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农业发展新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做对事跟对人 2018-11-24

近年来,我国政府全力推动农业领域的改革,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也随着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模式?看看以下几种外国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取其精华、立足本土,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更让人期待!


荷兰、以色列:精耕细作、水肥利用率高


荷兰、以色列,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荷兰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土地尤其珍贵,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精耕细作;以色列既缺水又少土,但水肥利用率高达80%-90%,扭转了依靠进口的状况,还可大量出口。


德国:积极扶持数字农业


德国推出“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法国:打造大农业数据体系


法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业食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发展,法国农业信息数据库目前十分完备,涵盖种植、渔业、畜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农民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了解基础农业信息行情。

这一点中国没落下,中国农民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庞大的人群基数更是产生了许多方便的农技传播渠道,农民遇到种植问题提出后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专家指导。


美国:高度机械化


美国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美国农业特色是广泛使用农业类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平均每个农场耕种土地近2.4万亩。如果离开农业机械,美国农业难以发展。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为350万人,但这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相似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英国:大数据整合,精准农业


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给传统农业带来了变革的可能。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英国取得了一些成绩。


日本:专业分工、土地保护


欧美的高度机械化大多是以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的。就目前而言,虽然中国土地流转改革正在深入,但要实现类似欧美的大型农场,仍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之下,日本的农情和中国更加接近。所以相比高度机械化的欧美农业,日本农业在某种程度上更值得中国农业学习。


日本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没有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但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日本却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农业,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具有差异的才是和谐的”是日本农业的显著特征。


除此之外,日本人非常注重土地保护。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农业经营者们首要考虑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对化肥的使用还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问题要得到解决,还要花很长时间。



另外日本的体验式农业发展较好。中国的农业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隔着一层山。有多少个消费者认识农产品的种植者或养殖者?又多少个消费者亲自到田地里体验过种植或养殖的乐趣?但日本在体验式农业上,做得很好。并且日本较注重农业生产标准化,把农副产品品牌化。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