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励员工

 顺其自然5gcnqh 2018-11-24
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

用荣誉激励员工,首先要认清荣誉的本质。荣誉的设置是为了奖励先进,表扬贡献,鼓舞士气,是一种激励。既然是奖励先进,就不能搞平均主义。这种荣誉设置几乎毫无意义,顶多展示一下企业在管理上的规范性。

一、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呢?

1、增 加 副 选 项
提高“摘星”的难度。

比如在公司内,评选“服务之星”,员工要替顾客着想,不流失顾客,有忠诚的顾客群,还要经常开动大脑,能够给公司或门店提合理化建议。

这种副选项督促员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献计献策,同时也过滤掉一批保守安逸的员工。

2、加 强 监 督
保证“星”的亮度,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名不副实。

比如采取总部与门店双重监督,不定期对“服务之星”工作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评选方式或评选标准的员工当选,则可降低其星级或取消其“服务之星”称号。

3、搞 动 态 荣 誉
动态荣誉,而不是静态荣誉。“服务之星”每季度评选一次。本季度当选的员工佩带一颗红星标志,连续两季度当选的员工佩戴两颗红星标志,依此类推,连续五季度以上当选的员工则佩戴五颗红星。

但是,如果“服务之星”在下一季度没有连续当选,则不佩戴任何标志;升星级只能连续当选,不能隔季度累加。这种巧妙的设计是对平均主义的致命打击,只有积分累积达到要求,才能得到利益与荣誉。

如果放弃一次就得重头再来,损失很大,因而大家就都不愿意放弃,领导与未获得者也不好意思来搞平均主义,使荣誉真正是靠争取得来,而不是靠施舍得来,创造出合理竞争的氛围。

4、设 置 比 例
从所有参选的员工中评出N名。比例标准设置可以是1:10,这样的比例比较恰当,不高也不低,既不会失去荣誉的先进性,也不会失去员工的参与性。

二、让荣誉真正激励员工,必须注意以下4点:
1、荣誉是奖励先进的,不是奖励权力的,各级荣誉要分清。

特别是一些基层荣誉,更不能让管理层参与。如果他们参加,本身就不公平,给他们吧,员工会认为有权力就有业绩,感到不平等;不给他们,就会有好事者无事生非。

因而荣誉的设置可以分开层次,比如普通员工有'服务之星奖,店长或部门经理有“管理之星”奖。

2、荣誉是奖励贡献的,不是奖励资历的,不能论资排辈。

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固定思维,只要评选,首先要考虑资深员工,认为如果荣誉不给他们,不仅对不起他们,让他们心理失衡,资格浅的人也不自在,这样荣誉也就成了论资排辈。

有的企业为了平衡这种矛盾,采取晋级制,比如将荣誉分为五个等级,一“星”是资格浅的,五“星”是资格老的。星多,只表明她工作时间长。这种做法将会使荣誉僵化,悄然死亡。企业可以采用动态奖励,“星”多少主要表现在业绩,与资历无关,一个季度没评上,就没有“星”了,又必须重头再来。

3、荣誉需要郑重其事地授予,不能简单草率从事。

颁布荣誉需要隆重的仪式,仪式越隆重激励的作用越大。IBM、玫琳凯等著名企业每一次授予荣誉都兴师动众,极度招摇,恨不得让功臣们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总之,既然是荣誉,企业应该通过会议等方式,让每一位获“星”的员工都能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

4、荣誉要与利益挂钩。
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福利利益、机会利益等等,只有精神奖励的荣誉很难使员工保持持久的热情,荣誉必须要有载体。

企业设置奖励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既发奖金,又给予培训提升,或者送得到荣誉的员工旅游。这会让员工真切感受到,有荣誉,不仅风光,还很实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