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沙娜出生时父母恩爱,14岁时母亲陈芝秀与人私奔,她与父亲坚守终有成就

 历史探奇 2018-11-25

常沙娜,193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她的父亲是敦煌艺术“守护神”——美学家常书鸿先生,母亲叫陈芝秀,是早期的一位留法雕塑家,常沙娜出生的时候,父亲常书鸿和母亲陈芝秀已经结婚6年,两人到达巴黎也已经6年的时间,在这六年里,他们二人一起就读于法国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出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留法艺术家的沙龙上,在所有人的眼中,常书鸿和陈芝秀是一对令人堪羡的璧人。


常沙娜和父母在巴黎

常书鸿比陈芝秀早一年毕业,毕业以后,他靠着多幅作品斩获大奖,开始在艺术之都声名鹊起,陈芝秀为他感到高兴,那时候,他们两个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最相爱的时候,常沙娜就是在父母恩爱时出生、成长的。

常书鸿(左一)、陈芝秀(左二)

但是,他们一家人并没有一直待在巴黎,而是转而到了荒凉苦寒的敦煌,只因父亲常书鸿下定决心要去保护敦煌艺术,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父母开始有了分歧,母亲陈芝秀习惯了巴黎这样大都市的繁华,也想留在这里继续走艺术之路,但是,常书鸿态度坚定,她只好带着常沙娜追随常书鸿到了敦煌。

1944年的时候,母亲陈芝秀带着常沙娜、还有年幼的弟弟常嘉陵来到敦煌,此时父亲常书鸿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的时间,敦煌的日子实苦,出门即是满目黄沙,荒凉到百里不见一村一人,经常有狼群出没,条件艰苦到让人难以想象,不仅缺衣少粮,就连马厩改造的房屋都算是最好的住处了,常沙娜和母亲到了敦煌的第一顿饭,只有一碗大粒盐、一碗醋、一碗水切面,这顿饭让她终身难忘,刚去的时候,她都难以想象父亲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常沙娜在敦煌

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十分忙,那时敦煌研究院刚成立不久,作为院长的他不是在石窟里钻着临摹,就是在外面栽树治沙、开垦田地,或者是在和当地企图勒索的土匪军阀周旋,要不就是奔波在和国民政府讨要保护经费的路上,总之,有很少的时间能够顾得上母亲陈芝秀。

一家四口

而母亲陈芝秀本就不愿意来敦煌这个苦寒之地,到了这里之后更加绝望,在这里,她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穿上又丑又腥的大棉袄,而总是涂抹着口红、穿着旗袍和高跟鞋,为此,当地的人们背地里还叫她“女妖精”,陈芝秀这样做,实则是不愿意自己的青春在大漠风沙里被消耗,她渴望回到城市里去,回到人群中去……

陈芝秀

来这里短短一年的时间,陈芝秀跟着一个叫赵忠清的男人私奔了,赵忠清是国民政府派来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和常书鸿既是同事又是好友,陈芝秀逃走的那天,只说去看病,常书鸿太忙,拜托赵忠清陪着去,结果,这正和二人心意,两人在当天私奔,而常书鸿得知真相后,一切都已经迟了,因为陈芝秀一过玉门,就登报宣布和他离婚了。

让常书鸿痴心坚守的敦煌石窟

那时候,常沙娜已经14岁了,算是一个大姑娘了,而弟弟常嘉陵还小,整天哭着喊着要找妈妈,父亲常书鸿也连日来郁闷伤心得很,常沙娜已然懂事,退了学,回到家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做饭做衣、种菜喂羊……就这样,他们姐弟两个和父亲在敦煌相依为命。

常沙娜和父亲、弟弟

同时,父亲也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所学交给常沙娜,为她量身定制文化、语言、美术的学习,常沙娜也经常随父亲一起到洞中临摹,抗战胜利以后,他们父女两个在兰州举办了《常书鸿父女画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常沙娜自此也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常沙娜和父亲、弟弟在莫高窟

后来,常沙娜被父亲送到美国深造,在那里,她接受了系统的艺术和文化教育,1950年回国之后,她又回到敦煌,帮助父亲准备敦煌文化展览,这一年,她也得到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认可,被林徽因收为学生。

常沙娜

1953年常沙娜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长,她将敦煌文化应用于教学、同时将敦煌传统文化应用于国家一些重要设计任务中,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华灯……

常沙娜和父亲常书鸿

曾经和父亲坚守敦煌的少女常沙娜,也终于成长为一名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在外忙碌的日子,父亲常书鸿在书信中还是会经常叮嘱常沙娜——“沙娜,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