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香港万昌斯秋拍高古玉

 天宇楼33 2018-11-23

崇玉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环。从一件古玉,我们可以窥见属于那个年代的历史面貌,从生活场景到文化信仰尽有体现。用料工艺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纹饰图腾彰显身份地位,可见玉器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古玉价值仍被低估,但随着古玉文化在大众视野的逐渐走入,在未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当今这个情况,不失为收藏古玉的绝好时机。

 

作为香港首间以中国古玉为重点主题的拍卖行,万昌斯2018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于香港万丽海景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秋拍设有两场古玉拍卖会,共有两大焦点:一是高古玉器(唐代以前),侧重新石器时代文化期及商周时期。近年收藏界掀起高古玉热潮,市场关注度和成交额持续上升,高古玉和中国古代历史相关性非常高,背后的文化价值十分有挖掘的意义;二是清代宫廷玉器,尤其是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出品。 清代宫廷玉器的市场表现比较稳定,其珍罕精良的用料和不惜工本的工艺保证了其升值的空间,加之乾隆皇帝喜欢在钟爱的玉器上刻以御题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皇室趣味和治玉情况,受到藏家的喜爱的追捧。

 

而本次秋季古玉重要私人珍藏夜场中,万昌斯更是精心选出18件传承有序、收藏价值高且潜力大的的藏家珍宝古玉作为特别推介,延续春季的亮眼表现,为各界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呈献目不暇接、激动人心的艺术盛宴。现从本次两场古玉秋拍专场中遴选部分珍贵高古玉拍品供大家欣赏。

 

---------------------中国古代玉器 I 】------------------

拍品编号 7138

战国 白玉带沁「勾云」纹龙凤佩一对

最大:长 8.4 cm (3 1/4 in) 厚 0.5 cm (1/4 in)

估价:HK$ 100,000 RMB 88,000

参考:

一对春秋晚期的玉龙形佩,形制与此拍品相似,载于邓淑苹编《蓝田山房藏玉百选》,财团法人年喜文教基金会,台北,1995年,页 192-193



拍品编号 7141

春秋 白玉带灰皮虎

长 3 cm (1 1/8 in)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80,000 RMB 70,400

白玉质带灰皮,皮壳古穆,器形小巧。通体用圆雕手法刻一老虎,橄榄形眼,平嘴,头上挖两圆形小孔作双耳,虎眼直视前方,似前方有什么事物吸引了牠的注意,颈的位置打通天孔,以作系带,老虎呈俯卧状,背部以简单阴线刻出卷云纹,象征身体斑纹,同时底部也有同样的阴勒纹饰,非常全面,还有于身体处简洁有力的刀法,刻画出了老虎身上的肌肉,工艺甚佳。

在高古玉中,以老虎为题材的较少,圆雕玉虎更是凤毛鳞角,故这玉虎圆雕非常珍贵,再加上工匠巧夺天工的手法,将老虎的孤高气质完全体现了出来,历经数千年时光的流逝,仍不减分毫。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白玉带灰皮虎


拍品编号 7182

 玉「内缘起凸」三牙璇玑

长 9.2 cm (3 5/8 in)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50,000 RMB 44,000


拍品编号 7183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黄玉出戟瑗

直径 9.1 cm (3 5/8 in) 厚 0.5 cm (1/4 in)

估价:HK$ 50,000 RMB 44,000

此出戟瑗为极珍贵的黄玉材质,属黄玉中的上品,玉质油润如脂,局部有沁色,全件打磨光鲜亮丽,手感柔滑,扁圆而有大孔作好,器体对称边缘凸起扉棱,出戟瑗造型极其少见,存世稀少,藏赏价值之高不言而喻,欲收藏者不可错过!

拍品编号 7207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勾云」形器

长 8.5 cm (3 3/8 in) 厚 0.6 cm (1/4 in)

估价:HK$ 150,000 RMB 132,000

玉勾云形器是红山玉器的重要一员,于红山墓葬中屡被发现,因形如卷云而得名,学界对其用途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它们与神灵、祭祀有关,例如学者杨伯达认为此器与云、雨有关,红山巫觋(云巫)以之事奉云神,祈求得云神恩泽,使雨降大地,从而令粮食丰收,可见这种器具有可能并非纯綷供陪葬之用,而是有着更高层次的文化及宗教功能。

这件黄玉「勾云」形器已历经至少五千年的岁月洗礼,但其品相完好无瑕,黄玉为籽料,使之显得华贵、崇高,玉色淡黄闪绿,玉质细腻油润,光泽感强,蕴含深褐沁斑。匠人将籽料磨成扁块,以拉线剔出卷云之形,中央镂空一弯钩,每面随着卷云形状推磨出一道宽阔沟痕,沟痕的凸脊明显,颇具立体感,器边雕琢出五个大小不一的卷钩,卷钩内再磨沟痕,整器造形奇异,极富文化期素有的神秘色彩。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黄玉「勾云」形器

拍品编号 7208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多宝串(三件)

最大:长 3.5 cm (1 3/8 in)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30,000 RMB 26,400

此多宝串黄玉为材,莹润细糯,三粒色泽统一,形态饱满,通体素面无纹,为典型红山文化玉器的特色之一,两件勒子近圆柱体,表面沁色自然,造型古朴典雅,琢磨细腻考究,精光内蕴,颇具玩趣。下面一件为玉坠,半圆形,光洁明亮,中间突出一长柱体钻孔,整体雕琢简洁亮丽。三玉历经至少四千九百年,但品相仍然极佳,又出自红山文化,其级别之高显然易见。

拍品编号 7210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及墨玉蝉

最大:长 6.1 cm (2 3/8 in)

来源: 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80,000 RMB 70,400



拍品编号 7214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猪龙

长 5 cm (2 in) 厚 1.8 cm (3/4 in)

来源:香港藏家旧藏

估价:HK$ 120,000 RMB 105,600

玉猪龙是龙与猪的结合体,而得「猪龙」之名,也是现在所知年代最早出现的龙形图腾器物之一,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起源。

此玉猪龙,猪首龙身,黄玉为材质,玉质温润细腻,通身包浆纯厚,油光亮丽,局部带褐色沁及呈鸡骨白。器体厚重,器形硕大,龙体卷曲如「C」形,首尾以一条缺而不断的口相连,浑圆饱满。猪首轮廓刻划逼真,肥首大耳,两耳耸立,似在微微扇动,极有动感。面部结构清晰,大眼略微突起,正视前方,炯炯有神。鼻梁上带有多道明显皱纹。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面部回环自如,抑扬有致,流婉畅达,整体采用平凹变化的瓦沟纹与阴刻纹相互配合,工艺主体有力。中央有一大环孔,背部靠颈际有一小圆,可穿绳系挂。黄玉猪龙流传有序,来源自香港藏家的旧藏,古玉爱好者千万不能错过。


------------中国古代玉器 II · 重要私人珍藏夜场】-----------


拍品编号 7254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玉人首

长 4.5 cm (1 3/4 in)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150,000 RMB 132,000

石家河文化属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多年,发现于今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有超过50处地点,出土了青铜器、玉器及陶瓷。就玉器来说,学者唐敏认为它们可归纳为饰玉、礼玉、葬玉及工具类玉四大类,饰玉包括虎首、龙、凤、鹿、鸟等;礼玉有琮、璧、墴、人首神面像等;葬玉主要是蝉;工具玉一般是刀、钻、纺轮及锛。石家河玉器一般型小精致,纹饰简洁,近年在收藏界崭露头角,不让红山、良渚专美。

这件玉人首正是出自石家河文化,玉材黄褐色,皮壳老旧,圆雕,椭圆管状,上下穿孔,器表雕刻浅平头冠、斜梭形目、蒜头形鼻、微开小口、长廓双耳、穿孔耳环、阔颚尖颔、喇叭长颈;后脑则光素无纹。参考湖南省博物馆所藏的石家河文化玉人首,无论玉质、沁色、器型及雕工均与本品十分相似。本品的老熟玉质及「人首」题材都引证其石家河文化的本源,事实上,石家河玉人首存世稀少,而且大多是片状、反面光平,本品则是柱体圆雕,面面皆雕,可跟本品相攀比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实在是盏盏之数,亦足见其收藏及投资价值之高。

参考:

一件石家河玉人头,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玉人首

拍品编号 7255

 白玉带灰皮马

长 7.2 cm (2 7/8 in)

说明:才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280,000 RMB 246,400

附原装锦盒

圆雕天马白玉质,清透温润,细腻亮泽,灰皮漂亮。其后腿跪地,马尾自然下垂,前蹄扬起,颈项鬃毛迎风竖立,躯干雕羽翅纹,呈欲腾飞之势。琢圆眼一双,张口露齿,上唇微翘,神态喜人,赏心悦目。

匠人以细阴线勾勒飞马毛发,形若游丝,逶迤婉转,顺畅遒劲,栩栩如生,为典型的汉代游丝毛雕技法。汉代造马生动传神,在继承了传统立体写实圆雕的基础上,天马体生双翼、曲蹄腾空,真实反映了汉代王朝兴旺、开疆拓土之盛况下,帝王将相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思想。汉代玉马存世数量极少,此题材仅流行于王公贵族之间,珍贵程度甚于玉辟邪。

参考:

一件汉玉天马,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 4 汉魏晋南北朝》,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北京,2011,页176,编号235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白玉带灰皮马



拍品编号 7256

  白玉带灰皮「蛇」纹剑首

直径 3.6 cm (1 3/8 in) 厚 1.4 cm (1/2 in)

来源:香港藏家旧藏

估价:HK$ 180,000 RMB 158,400

汉代文献中记载称嵌玉之剑为玉具剑,玉具剑最早出现在西周,战国到两汉时期达到鼎盛。完整的玉具剑共有四件玉饰,即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璲及玉剑珌。玉剑首为嵌于剑柄端部的玉件。司马迁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刘邦秦末时剑斩挡道大蛇,从而取代秦朝一统天下。汉武帝后来分封滇王封地时赐一金印,印纽铸成一条蟠曲的金蛇,成为其身分和权威的象征。另,《东宫旧事》记载:「太子仪饰有玉具剑。」又有《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由此可见,当时蛇的形象与皇权紧密地连系起来,非皇室或王公贵族不可使用。

此蛇纹剑首玉质洁白细腻带灰皮,其纹饰回异于在普通玉剑首上常见的勾连纹、云纹、谷纹等,背面虽光素无纹,但正面浮雕了一尾层层盘绕的蛇,全身鳞片清晰可见,蛇身纹理分明,头部、眼、鼻等细节亦一览无遗。蛇头上刻一中线往下延伸,具立体感,蛇头微昂,似蓄势待发。而剑身及剑鞘镶嵌了美玉的玉具剑属皇室之物,本玉蛇剑首纹饰独一无二,目前更无任何博物馆拥有类似的藏品,贵重程度可见一斑,堪称「剑首之王」。藏品中有此剑首,其他剑首皆可弃之。



拍品编号 7257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鸮

长 4.9 cm (1 7/8 in) 厚 1.1 cm (3/8 in)

估价:HK$ 200,000 RMB 176,000

古器物中,愈是远古者,愈多作鸮(即猫头鹰)形或鸮纹。古人视鸮与鹰隼为最凶猛的鸟类,犹如兽中之虎,令人震慑畏惧,代表权威。另外,鸮形纹饰具有宗教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能帮助古人沟通人神。因为鸮目能看穿黑暗,使得古人认为它可以穿透生死界限看到祖先神灵。当巫师使用带有鸮眼纹饰的青铜器或玉器进行祭祀,就能够沟通先祖神灵。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求神似,大都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注重整体的形似和关键部位的神似。此玉鸮器型厚实,雕工简洁疏朗,斜面线与阳线琢磨规整,触之有感,重点部位非常突出,如其倒三角首、菱形喙及比例夸张的圆目、双翼等。故此器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意义,令我们能遥想、感受古人在原始蛮荒时代中与天地相搏的精神。加上其工艺古穆朴拙,整富红山文化玉器风格,实为收藏佳品。

参考:

一件红山文化玉鸟,于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遗址出土,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巴林右旗博物馆,载于郭大顺、洪殿旭编《红山文化玉器鉴赏》,文物出版社,北京,2010年,页 103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黄玉鸮



拍品编号 7258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玉猪龙

长 7.4 cm (2 7/8 in)

估价:HK$ 500,000 RMB 440,000

玉猪龙乃龙与猪之结合体,因此得猪龙之名,数量稀少,十分罕见。其为中国最早出现的龙形图腾器物,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起源,表达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深受藏家喜爱。

此玉猪龙器形硕大、器体厚重,呈肥首大耳、阔嘴大眼,浑圆饱满。其面部结构清晰,双耳耸立,鼻间多道皱纹,雕工生动有力,极富红山文化工艺特色,为经典之作。首尾相连,缺而不断,中央有一大环孔,背部靠颈际穿一小孔,可穿绳系挂,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

参考:

一件红山文化玉猪龙,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震旦艺术博物馆,载于吴棠海着《红山玉器》,震旦艺术博物馆,台北,2007年,页 62,编号 14



拍品编号 7259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神人像

长 9.8 cm (3 7/8 in)

说明:附原装锦盒

来源:香港藏家旧藏

估价:HK$ 500,000 RMB 440,000

红山文化时期的神人像存世稀少,而存世的大部分已被博物馆收藏,如「参阅」提及的震旦博物馆及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极少见于市面,纵观近数十年之拍卖场上极少出现同类拍品,仅见1996年11月15日北京瀚海拍卖公司曾拍出一件高7.7厘米的玉雕太阳神,成交价242万元人民币,可见这种玉神人的珍稀程度与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C形龙不遑多让,极具收藏价值。

此件黄玉「神人」像莹润油亮,玉质致密,色泽亮丽,局部受沁。玉体圆雕,器形硕大,首部如牛,呈倒梯形。头戴两角冠帽,形如太阳光芒,故又俗称玉雕「太阳神」,两侧各有一尖耳,耳后对钻横向穿孔,属红山文化典型风格。眼鼻微隆,闭目低首,正襟危坐,腋下钻两孔为臂,双手垂搭于膝上,膝部弯曲,臀部悬空,双腿微分而足部相连,踏于月形台状物之上。其神态严肃静谧,俨如「萨满」作法之形象,造型罕见,十分难得。

参考:

1. 一件红山文化玉坐人,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 新石器时代》,故宫博物院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52-53,编号 4

2. 一件红山文化玉神人像,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可于博物馆网页的检索系统中搜寻

3. 一件红山文化玉神人像,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于上海震旦博物馆,可于博物馆网页的检索系统中搜寻

4. 一件红山文化玉雕太阳神,形制与此拍品相似,曾于1996年11月15日北京翰海的秋季拍卖会成交,编号 943,成交价 RMB 2,420,000

5. 目前已知存世红山文化玉神人像



拍品编号 7261

西周白玉带灰皮人首

长 4.3 cm (1 3/4 in)

来源:英国藏家旧藏

估价:HK$ 100,000 RMB 88,000

中国的神灵形象很早就出现在上古玉器的纹饰中,首先是神通广大的动物神和象征天地的器物神。人纹形象随后逐步渗入,先是半人半兽,即氏族图腾崇拜与氏族祖先崇拜相结合,表现神与人沟通,人与天结合,人开始带有了神性,最为著名的就是刻于良渚文化玉琮上的人兽神徽。再往后,玉器的神灵纹饰中渐渐分化出独立的人纹形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形体来塑造神祗。于是,玉人纹应运而生,这是一个从物神到天神再到祖先神的发展过程。

此件白玉质,玉质优良温润,表盖灰皮,整体五官非常清晰,造型为神人面部,正面弧凸,采抽象的双勾线饰一人面,见其卷面、长眼、阔鼻、大嘴及脸廓,琢工上线条流畅有序,结构清晰简洁,左右均匀对称,背面稍内凹,光素无纹,有孔,或作镶嵌之用。玉人首在玉雕中极罕见,更显珍贵,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参考:

一件坂本五郎收藏的商青黄玉饕餮管,形制与此拍品相似,曾于2017年06月07日北京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成交,编号 1167,成交价 RMB 4,715,00

*扫描二维码可欣赏360度立体白玉带灰皮人首



拍品编号 7262

  白玉带灰皮高浮雕「蝉」纹镯

外直径 7.4 (2 7/8 in) 内直径 6.2 cm (2 1/2 in) 厚 0.6 cm (1/4 in)

来源:香港藏家旧藏

估价:HK$ 150,000 RMB 132,000

此件手镯玉质上乘,带灰皮,镯边环绕均距高浮雕四只倒三角伏蝉,头宽尾尖,双眼呈圆形,身上辅以双阴线作甲壳纹路,刀法流畅,做工精致。据至今考古结果得知,古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崇拜蝉,商代更甚,故多在玉琮与柄形器上饰以蝉纹,但是在其上有四只伏蝉的造型的数量非常稀少,何况是此件环绕四只伏蝉造型的手镯,在世面上已知的玉镯里,还未出现过相似的,由此可见其独一无二,十分珍贵,收藏价值极高。

参考:

1. 一件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M5)出土的商玉箍形器(1976AXTM5:1003),纹饰与此拍品相似,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妇好墓玉器》,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页114

2. 一件龙山文化玉蝉纹管勒,纹饰与此拍品相似,载于 Roger Keverne编《玉》,Lorenz Books,伦敦,1995年,页 67,编号 30



拍品编号 7263

 白玉「七玄鸟」纹瑗

直径 9 cm (3 1/2 in) 厚 0.5 cm (1/4 in)

说明:附原装锦盒

来源:台湾藏家旧藏

估价:HK$ 200,000 RMB 176,000

商代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决定了商玉走向被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除殷墟玉外,商玉在其他地区的出土均不太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玉器都集中于皇室贵族,黎民难以私人买卖或拥有,而向来备受渴求的白玉早在商朝已有,但由于商朝版图尚未扩至西域,统治者需要更多的努力包括征战来确保白玉从新疆地区稳定输入,故白玉更为奢侈及更难见于民间,可谓完全被上层掌控,所以有说商白玉乃「皇者之玉」,不无道理。

本白玉纹瑗质地剔透,宝光柔和,呈局部风化痕迹。扁平形制,肉的两面带相同工艺,沿肉周见七只重复的玄鸟,以单阴线及双勾线呈现,能见神鸟的圆目、尖喙、卷肱、翘翼、长冠及宽尾,鸟作蹲腿俯首之姿,外型高贵优美。玉瑗的图案简练抽象,主要以直、折线条构成,商代风格明显,又玄鸟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神鸟,其初始形象类似燕子,因其身黑而得「玄」名。《史记.殷本纪》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创族传说,本器以玄鸟作纹,可谓商族以至商朝的一个象征符号。此白玉纹瑗造型独一无二,级别甚高,遍观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重要私人收藏,均无可与之比肩的商代玉器,故此玉可谓极品皇者之器,有意购藏商周玉器的藏友万勿错过。

参考:

一件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M5)出土的商石鸟(1976AXTM5:17),形制与此拍品相似,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妇好墓玉器》,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页222

拍品编号 7264

 青玉跽坐人像

长 9.9 cm (3 7/8 in)

说明:附原装日本木盒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