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认知架构如何搭建?都有哪些主要的架构?

 黄元章3355 2018-11-29

其他回答说的都太抽象了,我们现在把问题简化一下:如何更清晰的抓住事物本质?

我们再把答案简化到可操作层面:


1. 独立思考

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哪怕自己思考的层次再幼稚再low,也要独立思考。思考一定会跟随着长期的坚持,会变得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如果觉得自己认知还停留于较low的层面,一定是自己思考的不够。

这里有一个哲学问题,是对思考的思考,即思考的方式、思考的方向、思考的方法是否合理、正确、高效,以及适合自己,推荐一本《暗时间》, 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思维的时间,坚持利用暗时间独立思考,将会让自己养成时刻思考的行为习惯,日积月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带来认知能力的巨大提升。

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2. 思维碰撞

在坚持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与有思想的人多沟通交流认知与想法,记住思维与思维是可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的。

如果你身边有一些很有思想,并乐意与他人分享的朋友,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你可以从别人的思想中汲取养分和精华。可能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他用整整十年的摸爬滚打才窥探到的道理,整天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认知岂有不提升的道理。

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用灰心。因为,你自己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你积极的思考,并积极的影响、带动你周围的人一起,同你一样快乐的思考和交流。相信我,这样的人是自带光环和吸引力的,他能够让别人也变得热爱思考与交流。所以,如果你身边暂时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那么请你快乐并主动的做第一个吧。


3. 认知串联

建立于独立思考和思维碰撞的基础上,你需要将自身的认知进一步的深化,比如学习到新的概念、知识的时候,将其与已有、已掌握、已熟知,甚至还未理解、未消化的知识进行串联,分析其本质是否是一样的,这样的话,你对一项知识的理解可以进化到本质层面。

比如,我在了解Google搜索排序算法的模型时,惊喜的发现,这不就是研二时我们所学的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模型吗,其本质上对应的算法模型是一致的,但这样一串联,一个很难的问题就映射到了一个已知、已掌握的知识上。


总结

总的来说,认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对认知的认知属于哲学范畴,作为一个期望能够在认知上不断提升和突破的人,有3点需要坚持:

1)独立思考,思考是搭建自我认知架构的基础,没有自己的思考,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认知;

2)思维碰撞,1+1>2,坚信思维火花碰撞产生的美妙和创造力,让个人认知的进一步提升,从单纯的个人行为转化为依靠集体智慧的群体智力行为;

3)认知串联,突破1片1片碎片化的知识认知,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将它们串起来,寻找到它们最本质的东西,将相同本质的事物归类串联,逐步在脑海中形成对各类事物认知的一张图,这张图会随着你认知能力的提升越发的清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