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工作、家庭琐事……那些挑战家长心理底线的时刻~

 妖城主 2018-11-27


罗玲:旅澳学者,儿童教育专家。国内多家亲子、健康、教育类报刊、网络媒体专栏作家。她致力于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系统地为家长们提供教养孩子的新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除了推广科学的育儿理念,罗玲老师还致力于支持家长实现心灵成长,被家长称为“妈妈心灵导师”。她曾与罗大伦合著畅销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新书《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深受家长欢迎,持续热销。


很多家长说,有孩子之前不知“修心”为何物,当了家长以后,真正体会到了:心,不修不行。

今天盘点一下对于家长们来说挑战心理底线的那些时刻,希望能够帮助到家长朋友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应对起来能轻松一点。

 
孩子生病时

最考验家长修心功力的大概要算孩子生病的时刻。小孩有病,我们都比自己有病还难受。

这时,积极治疗的同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家长们努力保持乐观的情绪,这大概是对孩子康复最大的帮助。

回想一下,孩子一旦有些不适,我们是不是心里自动地就蒙上了乌云,人也严肃起来,甚至不自觉地在责备孩子:“你咋事这么多呢!”……其实这是多么不讲理的话啊!

家长积极乐观的情绪——

  • 可以感染孩子,带动他也积极乐观起来,这样孩子增强了免疫力,会康复更快。

  • 我相信妈妈的好情绪真的是在对孩子进行治疗。我相信母子连接的紧密程度是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道理是这样说,但是我们都会觉得做到这样太难了。怎么才能在生病时不忧虑呢?首先要看到疾病的价值。比如,小的感冒,那是孩子的身体在锻炼免疫力、在成长。其他的各种小病,或许也是提示我们某个方面需要调整。

当你做了一切积极治疗之后,别忘了,妈妈也是孩子最好的治疗者。妈妈可以给孩子拥抱爱抚、可以讲笑话或逗他大笑、可以用想象让他的思想自由飞翔……除了这些实际的做法,妈妈自己保持好的情绪,就是在营造一个有益于康复的气场。情绪就像空气,妈妈随时都可以净化这个空气,让孩子享受“情绪氧吧”。

孩子的每次小感冒都是我们修炼的机会。假如你发现了自己的情绪指标低落,又无力扭转时,推荐一个小窍门:在心里哼唱一个欢快的歌,这样你会发现情绪即刻就转变过来了。用行为改变心情,这在心理学上早有理论依据。我们都可以试试。

 
孩子当众哭闹,给你出丑时

孩子哭闹时,我们的反应有多少是基于理性和爱、又有多少是基于旁观者的压力呢?

当我们跟孩子独处时,我们似乎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管教似乎更合理更得法。而一旦周围有他人,即便人家没有在盯着看,我们马上就变得不同了。这好比量子力学里所说,观测者的观测行为必然造成干扰!

当孩子再当众哭闹违抗让你出丑时——

  • 首先,改变认知。我们要清楚——孩子都会哭闹,不哭闹的是布娃娃。孩子哭闹,也是他在成长!所以,这不是让你出丑的事情,也不见得都证明您的教养有问题。他更没有成心让你难堪。

  • 我们最好试着把周围所有的人都淡出掉。我们必须当作他们不存在,因为“他们”真的只是过客、是浮云,只有你和孩子才是真实存在的!

  • “他们”在未来跟你们都没有太大关系,而你的做法却会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关系!把周围的人都当作树和电线杆子吧,聚焦在孩子身上。外人的评判没有那么重要,你和孩子的互动才真的有价值。记住,别人转眼就会忘掉这件事,而你的做法却会在孩子身上有持久的印记!

挑战我们面子和虚荣心的,不只是幼儿当众哭闹,还有很多情况。比如,同事朋友间,大家比较各自孩子的成绩和优秀表现时、公婆念叨别的儿媳怎样会养育孩子时、同学会上每人晒自己孩子近况时、老人间互相吹嘘自己孩子的好工作好婚姻好居处时……一切横向比较的情况下,都需要我们认真修炼淡出他人评判、聚焦孩子的功夫。

 
我们自己情绪失控时

有太多事情让女人情绪失控了:生理周期和身体不适、同事的态度、老公的沉默荒唐麻木和分歧、事业心受挫、太忙太累……有时就是纯粹的什么都不对劲:头发不顺、车不顺、遇到的人不顺、穿个新衣服还撞衫,外国人自嘲管这叫“It’s just one of those days”。——当然如果真的修炼得好,倒也不存在这样的日子了。

总之,我们都有情绪即将失控的情况。我们自己因为某些原因变成了火药桶,孩子就是根无辜的火柴,一不小心就给点着。

避免情绪失控有两步——

  • 首先,别让自己憋成火药桶。平时多注意修心,体内身体上的火和心理上的火就都会少一些。

  • 其次,一旦有了“火”,要学会很好地处理它。一方面自己消火,一方面疏导,把“火”以更文明更有建设性的方式给消化掉。如果一味地憋着,那不是将来一并爆发就是憋出问题。

当着孩子的面,当我们脾气即将爆发时想一想: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被孩子学去,此刻就是你教给他怎样处理自己情绪的好时机!你希望孩子未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应该怎样做,那你就示范一下吧。这样想想,会帮助我们转转念头,变得主动起来。

  • 另外可以在心情好的时候,给孩子讲这个道理,请他帮助监督你自己。相信小孩都会喜欢这份差事。

 
我们自己的安全感受到威胁时

很多时候,我们心情不好,跟孩子不能心平气和,是由于我们的安全感受到威胁,自己内心没有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即便是道理上知道该怎样做,也做不出来,感觉没那个心气,好比是心理上的中气不足气血两亏。

能触及到我们安全感的事情太多了:金钱上的、身份名誉上的、朋友同事的评价、丈夫的态度(当然可能只是你的感受)、孩子对你地位的挑衅、身体健康方面的、别人或自己对能力的质疑……我们很多忙碌都是为了谋求安全感,很多不快都来自安全感的动摇。

要想让安全感更安全一些,根本的办法就是多把安全感建立在最根本的事情上。我们平时试着做减法,看看每减掉一样东西一件事,是否还能保全安全感。这样减下去,剩的越少,你就越安全。

 
我们面对诱惑时

这一点本不必多写,因为全心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们,似乎对额外的诱惑有天然的抗体。但是也会看到很多负面新闻。

我带女儿去超市,她看到很多漂亮饼干,但她知道要先把家里的吃完,才能再买新的。她就冲那些饼干摆摆手,说:“再见!下次再买你!”

对于成人来说,面对诱惑,不能摆手再见,就是贪心所致,还需加紧修炼。

写下来跟所有爸爸妈妈们共勉。

以上列了几条,其实还可以列出很多。当然不只是这些时候要修心,随时都是修心的机会;更不只是家长们要修心,人人都应该提高把握自己的能力。

记得过去有位朋友说,需要看病的人总比需要修心的人多得多,可我倒是觉得正相反啊,我们有几人能说自己已经修炼好了呢?


文|转自罗玲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