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手—从基础训练向实战技击过渡的阶段性练功方法

 天地虚怀xia 2018-11-23
    武术推手是中华民族传统武学文化的重要组成,由于其独具安全性,又不需任何护具和固定场地,因此,受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习练者欢迎。
    目前,武术推手分民间推手和竞技推手两种形式,并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推手在历史和传统上称谓较多,如:搭手、揉手、打手、盘手、磨手、揭手等。民间有宋岳武穆王创建双推掌一说,可能是推手思想早期雏形。
    据有关史料表明:太级、形意、八卦、通背、意拳(大成拳)以及一些南拳如鹤拳、泳春等,历史上都采用过搭手形式操练技击实战。产生根源是为解决在两人实搏 中,时常发生的相互缠绕扭打、难解难分,不分胜负的问题。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武术实战中,前辈们意识到基础训练与实践搏击之间存在很大的训练距离,期盼 着产生一种能拉近训练与实战距离的方法,同时,又感到训练体系中,应该有个把技击活动中人体用力的方式和规律与攻防技术及安全性融为一体的双人技击训练方 法。推手就是为能综合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产生的。
    对于这种特殊训练形式的基本要求是:
    (一)能成为基础训练向实践应用的特殊过渡手段,可提高和检验自身功力和各项运动素质。
    (二)能作为拳术中找劲的重要手段,是得力之由,还是渐悟懂劲和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重要体悟方式。同时又是体认技击时的用力方式和规律的极佳形式。
    (三)能在两人纠缠扭打混战中,充分体现中国武术在搭接状态下独特的打放结合的技击特色,可弥补散手之不足。
    明末清初以后,一些武术优秀拳种,在师徒授艺和同门师兄弟内部切磋技艺时,分别采用推手技术作为交流研讨技击的手段.传说在京都中,杨露蝉、董海川、郭云 深三人曾分别比试过技艺,在频繁的交流研讨中,历史上的三派重要传人在检验武术水平高低时考虑到安全性,大都采用搭手形式来作为重要的交流方式。因此,极 有力地促进太极、形意、八卦实战技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也使推手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今人所见的风格各异、各有所长的不同流派推手特色。
    王芗斋先生创建的意拳推手,也是沿着这一发展脉络与其它流派不断交融、渗透,并不断提高完善而形成的更为独特、新颖的推手形式。是在传统形意拳钻、翻、 拧、裹的盘手基础上,吸收借鉴杨氏少侯太极推手沾、粘、连、随特色,程廷华、刘凤春八卦磨手推、托、带、领风格,解铁夫武技散手一触即发的搭手和金绍峰鹤 拳的活泼灵巧的揉手等特点,不断的融合、发展而形成的。除具备推手共同特点之外,更突出简捷、精巧、内涵丰富的实用特色。在理论和技术体系上都作了较大的 扬弃、改革和创新。在实践中,又根据其阶段性功能和作用,创立搭点揉手放人的竞赛推手和半搭点半搭点半断点的打放结合的实战推手两种形式。
    实践中,将半搭半断的打放结合的实战推手形式作为竞赛推手的重要的辅助性训练手段,用以提高竞赛推手中必备的整体协调灵敏性和触觉高度敏感性,以及增强对 抗双方身体接触时的应变能力和攻防时空感。此外,还把强化实战技击意识作为主要训练内容,并将实战推手与竞赛推手两种形式作为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训练手 段,使之共同构筑意拳竞技推手的科学训练体系。
    由于武术流派理论、观点和技击特点各异,形成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局面,创立了风格不尽相同的多种形式的武术推手。演变至今,已是一种攻防鲜明、富于技 击、比较安全、趣味无穷、深藏哲理、极具魅力的优秀竞技项目。武术推手根据其目的、功能、作用、又分为健身(养生)推手、娱乐(趣味)推手、竞赛(技击) 推手三类。
    从武术历史发展看,推手形式原为传统拳要的重要练功手段,是从基础训练向实战技击过渡的阶段性练功方法。在长期的技击实战中,武术前辈逐渐学会并掌握和运 用刚柔、虚实、松紧变化,去巧妙地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使其不能合理用力,而又处处为人所制。为了便于教学、易于训练和安全性,前辈们又将技击技术逐步同 实搏技击的两人接触时的断点猛击向半搭点半断点的打人放人过渡,最终演变到了完全粘点的搭手放人与制人。在大量实作中,通过对劲路的掌握、了解和运用,前 辈人渐渐懂得拳劲的精巧和微妙,以及由拳劲中产生不可思议的爆炸力量。同时还体验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和“应敌犹如火 烧身”的真实感受。经过锲而不舍的揣摩和探索,继而又悟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断落”的轻灵、飘逸的武术技击境界。大量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推 手中,才能深刻细腻地体会到拳术中各种微妙的感受。这时前辈们已意识到,推手形式是感悟拳术真髓的极佳的练功方式。
    环顾武术推手创立、演变、现状及未来发展,从纯技术角度看,推手的难度和复杂性及要求都远大于散手。姚宗勋先生曾说过:“推手可以补散手训练之不足,由于 推手技击内在变化比散手技术更为精微,掌握推手技术,会大幅度提高散手水平。”也许这就是推手魅力所在。实践证明,在实战中合理地运用推手技术,可以较好 地解决实搏时的纠缠不休的混打和难解难分的状况,因为运用敏感协调的整劲和灵敏变化的点力反应,是可以击散缠绕及打破僵局,同时,还能利索地击打和发放对 手。因此,将它作为散手训练重要训练手段,无庸置疑。从实战角度分析,搭手的局面形成是散手攻防交接的结果。因为实战中,你一出手攻击,对方必定出手一 迎,于是,就出现了搭手的局面。至于推手的划圈,则是互相寻找攻击空隙和拨转对方之威胁手法及力量的方向,而形成的对抗性运动状态。对于推手体系来讲,单 推手是双推手的基础,因此,应从两人单推手训练开始,而后渐入到双推手的训练之中,但是,单双推手的原则、原理并无大差别,仅仅是单手为主的练习和双手相 互配合训练之区别。从武术训练角度看,推手形式还是双人试刀,正如芗斋先生所云:“力由试而知,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基于搏击实战条件下的双人对抗练习 要求,在与对方技体接触时,应善于体察对方虚实、强弱和力量的方向,并在不同的情况下,去控制对方,同时施以有效打击。同时还要有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以 及攻防兼备意识。武术推手是对平时站桩、试力、走步、发力基础训练的具体体验,也是体验自身基本功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