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答:《史记》里说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

 where5 2018-11-27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史记》关于卫霍的记载,一部分人一概以“偏见”斥之,甚至连其中的事实表述也进行否定,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中确实对当朝有很多“毒牙”式的褒贬,但由此对一些多方互证的事实进行否定,就有点不着调了。


今天的问题如下:


《史记》里说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汉武帝“幸”了霍去病,这个“幸”是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


这个问题,最恐怖之处就是有些人完全不顾忌《史记》和《汉书》等第一手资料的记载,直接以“抹黑民族英雄”的大棒来挥舞,这种套路,可谓细思恐极。


至于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看原文比较合适。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


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为天子侍中。


此处的“幸”字,独立出现,也只能独立断句,自然只能独立理解,“幸”字的意思,可能相关的有这么几个:


幸,吉而免凶也。——东汉·许慎《说文》(形容词,幸运)


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朝无幸位。——《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幸也。”(副词,侥幸)


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宠爱)


妇女无所幸。——《史记·项羽本纪》(动词,君王与人同房)


究竟是哪一个,要综合考虑,有人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因为受了宫刑对汉武帝和卫霍等人有怨气,所以故意抹黑,这话不能说没有可能,只能先撂在这里。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止在上面的《卫将军骠骑列传》一处提及了“幸”,还有一篇满篇都是“幸”的传记,就是《佞幸列传》,《史记》卷第一百二十五。


开篇就说明了:


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就是不止女人用美色媚上,士人官吏也有这样的,也就是说,这一篇里的人,都是这种路数。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


与上卧起,这就很清楚了,说的是高祖和惠帝俩人的男性伴侣,一起睡一起起……


汉武帝时重点提了两位: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韩嫣的情况是:


时嫣常与上卧起。


李延年的情况是:


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


接下来才是关键: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话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内宠出自外戚之家,卫青、霍去病也以外戚“贵幸”,但是有本事能打仗,之后的功名不是光靠这个。


很多“粉”,不满意的也是这个,说“贵幸”是“显贵亲信”的意思,而非得君王“宠幸”的意思,那么,我们看看没有被汉武帝处刑的班固写的《汉书》。


《汉书》卷九十三也是《佞幸传》,在最后的“赞词”里,班固也说得很明白:


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这些词儿,不用翻译也能看懂吧,男色是什么?


看里面的文字的用字:


始时,嫣常与上共卧起。嫣弟说,亦爱幸,以军功封案道侯,巫蛊时为戾太子所杀。


爱幸,对吧?


接下来看李延年:


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


还是爱幸,再来看卫霍:


是后,宠臣大氐外戚之家也。卫青、霍去病皆爱幸,然亦以功能自进。


还是爱幸!有人要发挥,说“爱幸”是“亲爱”+“使之富贵”,那么班固所说的“盖亦有男色焉”何解?通篇都是,独此二人特殊?


说实话,两本关于西汉历史最重要的典籍记载得如此清楚,还有人恬不知耻地说司马迁、班固不知道历史的真实情况,那你的“历史事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请神扶乩问来的?


卫霍军功赫赫,史籍俱在,但是起家出身也一样记载翔实,在当时君主为所欲为的时代,连污点都算不上,在汉朝的体制下,如果没有开这个“后门”,以卫霍两位名将的超低出身,可能连虎符的边都摸不上,一辈子靠着斩首军功或许能干到个管50人的屯长就不错了,又哪来日后茏城飞将的伟业?


如果“说实话”、“秉笔直书”就算司马迁、班固污蔑,算伤害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难道只有让史官们肆意撒谎、粉饰太平就正确了?


这种逻辑甚至比上述的事实更令人惊讶,所谓高大全,不可说,竟然影响如此之深,乃至于民间的一些“粉”也是如此的态度,可见流毒之深远。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