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之房中文藻

 岐黄道心 2018-11-24

《传习录》“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前一篇《无字天书》关于“无名”、“有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客观存在与人的关系,是“虚灵不昧”与“心外无理”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存在于人的思维中,人会去分析,是因为人有理性,有思维,这是自然演变而存在。因此阳明先生就

只有是整体才能反映在心上,因此才有“心外无理”,心外不事“。但这里不是唯心主义,而是整体的表现,   

物质与意识的存在是整体。    

无名与有名的存在是整体。

“虚灵不昧”与“心外无理”是整体。

因此除了需要有客观的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要有整体的原则。

因此客观与整体是构成心学的原则基础。

为何要说这些,是因为理性思维会对事物进行拆解分析,但在解析分析之后,往往回不到原来的整体。就如进如一间屋子,分析之后看到了柱壁、看到了文藻,有时总会把原本的一间房忘记了。因为理性分析事物之后,人们会认为分析出事物的本质,比如有柱壁,有文藻,而把房的本质是整体的丢失了,而只看到了柱壁与文藻。

例如,抽象出数学了,忘记了物体本质,将社会规范成为了法而无道德了,社会发展成为了鸡的屁,语文了分段分析,第一段讲什么第二段讲什么,饮食成了只讲营养,忘记了本质是饭与菜了等等,片断的思维,分析的思维占据了似乎存在的理性,但却是人的意识所创造的片断而非客观存在的事实本身。

人心惟危,在不断地分析之后,而迷失了自我。

道心惟微,人类意识的不断解构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整体的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意识所创造的分析客观错以为事物的本质,似乎是理性的,其本质是人的解构,而道的整体成为了虚无。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解构在于人心,人的思维,回归整体也在于人心,人的思维,人之所见有精粗。

心学之要在于客观与整体,无字天书明白客观性,房中文藻明白其整体性。

“存天理,去人欲”就在于存人的意识的客观反映,去人的意识的主观偏差,因此在于人对思维规律的作用,不管任何学问都一样,文化,道德,科学,哲学,中医,西医等等,都是同一道理,心之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