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聚焦:不吹不黑,靠自己,中国做到了!明天,中国这一历史性时刻,背后……

 左右_逢源 2018-11-23

 

约百年前,1919年4月24日,曾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病逝。他临终之时遗嘱三条,向国家泣血进言,其中第一条是“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富民”。

 

时隔近一百年,某总统在竞选演讲中说“世界最长的桥、最高的桥、最难的桥中国人都不当回事造。”

 

明天,10月24日,什么历史性一刻?

连通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将正式通车。

一座桥,很稀奇?

它是目前世上里程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造桥,难在哪?

港珠澳大桥有6.7公里的海底隧道,而在此之前,全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只有两条超3公里。

6.7公里的隧道,是由33节重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沉管组成。工程师要把这33节沉管,在海底紧密衔接起来,并达到厘米级的精确度!

当时,沉管安装经验,只有韩国、欧洲有。

 

2009年,林鸣临危受命,担任项目总工程师。

他带团队去韩国,想看看安装情况,被拒绝;

他带团队找到荷兰的沉管安装公司,荷兰要15个亿,林鸣想要3亿拿下,说否则就中国自主研发,荷兰人什么反应?他们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

 

嘲笑詹天佑的声音犹在耳边……

然中国人何惧?感恩冷嘲,给我们的不懈努力的理由!

纳税人的钱不能不当钱花,我们自己研发、自主攻关!

带着不服输的精神,林鸣团队开始了艰难的造桥之旅。

两年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研发,终见成果。然而,在实践中,是失败接着失败,接连5次失败。有一次试完,总船长下来就掉眼泪:压力太大了……

 

2013年,正值安装准备的关键时期,林鸣出现鼻腔大量喷血。因什么?

累的。

他四天内做了两次全麻手术。然而术后第七天,他就不顾家人阻拦,毅然回到安装船上指挥作战。

2013年5月1日,经96个小时连续鏖战,第一节沉管的安装成功完成。

这是一个胜利的曙光,但意味更艰巨漫长的开始……

林鸣说,沉管安装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每一节都是第一节!而且这是高风险的事,对安装者和工程师来说,每一次出发,也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发……

为安装沉管,工程师们经常一夜不眠不休,开会讨论,不断修正方案;

为安装沉管,有些人几个月不回家,不仅有工程师,还有深海潜水员,也有安装的工人……

 

每一个人都很辛苦,但每个人都带着打造世界之最的使命感,在努力支撑……

 

外海沉管有挑战,最终一节的接头合龙就是这个挑战最难的部分。100年来也没有人找到特别好的方法。

2017年5月2日,最后一节沉管安装开始,按传统方法需要8-10个月,但在中国工程师历时四年研究的方法指导下,实现贯通仅用了一天!

真的,我们创造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中国速度!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林鸣说“工程完成的时候,我正好也该退休了。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作为工程师生涯的终点,很有成就感。我很珍惜这个过程,特别是克服困难的过程!”

 

此刻,我想,明天,

我们关注这座桥的光环,更应关注其荣光背后的艰辛;

是的!

我们做到了,做到了自主创新!这是正如中国车、中国船、中国飞机一样的突破。当年毛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愿望已实现,现在我们是在大海大洋上造桥,甚至开着车从大海深处通行!

中国,正因有许许多多詹天佑和林鸣一样的工程师,心系国家,刻苦攻关,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此刻,我们还应感谢:

感谢冷嘲者,给了我们决绝的志气和奋进的勇气!

感恩祖国,给我们研发的底气和坚持的硬气!

感恩建设者,再一次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