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颈 项 痛

 学中医书馆 2018-11-25

  颈项痛是指颈项部位发生疼痛的自觉症状。古人把颈项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称颈,后部称项,因联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如(素问。骨

空论>说:“大风颈项痛,刺
风府。”
  颈项痛与项强常同时出现,但二者不同,项强虽可伴有疼痛,但以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板滞不舒为主。颈项痛虽然亦可见项部牵强板滞,但

以疼痛为主。以项强为主者,请参见“项强”条。

  常见证候    
  风湿犯表颈项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痛,伴有恶寒发热,汗出热不解,头痛头重,一身尽痛,苔白脉浮。
  风热挟痰颈项痛:常表现为颈项痛,发热恶寒,咽痛口渴,颈侧结核累累,色白坚肿,甚则红肿破溃,舌红苔黄,脉弦数。
  扭伤颈项痛:表现为单侧颈项疼痛,有负重感,疼痛向背部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重,甚至深呼吸、咳嗽、喷嚏均使疼痛加重。
  落枕颈项痛:颈项部左右一侧或双侧疼痛,转动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背部或肩部放射。
    
  1.风湿犯表颈项痛与风热挟痰颈项痛:
   风湿在表颈项痛由于居处潮湿,兼感外风,风湿合邪,侵犯体表,脉络阻滞所致,所以除颈项强痛之外,尚有恶寒发热,汗出热不解,头

身困重等风湿在表之证。
   风热挟痰颈项痛是由于外感风热,挟痰凝于颈项,脉络阻滞所致,所以除颈项痛之外,尚有发热恶寒,咽痛口渴之风热表证,及颈侧结核

累累,甚至红肿破溃痰浊凝滞之证。风湿在表颈项痛与风热挟痰颈项痛虽均有颈项痛及表证,
   但前者颈项痛伴有项强,前者表现有风湿表证的特点,汗出热不解,头身困重,前者颈项外观如常,
   后者不伴项强;后者表现为风热表证的特点,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后者颈侧结核累累,甚至红肿破溃。

   因此,风湿在表颈项痛与风热挟痰颈项痛临床上要从是否伴有项强、表卫症状及颈项外观三个方面加以鉴别。

    风湿在表颈项痛治宜祛风胜湿,疏通经络,方选羌活胜湿汤化裁。

羌活胜湿汤 
羌活6克 独活6克 藁本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荆子2克
1.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已5克,轻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则加川乌3克。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6g)  藁本  防风
甘草炙  川芎各五分(各3g)  蔓荆子三分(2g)  上哎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
一盏,空心食前去滓大温服。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己五分,轻者
附子五分,重者川乌五分。功用:祛风胜湿。主治:外伤于湿,郁于太阳,肩背痛,脊
痛项强,或一身尽痛,或身重不能转侧,脉浮;邪在少阳、厥阴,卧而多惊。
    方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除下部风湿,二者相合,长于发散周身之风寒湿
邪,舒利关节而止痹痛,共为君药。防风、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助君药祛风湿止
痛之功,同为臣药。川芎活血通络,祛风止痛;蔓荆子祛头面风湿而止痛,用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相比,俱用羌活、川芎、防风、甘草,均有祛风湿,止头痛的功
效。但九味羌活汤多苍术、细辛、白芷及生地、黄芩,其解表之力较本方略强,且兼清
内热,主治以恶寒发热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多独活、藁本、蔓荆子,祛风湿之力略
优,而解表之力较弱,主治以头身重痛为主,恶寒发热之表证不著。

    风热挟痰颈项痛治宜清热散风,化痰通络,方选牛蒡解肌汤化裁。

牛蒡解肌汤
处方牛蒡子 薄荷 荆芥 连翘 山栀 丹皮 石斛 玄参 夏枯草
功能主治治头面风热,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
组成
牛蒡子9g,薄荷3g,荆芥9g,连翘9g,山栀9g,丹皮9g,石斛9g,玄参9g,夏枯草9g。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祛风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
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
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方义
本方治诸证是由风热火毒循经上攻,蕴结颈项腮而致。治宜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中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散肿,为君药。以薄荷、荆芥疏

风散热解郁;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夏枯草清漱肝火,消散淤结;栀子泄火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石斛养阴生津清热。

诸药协同,具有疏风解肌,清热解毒,散结清肿之功。
加减化裁
热甚者,加银花、石膏、黄芩;便秘者,重用牛蒡子,加瓜萎仁、积实、莱菔子;肿块坚硬者。加丹参、赤芍;肿块化脑者,去荆芥、牛蒡子

、薄荷,加穿山甲、皂角刺。

  2.扭伤颈项痛与落枕颈项痛:
   扭伤颈项痛是由于颈部突然后伸或长期低头牵拉,或两上肢突然上举等动作,使颈项部肌肉受伤,气血不畅,脉络阻滞所致。
   落枕颈项痛是由于睡眠时头部处于过高或过低等位置不当,致使颈项部肌肉被牵拉致伤,脉络不通所致。
    二者病因不同,但临床表现相似,均出现颈项疼痛,转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背部或肩部放射等,
      二者主要从发病原因上鉴别。推拿疗法对此二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扭伤颈项痛,亦可服用舒筋活络之品,如大活络丹。

 小活络丹(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1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组成]  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各180g)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66g)
    [用法]  上为细末,人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3g),
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汤送下亦可。
    [功用]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风寒湿痹。肢体筋脉挛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亦
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药性温燥,适用于痹证偏于寒性者,以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
伸不利,舌淡紫,苔白,脉沉紧为证治要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或患侧手足沉重,
见上述舌脉者亦可使用。
  ,2.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和中风后遗症等属于风寒湿痰瘀
阻滞经络者,均可使用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温燥,药力较为峻猛,用于体实气壮者为宜,对素体阴虚有
热者、久病肝肾不足者和孕妇,均应慎用。
 [临床报道]
    1.急性软组织损伤  使用小活络丸制成的软膏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50例,取
得较好的疗效。方法是:将小活络丸100粒加入适量的75%酒精浸泡,捣烂调成糊状,
密封备用。患处先行一般常规消毒,再将小活络软膏均匀涂擦于创面上约2—3mm厚,
上敷塑料薄膜及纱布,并包扎,隔日换药1次。结果:治疗3—5次痊愈(疼痛消失,
肿胀、瘀血消退,功能活动自如)49例,好转(疼痛消失,瘀血减退,肿胀消失,活
动轻度受限)1例uj。
    2.坐骨神经痛  采用小活络丹改丸剂为汤剂,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报
道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病程7天一2.5年,年龄25—45岁者24例,
45岁以上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和体征,并排除肿瘤、结核及骨
折压迫等疾病。治疗方药: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乳香、没药各9g,地龙15g。每
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煎后之药渣可外敷疼痛部位。20天为1疗程。结果: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直抬腿试验>75。)20例,显效(疼痛消失,劳动或
天气变化有轻微疼痛)7例,有效(疼痛较治疗前减轻,夜间能人睡,直抬腿试验<
60。)3例,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3.57%。本组患者在治疗期
间,有8例出现轻微腹泻,有2例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轻度头昏,恶心,口唇、手足麻
木现象,但无严重的中毒症状,均无需停药l”。

落枕颈项痛亦可服用散风通络之品,如葛根汤加减。 颈项痛可见于内、外科多种疾病,共同的病机为
局部脉络阻滞,治疗当以“通”为主,有外邪者当解表祛邪,有痰湿者当化痰祛湿。扭伤及落枕颈项痛以推拿疗法为佳。

 葛根汤
处方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

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备注方中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

脾胃生发之气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摘《伤寒论》

  [文献别录]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厥逆证):“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上实下虚,气厥而逆。阳气有余,郁于胸也。不可针灸,宜服顺气汤、小茯苓汤

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