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处决犯人为什么要在菜市口?

 yfpy1234 2018-11-27
非常历史 11月12日

  看清宫戏的时候,经常看到某某人在菜市口被问斩,那么满清时期杀人为何要在菜市口呢?

  清朝杀人的法场,从明朝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转移到了菜市口,那是因为清朝入关之后,北京内城住的都是八旗王爷,在内城杀人显然不太吉祥。

  菜市口是京城的老地方,远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朝时期发展为丁字街,明朝时是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密密麻麻分布着菜摊、菜店,北京城里的人都来这买菜,十分热闹,菜市集中的街口也被称为了“菜市街”,清朝改叫“菜市口”,流传至今,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菜市口因为人多热闹,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地方,这样的刑场显然可以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

  行刑多在“午时三刻”,也就是现在的正午12点,这个时间段,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这个时候行刑,可以冲淡杀人的阴气。也有一种说法,这个时候人懵懂欲睡时候,选择这个时候可以减少犯人的痛苦,有人性化考虑。

  杀人的当天,囚车押着犯人,自东向西走,从宣武门(顺承门),过断头(魂)桥,经迷市,送往菜市口法场,根据马芷庠《北平旅行指南》记叙:每逢秋后朝审,在京处决犯人众多之时,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

  犯人的头被砍下来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现在依然可查遗迹。清代咸丰朝的肃顺和光绪朝戊戌六君子都在菜市口被杀的,据称杀人最多的一次,是清朝末年一次盗皇陵的大案,当时被杀了100多人,因为怕盗匪劫法场,来了很多兵丁站满了大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