剂调理最好了。食疗有什么办法?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莲子、芡实、焦山楂、炒薏苡仁、扁豆等等,中成药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参苓白术丸】、【香砂养胃丸】、【补中益气丸】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