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江苏梅花书院:始自甘泉,盛于曰璐(下)

 真友书屋 2018-11-25

就梅花书院而言,马振伯的捐献也确有其益处在,因为梅花书院成为了朱孝纯管理的部门,于是他更为用心地管理该书院。《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朱公亲为校课,匝月一举,谓之官课;延师校课,亦匝月一举,谓之院课。主讲席者,谓之掌院;延府县学教谕训导一人,点名收卷,支发膏火,谓之监院。在院诸生分正课、附课、随课,正课岁给膏火银三十六两,附课岁给膏火银十二两,随课无膏火。一岁中取三次优等者升,取三次劣等者降。至仓运使以一岁太宽,限以一月,连取三次者升,后又改为连取五次优等者升,第一等第一名给优奖银一两,二、三名给优奖银八钱,以下六钱。仓运使又定额一等止取十四名,鹿运使以二等第一名给优奖银五钱,而一等不拘取数。癸丑,南城曾燠转运两淮,亲课诸生,又拔取尤者十余人,置于正课之上,名曰上舍,岁加给膏火银十八两。”


朱孝纯每月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到书院给学生们上课,同时他还请来了名师来做主讲,为了鼓励学生们刻苦上进,他制定了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制度。经过这番治理,梅花书院的面貌为之一新,而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定然也有较大提高。


关于朱孝纯给梅花书院请来的名师,最著名者当属姚鼐,清陈康祺在其所撰《郎潜纪闻》中写道:“姚姬传在京师,与辽东朱孝纯子颖、丹徒王文治梦楼最称深友。一日,天寒微雪,偕过黑窑厂,置酒纵谈,咏歌击节,旁若无人,明日盛传都下。既而王自云南罢官旋里,朱为两淮运使,闻姬传归,三人者相约复聚于扬州。朱特修书院梅花岭侧,一夕植梅五百株,延姬传主讲席,即梅花书院所自始。”


梅花书院所在的广陵路


陈康祺说朱孝纯在北京期间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姚鼐和王文治,此后三人分别到不同地方任职,后来朱听说另外两位朋友分别还乡,于是他立即将两人请到了扬州。同时他请姚鼐做梅花书院的主讲,而陈康祺在这段话中认为正是姚鼐的到来才有了梅花书院。这种说法可视作形容词,从以上资料的征引情况看,早在姚鼐之前,梅花书院就已存在了。


姚鼐是著名的文章大家,他被时人称之为“铜城文章走天下”实际推动人。姚鼐主讲梅花书院的时间是乾隆四十一年,他只在此讲学三年,就促使梅花书院的学风有了大的改观。看来朱孝纯请对了人,而姚鼐在给朱孝纯《海愚诗钞》所写的序言中亦谈到此事:“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乃朱孝纯之字,原来朱乃是铜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的弟子,难怪姚鼐愿意给他帮忙。而姚鼐教学一向循循善诱,姚莹在《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中描绘道:


先生貌清而癯,而神采秀越,风仪闲远,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自少及耄,未尝废学,虽宴处常静坐,终日无惰容,有来问则竭意告之,喜导人善,汲引才俊,如恐不及,以是人益乐就而悦服。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必亲。南康谢蕴山方伯,见先生退而叹日:“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见之尘俗都尽。”


正是由于朱孝纯以及姚鼐等重要人物的一系列影响,使得梅花书院远近闻名,清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称:“书院中种梅数百株。检丰山相国梁文定公法帖,向刻于洪氏倚虹园者,移石嵌列讲堂壁间,缘文定公少曾肄业安定书院,欲诸生目击名书,效文定抡元入阁也。十三年,鹾政阿克当阿加诸生额数,并增膏火,又招孝廉入院肄业,每课奖赏逾格,来学者四远。次年,礼闱中式,济济称盛,得殿试及第第一人。又建文昌楼五楹。下为孝廉会文堂,左为使者课士厅,右为状元厅。”    


看来梅花书院不仅有成片的梅树,同时还有法帖嵌于墙壁之上,想来当地的学生制作过不少的拓片。再后来,当地的两淮盐运使阿克当阿又再一次扩建梅花书院,并且给该书院增添了费用,同时提高了奖学金的数额。果真此后不久,梅花书院就出了一位状元,此人名叫洪莹,他在嘉庆十四年进士及第,由此而成为了扬州地区最后一位状元。


阿克当阿在其任上培养出了状元,这当然令他大感兴奋,于是他又捐出一大笔银子在书院内盖起了文昌楼。而后他写了篇《文昌楼孝廉会文堂碑记》,他在此记中当然要描述其给该书院作出的贡献:“余乃就梅花书院聚而课之,初至才三十人,其继也,他省郡县有闻风至者,渐增至百余人。余窃喜其慕学之勤,各给以资,送之京师,迨榜,获隽四人,与馆选者二,授中书、学正者各一,而洪生莹竟以第一及第。十月初余入京祝釐,蒙询洪莹家世甚悉,并有真才实学之渝,斯亦为国植才之一效矣。”


既然培养出了状元,阿克当阿于是更有完善书院的心态:“兹洪君既已崛兴斯名,为不负矣。余因欲广其舍为孝廉会文之所,相院后尚有隙地,遂创构文昌楼五楹,每月集多士校艺于此,就其左为使者临莅时所暂息,其右即名状元厅,使与试者皆观感而兴起焉。计捐廉四千余金,用犹不足,则洪君之父恒裕又做办二千金。其费六千余缗,凡三阅月告成。”


阿克当阿捐款四千余金,而状元洪莹的父亲也捐出了两千金,两项款项合在一起而后在书院内建成了文昌楼,同时还在此楼旁建起了状元厅。然而文昌楼上是否做为藏书之所,阿克当阿在《碑记》中并未提及。余如进主编的《中国扬州书院》一书中提及:“藏书是书院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清代梅花书院不仅藏书甚丰,书院所刻之书也是扬州书籍刻印的精品。藏书楼的布置,再现了梅花书院当年藏书的盛况。”


可惜书中未曾给出梅花书院藏书的细目,而《苏斋选目》中著录有:《二洪遗稿》二种九卷清佚名辑,清梅花书院刻本六册。对于书院名称上的小差异,作者在注释中称:“梅花书院,在江苏扬州,明嘉靖间建,名甘泉山书馆,清雍正十二年(1734)郡人马曰琯重建,改名梅华,古‘梅华’与‘梅花’同意,因又作梅花书院。此书封面题‘梅华书院藏板’。”而对于梅花书院刻书,《苏斋选目》中著录有:《梅花书院课艺三集》清晏端书评选,清光绪八年梅花书院刻本四册。


以上的著录谈的都是梅花书院的刻书,而前一部并未谈及刊刻时间,清同治十三年所刻《续纂扬州府志》卷三中谈到梅花书院时称:“咸丰三年,粤匪窜扬,夷为平地。同治五年,建于东关街疏理道巷口官房。七年,移建于左卫街入官民房,原地改为安定书院,开课原委、生童额数并与安定书院同;从前孝廉堂会课本附梅花书院,今仍附入。十二年,增定正课十五名,附课十五名,随课无定额。因未延山长,每月无馆课、小课,仍随生监并考。每遇会试,停课,五月预给膏火。考课之法,亦如生监例。”


看来,太平天国战争使得梅花书院夷为平地,战争平定后,该书院又移建他处。《苏斋选目》中著录的后一种书说明该书院复建后仍有刻书之举,这足以说明该书院的藏书与刻书一直有延续。直到光绪末年,朝廷下令废除科举,而梅花书院则被改为梅花校士馆。清光绪三十一年,该校士馆又与安定书院和广陵书院改过来的校士馆一同全称为尊古学堂。三年后又改名为两淮师范学堂,此后,几经改名,到近些年,则被江苏省扬州职业高级中学所使用,而后又改成了扬州书院博物馆。对于该馆的情况,余如进在《中国扬州书院》中称:


扬州书院博物馆是扬州文化博览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09年市政府决定由市教育局在梅花书院遗址修建“扬州书院博物馆”,历时两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书院博物馆于2010年底建成并对中小学生开放。书院博物馆共分六个部分:碑文廊、史料厅、授课馆、状元厅、祭祀堂和藏书楼。


近十年来,我三次前往扬州想去参观梅花书院,但三次都吃了闭门羹,按说该书院已经建成博物馆并且对外开放,我原本料定这是最容易探访之处,然因各种原因,我却始终未能跨进该书院之门。


2012年梅花书院门前有“筹”字匾额


2012年书院门前还没有文保牌


我第一次前往书院是2012年6月1日,当时打的来到书院门前,但并未如余如进所言已经对外开放,我见书院大门紧闭,于是向旁边的商户打听,对方称这里还在进行整修。无奈之下,当时只拍了门口的几张照片而离去。当时书院门的左侧旁悬挂着“扬州书院博物馆(筹)”的匾额,既然明确写着“筹”字,由此而说明该馆确实在筹建之中。


第二次寻访梅花书院则已是2016年,本次前往扬州事先与当地的文史专家韦明铧先生取得了联系,然而我到达之时正赶上明铧兄参加一场无法推掉的聚会,于是他邀我前往。聚会之人大多也喜好收藏,这种场合当然聊得很愉快,但正因为如此,使我忘掉了已经定好了下一程票的时间,故聚餐完毕后,立即打的前往梅花书院想在那里拍照后再赶往车站。然出租司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外地人,他说从未听说过梅花书院,而我给明铧史打电话,拨通电话后请其向司机讲解梅花书院位置,此人东拐西绕就是找不到目的地,而同时他还告诉我我所去的车站距扬州老城区较远,他一再提醒我别误了车。我把他理解为这是真情提示,故只好放弃拍照梅花书院的想法,请他立即把我送到了车站。


2018年7月24日,我再一次来到了扬州,这次麻烦的朋友乃是郁新先生及其女婿沈赟先生。两位先生为了让我寻访顺利,又特意约来了原扬州图书馆馆长刘向东先生。而后我们进行了一整天密集的探访,其中一站就是前往梅花书院,而在前往的路上,刘先生讲解着这一副老城区的变迁,因为其家原本就住在这一带,所以他对梅花书院特别熟悉。能找到这样的知情人,再加上事不过三的老理,我对该书院的探访信心满满。


2018年7月24日梅花书院门前的变化


如今的梅花书院门前竖起了一些隔离桩,此处不能停车,故沈赟开车找停车场,我等三人下车来到了书院门口。眼前所见的梅花书院依然大门紧闭,刘向东走上用力敲门,里面却没有回声,这让他也纳闷里面的人去了哪里。而在敲门的过程中,我却观察着几年未见的梅花书院。


楠木厅介绍牌


从山门看过去,这里唯一的变化是去掉了那块筹建匾额而多了一块文保牌,走到旁边又看到墙上有一块名牌,其题目为“广陵路250号楠木厅”。刘向东告诉我,楠木厅乃是从他处拆来而后建在了梅花书院内。然书院门进不去当然无法目睹此厅的辉煌,显然刘先生比我等几人都有耐心,他立即想起从学校内可以穿入书院,于是他带领我三人从侧墙旁转过,而后走入了一条颇长的廊道。


在烈日下穿过长廊


这条廊道的两侧建造成了仿古墙的模样,墙上有一些简单的雕塑,乃是一些历史名言,但好在都是古训,而其中一块匾额上面写的就是梅花书院。


墙上的字样


廊道的尽头有一座大门,门楣上写着“广陵小学”,然而大门的铁栅栏却关闭着,刘先生向收发室喊话,而后出来一位门卫,他们用当地话快速地交谈着,我从郁新脸色的变化感到由此进书院没了希望。果真交谈完毕后,刘向东告诉我,如今的书院博物馆有本校代管,但现在是学校放假期间,故书院已经封闭,他已经向对方解释过我是从北京特意赶来拍此书院。但门卫说,放假期间书院已经封闭,他对此也无奈。


依然无法入内


只好隔墙仰望


面对这个结果,刘向东还是比我二人有耐心,他解释说如果我提前告诉他寻访计划,那么他会通过转着弯的关系也能找到开门之人。故命我下次前来扬州,要事先向他报上名单,以便他作整体上的安排。而今日的寻访中,也确如刘先生所言,有几处不对外开放,好在他都有直接的熟人,经过打招呼得以入内参观。而对于梅花书院的探访,我只能从心里修改古训:事不过四。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