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马派新星张凯的成长之路

 cxag 2018-11-24


11月23日下午,石家庄新闻广播《都市精英·文化之旅》人物专访栏目,邀请到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领军、马派老生张凯。

 

结缘马派  心存敬畏


大概8、9岁时,张凯学的第一段唱就是传统戏《借东风》,从此与马派结下难解之缘,从上戏校开始到大学毕业一直到参加工作,始终“暗恋”着马派。今年8月,张凯拜马派名家朱强先生为师,成为他的开门弟子。


朱强老师为张凯说戏


张凯与师父朱强同在北京京剧院工作,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朱强老师对张凯非常关心,在给朱强老师同台配戏或自己演戏时,朱强老师经常为张凯指出在表演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工作十年后,张凯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艺术之路该如何发展。


2017年1月,张凯与朱强老师同台演出《群英会》


2016年开始,张凯正式向朱强老师学习马派艺术,朱强老师也竭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帮助张凯提高。张凯向朱强老师学的第一出戏就是马派传统名剧《赵氏孤儿》,2016年7月,在北京京剧院“薪火相传”项目中,朱强老师和张凯在《赵氏孤儿》中分饰程婴。



在演出排练非常紧张的状态下,朱强老师仍然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为张凯说戏,包括一招一式、每一个身段、每一句唱、每一句念白,说得都非常细致,张凯既能观摩老师的演出,老师又能手把手地为张凯说戏,还提携他同台演出,张凯为能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非常幸运和幸福。


  

马派学起来非常难,因为马派艺术是比较全面的派别,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所有的程式在马派艺术当中都有体现,包括唱功、念白、身段、表演。张凯在上大学时,就有了学习马派艺术的想法,他跟李文才老师曾学过《打严嵩》《审头》,这两出戏在做工、念白、表演上有突出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张凯也逐渐表现出能够驾驭和掌握一些马派艺术技巧的优势。



学习马派艺术,要求基础特别扎实,需要积累经验、积累火候。舞台经验非常重要,通过在剧团长期的锻炼,在朱强老师说戏的过程中,张凯积累的舞台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拜师之后,朱强老师与张凯变得更加亲切了。目前,北京京剧院正在排练一出新编戏《郭绣洗堂》,朱强老师在A组,张凯在B组。在排练之余,比如在半小时休息的时间内,朱强老师见缝插针,为张凯说《武家坡》,可谓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从2016年以来,张凯已经跟朱强老师学习了六、七出戏,进步很快。 

 



刻苦砺炼  不忘初心


1997年,12岁的张凯考入山东艺术学校(现山东艺术学院) 学习6年。张凯的父母特别喜爱京剧,包括亲戚也都会唱上几段。受家庭影响,那时听录音机,就是听京剧。


“学京剧要吃不少苦哇!”

“吃苦才能成才呢!”


这是在进戏校之前,张凯的父亲与张凯的一段对话,下定了决心,张凯与京剧的缘分似乎命中注定。刚上戏校时,早晨5点多,父亲就叫张凯起床,开始踢腿、压腿,有时眼泪都在眼圈里打转儿,就这样坚持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学习基本功更苦了。张凯从小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自己吃苦却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张凯回忆当时吃过的苦,而现在感觉却是一种甜滋味儿。只要有一种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牙挺过去。


2002年演出《奇袭白虎团》


山东艺校毕业后,张凯没有选择工作,而是选择继续上学。张凯中专毕业时18岁,有机会直接留到山东省京剧院工作,张凯当时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想到京剧氛围最好的地方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一门心思想到北京,跟老师继续学戏,提高业务能力。


有毅力肯付出,定有贵人相助。2003年,张凯的启蒙老师陈德俊,亲自带张凯到北京考试,为了给张凯节省费用,陈老师与张凯一起住在35元一天的旅馆,张凯非常感谢帮助自己进步的老师和朋友们。在中国戏曲学院张凯跟王世续老师学习了《伐东吴》《捉放曹》,后来跟李光老师学习一年,跟叶蓬老师学习了《击鼓骂曹》《洪羊洞》《伍子胥》。


2009年,张凯拜叶蓬为师


张凯与马长礼先生


进入北京京剧院后,谦虚好学的张凯继续跟马长礼老师、李崇善老师、朱秉谦老师学戏,向老师们讨教,乐此不彼。


2017年1月8日,张凯在大连演出《四郎探母》饰演杨延昭


2017年1月9日,张凯在大连演唱《赵氏孤儿》在白虎大堂奉了命;《三家店》三家店中上了刑


2018年11月17日,张凯在大连演出《凤还巢》饰演洪功


彩弹:张凯在大连排练《 凤还巢》时的情景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

《郭琇洗堂》

经过艺术品质提高

整装待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