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人之道

 昵称32229807 2018-11-26

西汉时期,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设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我为何能赢得天下,项羽为何会丢了天下?”群臣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能够合乎刘邦本意的。他说,我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并不是因为我比项羽能征善战,比项羽兵强马壮,比项羽仁义厚道,最重要的是,我比项羽更懂得识人、用人、管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中军帐中决策部署,那是张良所擅长的;安抚百姓保障后勤,那是萧何擅长的;领兵杀敌攻城略地,那是韩信擅长的。这三位,都是当时各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人才。因为用好了他们,所以刘邦才能取得天下。

都说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恐怕没谁能给个标准答案。现如今的各大公司都在呼喊着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但转身才发现,被他们重视的人才正在渐渐流失当中。所以,从这一古一今的对比不难发现,二十一世纪最欠缺的已经不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的“人才”。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识人选人的问题。《墨子》里面有一段话:“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德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品性;才是指一个人的才华能力。德与才,犹如一个人素质的两根“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但相比而言,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要做事,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优品,无才无德是庸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

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资治通鉴》云:“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段话,无疑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一个人无才,最多是没啥用处;但一个人道德品行有缺陷,就可能有很多的危害。才德全尽、富才厚德、德艺双馨无疑是最优秀的人才,是企业之幸;而一旦遇上空有才华但毫无德行之人,那么企业也就准备跟着倒霉吧。所以说,企业选人用人,既要注重“考能”,更要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毕竟,能力可以培养,经验可以积累,但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往往是多年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官浮一方,民浮一生。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当今社会,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躁动与不安的因子。因此,企业选好人才之后,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还要察人用人。一个人是不是真君子,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要靠实践去检验。

《庄子》里面讲:“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这是古人非常高明的九条用人察人之道。你要考察一个人,第一可以让他远离你自己,把他放在不那么重要中心的位置,以此来观察他是否真的忠诚可靠;第二可以让他随时跟着你贴近你,在眼皮子底下观察被重用之后他是否还能对你恭恭敬敬;第三可以交给他纷乱繁杂的各类工作,看他是否具备处理的能力;第四可以突然间向其提问发难,看他是否有足够的聪慧心智;第五可以给他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看他能否如约守信按时完成;第六可以让他参与财务管理及金钱处置,看他是否为人清正廉洁;第七可以告诉他你当下的困境与危局,看他是否能做到临危不惧持守节操;第八可以灌他喝酒让他喝醉,看他是否会酒后失态;第九可以把他丢到女人堆里去,看他在美色面前能否做到坐怀不乱。通过以上九种方式去考验一个人,观察一个人,磨砺一个人,自然就能够找到可用之人,淘汰滥竽之徒。

《淮南子》里同样有一段话是讲识人的,其文曰:“故论人之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识别判断一个人是有方法的,如果一个人有权有势身份高贵,那你就看他的言行举止;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日进斗金,那你就看他的钱财用在了哪里;如果一个人穷困潦倒,那你就要看他有什么是不受的;如果一个人身份低微,那你就要看他有什么是不做的;如果一个人处境艰难,那你就要看他有什么是不取的。将一个人置于危险的境地,才能看出他的胆识和谋略;将一个人置于欲望的沟壑,才能看出他的操守和品行;将一个人置于金钱之中,才能看出他的仁爱爱人之心;将一个人置于恐惧之下,才能看出他的骨气与气节。识别判断一个人,首先要根据他的身份地位来,而危难、喜乐、财货、恐惧,也都是观察考验一个人的方式方法,富贵贫贱,自然有不同品性,察言观行,自然知人才真假。只有这样从多方面来对一个人的反复观察考查,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大概情况了。

所以说,选人难,识人用人更难,但恐怕最难的,还要数管人了。近代的民间教育家王凤仪有一段话,他说: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可是,作为企业管理者,又不得不面对管人的问题。管人是大问题,大哲学,三言两语不足以说清道明,但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曰以身作则。一切管理的起点都是管理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管好别人。《论语·子路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有言曰:“尔身克正,罔敢不正。”只有你自己做到了,你才能要求别人;连你自己都做到了,别人怎么敢不做到?所以,“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与其每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地批评教育员工,不如首先想想自己做到了没有。管理的第一条就是管理自己,约束自己。不能约束自己的制度不是好制度,不能以身作则的老板不是好领导。

二曰善于反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有修养的人,遇到问题总是会先找自己的过错,这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荀子·臣道》讲: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做事遇到不顺,企业遇到困难,作为企业领头羊的老板首先必须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人能够扛得起多大的责任,才能赢得下多大的成就。“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三曰刚柔并济。《论语·为政》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论古今中外,管理无非这四条:政、刑、德、礼。政刑是他律管理、刚性管理,管的是形,属于企业里面的制度管理;德礼是自律管理、柔性管理,管的是心,属于企业里面的文化建设。诸葛亮也曾经讲过: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人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所以,最好的企业,是重制崇文;最好的管理,是刚柔兼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