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书与天一阁 (下)

 星河岁月 2018-11-28

宁波城有湖,形狭似弯月,故名月湖。月湖有十洲,湖之西畔为芙蓉洲。在这芙蓉洲的柳荫深处,矗立着一座灰瓦白墙的二层小楼,便是举世闻名的天一阁。

天一阁建自明嘉靖末年,约公元1565年前后,距今已有450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宁波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藏书楼几乎全部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而天一阁,直到今天还巍然屹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天一阁得以独存于后世。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天一阁的始建人范钦说起。

 


明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的秋天,一个细雨连绵的夜晚。虽然已是三更时分,但宁波城司马第中的东明草堂仍然是烛火通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站在木橱前,凝视着整整齐齐摆放在上面的一本本书卷,面色凝重、愁眉紧锁……

他叫范钦,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当时已是八十高龄,在那个年代,这算得上是难得的高寿了。

范钦是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的进士,从步入仕途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辞职回乡,为官近三十载。三十年间,范钦虽然未能位列宰辅,掌柄机枢,但官也当的不小,最高作到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这样的禄位亦足以让他人称羡不已。

范钦还是一个有福之人。嘉靖十九年,即公元1540年,范钦被任命为江西袁州(现江西宜春市)知府,而这袁州,恰是当时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的内阁首辅严嵩的老家。范钦为官,秉公刚正、不畏权贵,因此就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本欲惩戒范钦,但严嵩认为:“此人以强项自喜,你去碰他,反高其名,当笼络之。”,阻止了严世蕃对范钦采取报复行动。当地的豪强大族一看这个知府连严嵩都避让三分,也就屏息敛迹, 不敢再违约造次。范钦乃因祸得福,把一个号称老大难的袁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在袁州知府任上的六年间,范钦轻徭薄赋,扶老弱、济孤困,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为之后职位的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人最讲究“福”、“禄”、“寿”,现在范钦三者皆全,本应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那是什么事,竟让他如此牵肠挂肚、夜不能寐呢?

 


原来这范钦一生有一个绝大的嗜好,便是藏书。据有关专家研究,范钦的藏书活动,大约在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在范钦还没有考上进士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图书了。

为官以后,范钦藏书获得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首先是有了官俸的收入,经济上要宽裕了很多,可以有足够的财力把自己想要的书买下来,也可以雇更多的人把自己想要的书抄下来。其次做地方官不可避免地要掌握当地大量的信息,其中当然也包括书籍的信息。谁那里有什么好书,谁的藏书打算出售,范钦往往都能预先得知。如果是一介布衣,此类消息是很难掌握的。另外还有一点,于其收藏书籍大为有利,就是在二十八年的仕吏生涯中,范钦的宦迹极广。从现有史料看,除了在京城为官,范钦至少曾在以下省份有过任职经历: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云南、陕西、河南,可以说,范钦的足迹几乎遍布半个大明王朝,这给他搜罗各地史志及散佚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后人言天一阁藏书,必首言地方志,这与范钦的为官经历,应该是大有干系的。

嘉靖三十九年,即公元1560年,55岁的范钦致仕还乡。此后,他便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收藏书籍上。天一阁藏书中有很多是手抄本,这也是当时藏书家普遍采取的获取图书的方式。知道谁家存有孤本、密本、珍本,范钦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抄录下来。如不能如愿,就会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为了抄录更多的图书,他还和当时宁波的其它一些藏书楼签订了互抄“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除抄录外,范钦积累藏书的第二个办法是购买。明中叶时书籍的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距宁波不远的杭州,正是当时全国印刷业的中心。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书籍交易市场的形成,给藏书家收集图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范钦非常注意收集书市信息,只要发现有好书进入流通,马上就会购入囊中。另外宁波城藏书楼众多,但不时会有一些因各种原因难以为继、需要转售书籍的,每次碰到这样的机会,范钦必想方设法加以抢购,即使花费重金也在所不惜。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心搜求之下,范钦的藏书量迅速增长。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原本放置藏书的东明草堂,由于空间有限,已经不能满足贮存藏书的需要了。于是,建造一座新藏书楼的计划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并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前后正式实施。

新藏书楼的建成大约历时三年,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前后完工。建成后,范钦的所有藏书都“乔迁新居”,而原来的藏书地东明草堂,此后只作为会客、议事之用。

这座新的藏书楼,凝聚着范钦毕生的心血。同时,也寄托着范钦全部的人生理想。从始建之初,范钦对它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周祥的设计,并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一阁。



天一阁名字的出处来自郑玄对《周易·系辞》所作注释中的两句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因为火是书的头号敌人,所以防火历来为各代藏书家视为头等大事。而五行中水能克火,故范钦以“天一阁”为自己的藏书楼命名,可谓是用心良苦。

事实上,范钦不光是取“天一”为名,以求生水克火,他在天一阁具体的建筑形制上,竟也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基本原则。天一阁分上下两层,上为天、下为地。上不分室为一,下自隔间为六。据说天一阁中书橱甚至梁柱宽长尺寸皆合“一、六”之数,我虽未亲眼目睹,但依范钦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尊崇,大致可信。

防火上范钦不是仅以名谓魇之,更是做了务实的安排。首先天一阁上下两层,阁高控制在十米以内,(我的目测,因为实在查不到实际数据。)不像有的藏书家为壮名饰,把书楼建的高大气派,结果往往是毁于雷火。其次为了防火,范钦在天一阁前凿池蓄水,以备不时之需。(池亦以“天一”为名,唤作“天一池”。)此外,他还在天一阁四周筑起墙垣,把天一阁和家人的生活区完全隔离,以此来彻底的杜绝火种。天一阁四百多年间未记载有大的火患,充分证明了范钦采取的各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书怕火,但也怕潮。对此,范钦的办法有三个,一是做双门书橱,保持前后通风,一个是橱下置英石以吸湿气,还有一个,则是在晴日晒书,保持册页之燥爽。

还有一端,亦为藏书之大害,即书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虫。宁波地势卑湿,易生虫鱼。书虫虽小而难除,本来珍贵精美的书籍中出现几个虫洞,则如玉现微瑕,令人惋惜。范钦防蠹主要用两个办法,一个是抄书时多用黄纸,这种黄纸因制作时掺加了黄檗汁液,有驱虫之效。另一个是在书中夹入芸香,用芸香奇异的香气杀虫,达到防止蠹患的目的。

最后一项,则是防盗。范钦在世时,虽已辞官归隐,但毕竟兵部侍郎的声威犹在,范氏又是宁波的豪门大族,自然无人敢打他们的主意,所以范钦于此并未多虑,谁知却由此埋下隐患。此项思筹不密,结果给天一阁藏书造成巨大损失。由此亦可看到,藏书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则会前功尽弃。至于天一阁失窃的具体细节,详见后文。

 



东明草堂外狂风肆虐,雨也下的越来越大。漆黑的夜空中不时划过一道闪电,继之而来的,是轰入耳际的阵阵惊雷。身处在这样一个风雨交迫的夜晚,范钦的心中,更是平添了几分愁绪。

范钦最近明显地感觉到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现在已是耄耋之年,完全可以做到坦然地面对死亡。但是,他的心中,却有着唯一不能割舍的紊系与牵绊,就是在东明草堂东侧、与之一墙之隔的天一阁。

对于天一阁,范钦自问,能够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但有一件事,他却不放心,就是他的儿子范大冲,能不能把天一阁保护好,能不能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收集的藏书完好无缺地留给后人。因传人不当导致祖辈藏书遗失殆尽的例子,光是宁波城中,范钦就已经见过太多太多了,他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悲剧,怎样才能知道大冲是不是承担这一重任的合适人选呢?直到东方渐白,范钦终于想出了一个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范钦有两个儿子,长子大冲、次子大潜,但大潜先于范钦辞世。大冲生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少时即好古向学,颇有乃父之风。近来大冲知道父亲一直身体不好,心中正为此事焦虑,一大早听人说父亲让他去东明草堂,有事情和他商量,担心父亲是不是病体不适,不顾一夜骤雨把台阶淋的湿滑,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前来。

一进草堂,大冲便觉察出气氛异于往日,显得格外凝重。除了端坐于正中太师椅上的父亲,弟弟大潜的媳妇陆氏也侍立在一旁。见大冲进来,范钦便把他和陆氏一起招呼到自己的书案前,大冲这才看到,在父亲的桌案之上,摆放着一个衬着黄绸的托盘,托盘里摆放着两样东西:一把钥匙和一张银票。

大冲听得父亲开口说道:“为父近来诸疴交攻,就木之期不远矣,今唤汝来,特为厘清家资。现有两选,择钥匙者得天一阁及阁中书,择银票者得黄金万两。大冲,汝欲何为?”

范大冲此时已完全明白了,父亲以分财产为名议事是假,借此考验自己守护天一阁的决心才是真。看着父亲充满期待甚至带着些许惶惧的眼神,范大冲一把从托盘中拿起钥匙,双膝跪地的同时用双手把钥匙托举过头顶,自口中掷地有声地说出四个字来:人在书在!

坐在椅子上的范钦,已是老泪纵横……

范大冲自范钦手中接过了传承文化的接力棒,从此,范氏后人开始了一场堪称悲壮的天一阁守护之旅,估计连范钦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一传,竟是十三代!

 


天一阁藏书,范钦在世时即广为人知,论甬上藏书者,必言范氏。经过范氏后人的不懈努力,天一阁管理有方,藏书保存完好,在藏书界始终享有盛名。到了清乾隆朝,天一阁的声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是在乾隆修《四库全书》期间,由于范氏天一阁进呈图书约六百三十余部,合五千二百余卷,为诸藏书家之首,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多次嘉奖。为此天一阁得到清宫御赐的《古今图书集成》及《西域得胜图》,这是藏书家很少能得到的殊荣。

第二个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天一阁的建筑制式竟成为皇家藏书楼仿效的模版。乾隆皇帝在修《四库全书》之初,就开始考虑成书后《四库全书》的保存问题。他注意到天一阁年代虽远,却始终不曾有火烛之害,于是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命杭州织造寅著专程前往天一阁,“看其房间制造之法若何,……并其书架款式若何,详细询查,烫成准样,开明丈尺,呈览。”。而且在上喻中向寅著明言了让他去访察天一阁的目的,“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

寅著接到乾隆皇帝的上喻后不敢怠慢,立即赴天一阁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并将实勘情况绘图具文上奏。乾隆皇帝接到寅著的奏章后,立即下旨,用于存放《四库全书》的七座皇家藏书楼(内廷四阁和江浙三阁)全部按照天一阁的形制进行规划建造,这就是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书楼四库法天一”。乾隆皇帝的这一举措,让天一阁名满天下,成为藏书界无可争议的泰山北斗。后起书楼无论建造形制、管理模式、防护措施,莫不奉天一阁为圭臬。今天我们看很多清朝以及民国时期藏书楼的老照片,从中都能找到天一阁的影子。有学者认为天一阁于后世的历代藏书家都施加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一说法应该是毫不夸张的。

 


范氏天一阁有过他人难以企及的辉煌,但和所有藏书楼一样,在动荡不安的尘世间,它就像一叶浮萍,不可避免地要经历雨打风摧。最后,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天一阁经历过的主要劫难。

天一阁在历史上经过两次大的改朝换代,一次是明清交替,另一次则是民国代清。比较幸运的是,这两次江山易帜并未给天一阁造成大的损失,藏书只是“稍有阙失”,但仍“十余其八”。

另外有两次局部的动乱给天一阁藏书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一次是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攻入宁波城,从天一阁抢走部分图书。另一次则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具体时间是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当时太平军攻占宁波,乖乱的时局之下,社会治安也难以保证。有游民毁天一阁后院墙,偷运部分图书出阁。范氏后人发现后,采取了补救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了损失。

天一阁藏书受损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被大盗薛继渭窃去半数以上图书,且绝大部分未再追回,这是天一阁历史上遭受的一次最为惨重的损失。

事情的原委大致是这样的。民国初年,各类古物,包括古玩、古籍、古画等价格暴涨。有人就以此为生财之道,先低价收购再转手高价卖出,牟取暴利。上海有个六艺书局,它的老板陈立炎便是此道中人。陈立炎早就知道天一阁藏书富甲一方,不免生了觊觎之心。等他赶赴宁波找到范氏后人,提出自己想要购买部分天一阁藏书时,遭到了范氏后人的断然拒绝。

陈立炎眼见发财的美梦破裂,恼羞成怒继而心生邪念。他找到人形枯小、善于纵跃的大盗薛继渭,为其提供所欲盗书目,并许以厚报。薛继渭民国三年三月来到宁波,逾墙过垣,揭瓦自二楼潜入天一阁。昼伏夜盗、啖枣充饥,竟潜伏阁中半月之久而未被发觉。所窃图书皆通过东墙外早候于河上的小舟运出,后大多被陈立炎在市场中转售。

这次失窃充分暴露出天一阁在防盗环节存在的明显疏漏,只考虑了对于正常入阁情况的限制,却未能考虑对非正常入阁情况的防范。造成了有人能轻易入阁、入阁后又能久匿其中而不为人知的严重后果,最终给天一阁藏书带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应该说,即使对于今天,这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

 


当我第一次站立在天一阁面前,说实话,心中有些小小的失望。因为在我心中,这名动天下的天一阁应该是巍峨高耸、雄伟富丽的,没想到现实中它却是如此的不起眼。如果有人对你说,这就是一所普通的江南民居,你亦是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它是如此的素朴、如此的静默,实在与它“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的地位太不相称了。也难怪刚入园时,我会把一眼就看得到的高大的尊经阁误以为是天一阁了。

但随着对历史的了解,我眼中的天一阁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座色彩黯淡的二层小楼竟逐渐焕发出奇异的神采,变得金碧辉煌起来。它的形象也变得愈加高大,甚至超越了北京故宫中的太和大殿。

有人会说我太言过其实了,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天一阁,本就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文化圣殿!秦宫汉苑,虽然壮丽无匹,但无代不有,算什么稀奇。但这文化的传承,却是应该要无比珍视的啊。看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王朝,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传递的是什么?是权力,是皇位归属。而在其貌不扬的天一阁里传递的是什么?是书籍,是文化精神。哪一个更根本,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又更伟大,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每次来天一阁,我都要坐在天一池的池沿上,凝望着面前这栋历尽了沧桑的藏书楼,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范氏后人来讲,他们没有辜负范钦生前的重托,十三代人父子相继,终于把天一阁及部分藏书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延续文化血脉的历史任务。但对于我们来讲,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接力赛,才刚刚开始。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也因之而肩负了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跑好自己的这一棒,让范钦们世代守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完整、准确、顺利地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