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八十载, 掐头去尾, 只有不到六十年可以拿来拼搏一番。 通常来说,人的一生中, 会有七次发家、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过可惜的时候, 大多数人只能抓住两个, 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抓住三到四个。 那么这7次机会分别是哪七次呢? 你又错过了哪些机会, 你又能再抓住那些机会呢? 第一次机会,18岁左右18岁左右你会面临什么? 高考。 虽然应试教育很多人所诟病。 但是,不得不承认,高考是比较公平的改变人生的方式。 考研名嘴张雪峰说过, 那些世界500强,都说学历不重要, 但是他们却从不去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招生。 这是你所面临的第一个机会。 你考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 或许未必会决定你今后发展成什么样, 但是却能够给你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开始。 第二次机会,23岁左右通常来说18岁高考, 大多数人毕业参加工作是在23岁左右。 是选择学东西,还是选择铁饭碗,全看你自己。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其实都怕入错行。 虽然说,靠工资不能够让你发家致富。 但是却直接决定了你的一个起点。 可以这么说, 一个有世界500强7年工作经验的人, 和一个小企业7年工作经验的人, 再跳槽的待遇是天差地别。 第三次机会,30岁左右进入职场工作七八年之后, 累积了不少经验,也算是职场老鸟了。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 职场中同样有七年之痒的职业倦怠期。 第一次出现就是在30岁左右, 这个时候,你会对工作没有任何激情。 你出现这个情况,别人也会出现。 这个时候,比谁能够更先走出来,这就是机会。 是跳槽去换个环境, 还是老老实实混日子, 亦或是调整心态进入到新的挑战中, 全靠你自己选择。 第四次机会,37岁左右,距离第一次职业倦怠期已经过去了7年, 现在你37岁,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 掌握了一定的资源。 不过你第二次职业倦怠期来了。 这个时候,有这种感觉,与你的生活压力有关, 结婚、房贷、车贷、父母老去、孩子成长等等。 每一项都要用钱,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些微的工资根本不够用, 你想改变现状,想去创业。 但是你担心风险,不敢折腾,不敢尝试。 这是你第四个机会, 是否要改变现状,并且换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时候,你意识到了改变, 但是你是否做出相应的改变,就是你的机会。 而大多数人,人生的分水岭,就在这里。 第五次机会,45岁左右这个时候,你已经工作了20多年, 工作经验极为丰富, 而且职位也进入到了中上层。 但是已经没有以前那种精力了。 这个时候,或许你不是非常缺钱, 取而代之的做一份事业。 这个时候,你的就机会,是你如何对待身边的人。 是利用别人,成就自己, 还是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直接决定了你在45岁之后事业能够发展成什么样的高度。 第六次机会,52岁左右如果你在体制内, 52岁或许还有向上博一把的机会。 如果你在企业内, 52岁基本上算是到头了。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其实选择了别折腾。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觉得能熬到退休就算可以了。 其实这个时候, 还是有机会的, 只不过机会不是在你身上, 而是在那些后辈身上。 你是否能把经验交给他们, 决定了未来他们是否回报你。 这其实就是结善缘、人情投资。 第七次机会,65岁左右又过了十几年, 你终于熬到了退休。 不用再去想上班那些糟心事。 终于可以干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是回家带孩子,给儿孙做饭。 然后就是闲逛、消磨时间。 如果说23岁之前是学习,一点时间都没有, 可以理解。 如果是65岁之前,是上班,没有选择的会见, 也能理解。 但是退休之后,能否自私一点, 为了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你不是为了发家赚钱, 而是为自己活一次。 为自己活一次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有的人能混的好, 不是说他本事有多大, 而是他在合适的时间做对了一连串正确的选择。 最后累积下来,才有现在的成就。 马云是如此、马化腾也是如此, 那些成功人士,或许能力强, 但也是命运运气的加成。 但是请记住, 你选了什么, 就要承担所带来的结果, 同样,你选择了什么,同样你也放弃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