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了王阳明这4句话,从此看问题不再被表面迷惑,看透问题本质

 雕弓天狼ok 2018-11-26

理解了王阳明这4句话,从此看问题不再被表面迷惑,看透问题本质

无善无恶心之体

人出生之后,内心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本无善恶之分。你看那些幼儿园的小孩,个个天真浪漫,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善、也没有恶。善和恶的观念是后天教育、环境形成的。因此有《孟母择邻》的故事。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由于环境,教育不同,善恶观基本形成。但心的本体仍然是无善无恶。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如果内心有固定的善恶标准,那么就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比如一个人之前对你撒过一次谎,那么你的内心对他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下次他即使和你说的是真话,你也认为他在撒谎。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能无法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只有内心时刻保持“中立”的状态,判断事情不带主观色彩,每次都是全新的判断,这样你才能客观的认识世界。

理解了王阳明这4句话,从此看问题不再被表面迷惑,看透问题本质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之后,你的内心马上被搅动,产生一个“意念”,这个意念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或帅哥,你的大脑里第一反应,就是要多看几眼,“多看几眼”就是你内心被搅动之后产生的意念。

知善知恶是良知

接着上面的例子,当你的内心产生“多看几眼”的意念之后,你的良知马上就会判断出这个意念是善、还是恶。同时,你的“私欲”和“良知”开始激烈的斗争。如果你修为不够,让私欲占了上风,那么的行为就是继续恋恋不舍的多看几眼。如果你是修炼过的人,那么你会马上听从良知指引,非礼勿视。

理解了王阳明这4句话,从此看问题不再被表面迷惑,看透问题本质

为善去恶是格物

上面说到的:内心的“良知”和“私欲”斗争的过程,就是“格物”。一个修行的人,格物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对我们的内心来说,每次都是磨练的机会,也是阳明先生说的“事上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