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立冬刚过,便 觉 寒 风 乍起。我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进补以度过严冬”的食俗也随着冬日脚步的临近,被食客们自觉拾起。生活在苏州,冬日的暖胃佳肴更是不胜枚举,本期的《旅游周刊》,我们就从藏书羊肉、酱方肉、桂花冬酿酒、咸肉菜饭说起。 藏书羊肉:最难忘的驱寒美味 立冬后的苏城,阴雨连绵,羊肉理所应当地坐上了冬日必备美味的头把交椅。《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微凉的初冬,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自然成为了苏州人餐桌上的驱寒美味。 作为专业吃货,一提起吃羊肉,那自然要赶至木渎的藏书,从木渎古镇驱车五公里赶至一条店铺林立的老街,还没下车,扑鼻而来的羊肉香让记者瞬间明白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藏书羊肉街了。 据藏书当地资料显示,早在明清时代,藏书农民就有从事杀羊、烧羊肉、卖羊肉的副业,一般都以担卖或摊卖为经营方式,清末才开始到苏州城里开店设坊(俗称“羊作”)。以后每逢秋冬之交,古城内外羊肉店逐渐兴起,店堂一般沿街而设,设施简单,锅灶立于店面,靠香气吸引来往客人。 走进店里,一锅招牌的白汤羊肉自然是必不可少,乳白的汤汁香气扑鼻,记者迫不及待夹一块羊肉入口,这肉质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真是冬日最幸福的美味。 环顾柴火灶台,一只杉木桶格外引人注目。老板介绍说,藏书羊肉之所以好吃,秘诀就在这个杉木桶,当地人称为“盆堂”。藏书穹窿山上盛产的杉木,据说其木质清香,能在炖煮时透进羊肉,去除膻味。原来,可口的藏书羊肉,其背后还藏着不少苏州秘籍呢! 酱方肉:一品便知冬季滋补真谛 苏州人四季皆食肉,但是一步入冬季,一块浓油赤酱的酱方肉却能让人惦记一整个冬天。酱方肉”这名“字听着有趣,品起来也别具风味。在“老苏州”的眼里,酱方肉好不好,关键就在于盘中的肉是否方正。 一块锃光瓦亮的规整大肉静置于盘中,酱红色的肉皮入口即化,肥肉洁白晶莹,爽滑不腻,瘦肉柔嫩略红,入口馨香滋润,这就是苏州人眼中标准酱方肉的必备元素。 通常来说,分解酱方肉无需用刀子,只需轻轻动一下筷子,肥瘦相间的酱方肉便被轻松地夹起来。一口咬下去,四溢的肉香在记者的舌尖嘴角流淌着,及至下肚,口中还回荡着清新的脂香。 厚笃笃的酱方肉下面往往用一些青菜心做底垫,鲜亮的搭配让整道菜看上去更有食欲。充分吸收了酱汁和油脂的青菜心色泽依然鲜亮,吃了两块酱方肉,再夹起一根青菜心放入口中,爽脆又软嫩的口感伴着青菜的芳香,这简直是食酱方肉的最佳搭档。 一口酱肉,一冬鲜香。初冬之际,食过了这堪称一绝的苏式美味,才会真正明白苏州人冬季滋补的真谛,从此,也会更爱苏州。 桂花冬酿酒:饱含情怀的冬日美味 一到冬季,苏州人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冬酿酒的身影。尽管还未到冬至夜,但是记者对冬酿酒的想念却早早袭上了心头。由米酒配着桂花酿制而成的冬酿酒,色泽金黄,不同于白酒、黄酒、啤酒,冬酿酒有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成为苏州人逢冬必食的佳品。 作为苏州独有的美味,冬酿酒不仅象征着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更是一种情怀的象征。老苏州人有排队打酒的习惯,尤其是到了冬至夜,不少人冒着严寒,提着桶站在元大昌等酒店门前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只为了一小桶每年必喝的冬酿酒。而年轻人则喜欢到超市中去买灌装好的冬酿酒。 酒杯中轻倒一点,可见细小的桂花花瓣随着冬酿酒一起进入杯中,这色泽微黄喜人,而就在倒酒的瞬间,一股清新扑鼻而来,让人想起了金秋时节的桂花雨,这些喝酒前的仪式感就让记者幸福不已。细品一口,冬酿酒绵甜细腻,温润回香,令人回味无穷。 咸肉菜饭:一锅菜饭满屋飘香 要提到过冬适合吃的主食,咸肉菜饭就该闪亮登场了。一到冬季,苏州家家户户都喜欢烧点菜饭。新上市的大米配着本地的矮脚青,一锅菜饭,满屋飘香。 咸肉菜饭的主角必然是菜和饭,苏州人对这两主角的挑选也十分讲究。菜通常是本地的青菜,叶肥肉厚的青菜入口甘甜,略带青草的芳香。而饭则选用新上市的本地大米,颗粒大而饱满,入口软糯。 煸好的青菜咸肉,经过精心焖煮,成就了一锅冬日暖身饭菜。盛一碗捧在手里,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舀一勺放入口中,米饭包裹着肥瘦相宜咸肉,终于明白什么叫粒粒香浓。冬日,来一碗如此合胃口的饭菜,真是一件绝美妙事。 |
|
来自: 苏迷 > 《苏州美食与苏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