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周易?》

 上游360 2018-11-29







一、何谓《周易》


《周易》,是此次人类用预言、预测的方法,来揭示事物在一定周期内变异的规律及结果的一部神圣经典,通称《易经》。因为《周易》最早是由伏羲传授给人类的,所以又称《義经》。


《周易》开始传授时,尚无文字,只能口传。这样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到了商末周初,文字完全成熟,周文王、周公父子才将《周易本义》(卦辞、爻辞)整理成文,后来孔子又将《周易大传》整理成文,这才有了千古定型的《周易》。


二、《周易》的作用与功绩


1、《周易》是传授给此次人类的一部启蒙、开智经典。


华胥、伏羲、女娲三位大神奉旨降生于“湫渊”(真实地址就在古“朝那县城”北七、八里处,《史记》、《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典籍均有明确记载,现为宁夏固原市东海水库)旁,先用天上的泥土按神的形象捏了人,然后将天上的灵魂---元神塞了进去,便创造出了活生生的人---最早的人类。接着将早期人类分送到黄河、长江流域的多个试点上,用《周易》教导、引导他们在不断观察认识万事万物的过程中,摸索寻求生活、生存、繁衍的规律,逐步走上自由、自主和安康的道路。这,就是此次人类真正的起源。




2、《周易》是传授给此次人类的指路灯。


小到家庭、个人的吉凶祸福和生死存亡,大到国家、民族的兴盛衰落和生死存亡,在《周易》中都能获得答案。


如何趋吉避凶,对众生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严肃而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于走正道、行善事的好人,《周易》能提前给予“趋吉避凶”的正确指导。今天的生意可作不可作、仗可打不可打、朋友可交不可交,等等,都能从《周易》中找到答案。


可以说,《周易》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周易》是此次人类最古老的一部哲学经典。


哲学,是人类观察认识世界并以其结果指导自己行为的一门最基础学科。《周易》就是指导中华民族观察认识世界的一部最古老的哲学经典。


翻开《周易》,到处都是哲学的语言和结论。请看: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有夫妻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介于石,中正。”

……


4、《周易》是此次人类遇到的一部天书。


人生在世,如何认识和处理天地人的关系和神人鬼的关系,《周易》不仅给予了总原则,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明示。也就是说,只要走正道、行善事、做好人,神随时随地都在人的身边,指导着他,护佑着他。


老子概括的非常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只要按照地理的特点、规律“为法理”行事,就已经置身于庞大的无边际的整体法理之中了。


刘伯温则说的更直接、更明确:“敬重天地神明父母……,谨当切记。”这实际上就是人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啊!谨记和遵循这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走正道、行善事、做好人,时时、处处都会得到神明的护佑啊!


如果人类不“敬重天地神明父母”,那就摧毁了做人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就撕毁了做人的道德和行为的底线,那人类不就走到最危险的境地上去了吗?神明还会护佑这样的人类吗?


三、《周易》最大最终的预言


说到预言,《周易》的卦辞,爻辞和大传,都是预言。而其中最大最终的预言,却是预言“上帝”。全文如下:


“帝出乎震,齐乎巽,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易经》卷之四第四章”)


如何今译,将作何解?须待有识之士,象数明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