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飚:烧山火、透天凉的认识误区及操作要领

 妙慧 2018-11-29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进行一次交流。我是1986年离开兰州的,尽管离开有30年了,但是乡音未改,走到哪儿还是觉得咱们兰州的山水、咱们甘肃的一切是最亲的,所以口音还是有咱们西北的口音。


今天我们谈一下针灸手法,就是郑魁山老师家传的一些针灸手法。我想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可能就是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因为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可以说是咱们传统的针灸复合补泻手法之大成,应该说是补泻手法的最高境界。


烧山火透天凉有客观指标


《内经》中明确提出补法泻法,《素问·针解篇》讲“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就是补了以后阳气会至,所以局部会发热,泻了以后,阳气就会散开,它就会凉。学了针灸以后,我们讲有那么多的方法是补法,那么多的方法是泻法,但是你认为补了,真的补了吗?你以为泻了,真的泻了吗?要是补了,它温度会上升的,要是泻了,它温度会下降,只有做出这么一个客观指标,大家才能认为你确实做出来了。要是拿不出一个客观指标的话,有可能就是主观的一种想象,补并不能补进去,泻也没有泻出来,有点像画饼充饥这么一种感觉。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真正做出烧山火、透天凉的人比较少,我过去看了很多文献,能够做出比较明显的冷和热的感觉的,非常非常少。其中看了一篇文章,是陆瘦燕老师的,他是南方的一个针灸大家了,非常有名,在谈到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时候,提到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大概零点几摄氏度,不到一摄氏度,但是这也就相当了不起了。郑魁山老师一上手就不一样了,最少都是两到三摄氏度的差别,有的时候甚至升高或降低超过四摄氏度,极个别的人就有这么大的感应,这确实在历史上是非常少有的针灸大师才能做得出来。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说,为什么针灸手法可以产生热和冷的效果?过去我拜访了很多针灸老前辈,他们甚至是扎了几十年针的老大夫,一提起这个透天凉都不相信,说烧山火可以理解,因为扎了针有时候可以改变血液循环,而且有一个理论就是说摩擦生热,针动一动,摩擦就会生热,热了以后温度就会上升,所以很多人扎完针温度上升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很常见。但是透天凉很多人就不理解,认为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好像飞檐走壁等等这些武功秘笈,带有一些传奇的色彩,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有些人提出摩擦生热,来回摩擦半天,它怎么反而凉下去了?它也是摩擦,不生热,反而生成凉的,所以大家就不能理解。


重药轻针的历史


中国从东汉末年的《伤寒论》问世以后,历史上已经重药轻针,所以针灸逐渐就被淡化了。在《内经》的时代,针灸其实远远更发达、更受欢迎。你看《内经》,尤其是《灵枢经》,主要谈的是针灸的内容,中药方剂只有十三个,所以可以看得出,在那个时代针灸是远远超过中药的。张仲景《伤寒论》问世以后,大家逐渐变成重药轻针。


为什么医疗界把重点放到中药,而远离针灸了呢?主要我认为就是三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因为过去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出来的针都比较粗。针粗的话,就会很痛,因为针做不细,大家就很怕,这是第一。当然,以后吃中药,尽管有的中药很苦,但起码他不怕。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咱们中国儒家的文化比较发达,大家比较保守。你在他身上摸来摸去,他是很不舒服的,尤其是男女之间,你在他身上摸,脱了衣服扎,很不方便。所以有药了以后,不需要摸他的身体,只是摸个脉开方子,甚至脉也不直接摸,有个绳子拴过来一摸就开方子,这就方便很多。这是第二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这些医生,学针灸没有系统地学过解剖,针又粗,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当然,你说很细心的医生也有,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个学针灸的人都是很细心的,也有比较粗心的,拿上粗针这么扎进去,你想,扎到心肺上、大动脉上,引起大出血,引起不可逆转的一些损伤,甚至要了人的命,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针灸有很多部位是禁针的,过去大家认为灸的话比较安全,最多烫一下,过两天也就好了,一根粗针伸进去,不知道这个人专业背景怎么样,有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损伤。


所以,这三个原因使得我们针灸就落后了,大家就重药轻针。


在国际上,现在韩国和日本保持了很多传统的针灸方法,特别是传统的一些针灸手法。有一次开国际会议的时候,日本、韩国的人认为中国的针灸技术落后了,中国中药倒还很发达,就是方脉,摸脉、开方子这个中国还是很发达。当时日韩的那些专家,就认为真正传统的针灸都是在他们那儿。后来我们国家有些专家去了以后就说,不管说什么,我们国内的针灸能做出烧山火、透天凉来,你们做不出来。他们不相信,当时就有一个医生很高明地做出来烧山火和透天凉,韩国和日本的针灸师、学者非常佩服,就没有再说什么,认为针灸最高明的传统理论和实践还是在咱们中国。这个故事我也是听说的,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医生。


跟随郑老学习


郑魁山郑老他们家传承了好几代,郑老的父亲就是郑毓琳。郑毓琳老先生在国内是非常有名的,刚解放的时候,他就是非常伟大的针灸师,当时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南承北郑”。“南承”,南方最出名的针灸师是承淡安,承淡安就是杨甲三老师的老师,他做了很多针灸的培训,名气非常大。“北郑”,就是郑毓琳,就是郑老的父亲。郑老的爷爷也是中医,那时候甚至给过去清朝的宫廷也看病,所以郑老他们家传的特技就是非常好。


但是郑老有一个特点,他在带学生的时候,一点都不保守,这一点我很佩服,也非常感谢郑老。因为咱们传统的中医,有的时候按咱们道家的思想是“非其真莫授”,就是没有遇到真正的人,他是保密的,不告诉你。郑老带学生教我们的时候,是毫无保留的,把他的祖传绝技,在过去都是传儿子不传女儿的那些绝技,都告诉大家,他没有保守,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难得。


大学毕业之后,我留校留在针灸教研室了,就跟郑俊江老师,就是郑老的儿子,大概上了两年多临床。后来1986年考上杨甲三的研究生,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离开以后我才发现郑老的手法真是一个大宝库,所以每年暑寒假回到兰州,首先去郑老那拜访,跟郑老学习。


后来回去以后,跟郑老第二次学习,才真正的有体会,而且学的更认真。因为以前跟郑老学的时候,病人都是慕名而来,只是看郑老临床扎针效果很好,我们也没有机会扎针,没有扎针就提不出问题。好比你不弹钢琴,你不摸钢琴,肯定提不出有关弹钢琴的问题,你没开车,怎么提开车的问题?开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来。所以扎针了以后,我再问郑老就是有的放矢。很多时候,郑老的回答看似是很平淡的一句话,但是在临床指导意义非常非常大,所以我非常感谢。


亲身体验收获大


我觉得我学习郑老最好的机会,或者说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快毕业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次课。当时我们79级的针灸课是杨连德老师给我们上的,杨连德老师当时也工作了50多年,是非常有经验的一个针灸老大夫,他人非常好,对学生也非常好。我们快毕业了,那时候郑老才从甘肃的一个县上调上来,调上来以后,就在我们甘肃中医学院的针灸教研室当主任。那时候我们快毕业了,他就给我们上了一次针灸课,谈的内容主要也就是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我们年级大概有90多个人,他就给我们讲了一下午,好几个小时。


讲的过程中,他说找两三个志愿者做示范,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志愿者。郑老当时谈到扎针的时候,就谈到“气至冲动”,就是说得气的时候,肌肉会跳一下。他给我扎合谷,扎了以后食指的肌肉就动,所以我就了解他说的“气至冲动”是什么意思。别人没有让他扎,一听“气至冲动”就过去了,一带而过,没有太在意。但是我就记住了,因为他扎了我,我体会的很清楚。


当时我们做的烧山火、透天凉都非常成功。另外一个学生,也是一个男同学,当时一下脸煞白,好像要晕针,手脚全身都发凉,这就可想而知郑老的手法力度。郑老的父亲更厉害,他在风池的地方扎一针烧山火,病人的眼球有温热的感觉,热的感觉能维持三天。所以这些老大夫得天独厚的这种绝技,真是很了不起的。


后来跟随郑老的有很多学生,其中也包括我,看他上临床,实际上看不出道道,尽管他讲的时候也不保守。因为跟临床只是看他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气至冲动”也不知道,他自己知道,但是你感觉不到,也看不到。所以后来在临床上看他扎,看的大概都是一些表皮的东西,实际的东西看不到。就跟之前讲小针刀的老师一样,他很清楚这个解剖,很清楚里头的东西,针刀进入到人体皮肤以后,里头碰到什么组织。就是说,边扎的过程中,这个针刀既是手又是眼睛,手就是代替他去延伸,针就是手的延伸,进去做一些事情,同时再碰到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张力,他就知道是碰到神经还是碰到什么。但是这些东西全是他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看也看不出来个所以然,所以学不了,没有办法学。


郑老的手法,大家能看到的,就是顺时针捻了几下,提插了几下,仅此而已。当然,大家看到他总是用左手压,有时候会加重一些压力,有时候会减轻一点压力。这些东西都是些表浅的东西,里头的东西就看不到。所以郑老这么多的学生,真正能够掌握郑老手法的人也不多。当然,也有人能做得出来,但是比起郑老能达到的那个火候还是很远的。


按书本操作难以成功


我今天谈一下对郑老手法的解读,每个学生可能看的角度不一样,我们把它汇总起来,可能对郑老的手法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郑老做烧山火、透天凉一共是分三层的——表层、中层、里层,但是郑老他们家把烧山火、透天凉改良了一下,叫做“热补凉泻手法”,我觉得更全面而且更好。因为所谓的“热补”就是说扎了以后热起来,它不分三层,只分一层,“凉泻”是说扎完针以后,局部温度会降下来,这就是简易版的烧山火、透天凉。我觉得他这个操作,实际上是对针灸手法理解得最透彻的一种改良。因为你按书本上描写的烧山火、透天凉的操作去做,十有八九做不出来。


书本上就跟你说,你先是扎到浅层,顺时针捻三次或九次,然后重插轻提三到九次,把针推到中层,然后再顺时针捻三次或九次,重插轻提三次或九次,再把针插到深部,然后顺时针捻到三或九次,重插轻提三或九次,这就是做了一遍烧山火。要是热了,就是热了,没热退回来重新操作一遍,这就叫第二遍。你如果操作了两遍、三遍不热,你就放弃,那就热不起来了,也许天太冷了,也许你的手太凉了。当然这是开玩笑,实际上就是说你按它这种操作,大部分是做不出来的。做不出来也没办法,就放弃吧,也不能够一直这样无限制做下去,这样的话会把病人最后扎成筛子,所以就只能放弃。


透天凉的手法就正好刚相反,针一下扎到深层,逆时针捻转六次,然后重提轻插六次,把针拔到中层,然后逆时针捻转六次,重提轻插六次,把针退到浅层,然后重复同样的操作,逆时针六次,重提轻插六次,这就是一遍,也叫一度。一度没有凉下来,你回去再做一度,第二度没有凉下来,再做一度,没凉下来就算了,今天你的手太热,天太热做不下去,当然这也是开玩笑。


按书上这样描述,我们大家去试的话,估计十个里有九个做不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偶尔一次做成功了,你高兴的真是脚打后脑勺,但是下次却做不出来了。实际上按这种书上的操作,把最主要的都丢了,做的都是不重要的,所以做不出来。豆子是可以做成豆腐的,但是方法不对的话,豆子就做不成豆腐。豆子做不成豆腐,是因为方法不对,而不能说你没做出来,所以就证明豆子是做不成豆腐的,因为有人会做,他能做出来。只要方法做得对,一定百分之百做的出来。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操作要领


烧山火、透天凉为什么可以热,为什么可以凉?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郑老的解释非常好,他认为烧山火首先要得气,要“气至冲动”,一定要扎的肌肉跳,在这个基础上,你的左手压力增加。左手压力增加的前提下,右手捻上几次,三到五次、七到八次,次数无所谓,然后重插轻提几次,守气的过程中,因为把这个针已经捻紧了,所以你可以向里稍微推一点,这就是一个施压、加压的过程,只要这个压力一加,压强一增强,很快就热起来了。这个守气手法是郑老他们家的祖传绝技,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就是把针捻转了以后,向下给一点点压力,左右手配合,稍微施加压力,让压力增强,压力一增强,它就热。


透天凉手法正好是相反的,透天凉是先扎到“气至冲动”,先扎跳,然后逆时针把针捻上几次,把它捻紧,重提轻插几次以后,轻轻地往外拉一点,因为针已经捻紧滞针了,所以你往外拉的时候,针不会出来,而且它是个减压的过程,这个时候左手就不能够压,轻轻地放到那儿,或者左手离开,它要减压,压力一减,很快就凉下去了。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压力的变化,之所以能够补、能够泻,能够热、能够凉,就是个压力的调节。压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针灸最高的手法秘笈,这个不传之秘就是一个加压或减压的过程,压力一增加就是热了,就是补法,气血就会向施术这个局部运行过,气血一过,尤其血液循环一过来以后,一定就热,一减压以后就凉了。就像打气管子一样,为什么那个气管子能够打气?因为它就加压,使劲地往下压,这个气管子压力一增加,气就喷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的针灸手法也是这么操作的。这是我们烧山火、透天凉的手法。


我现在做这种手法,按郑老的方法做的话,基本上十有八九都是能做出来,极个别人太敏感没法做,那就不能做。好比这个中药,我说桂枝汤特别好,但是病人一闻药味,他就吐,吃不了,那桂枝汤也没有作用。有些人说开车一定比骑毛驴快,但有些人上车晕,他吐的一塌糊涂,你就不能坐车,只能骑毛驴,不是说车慢,而是说他这个人晕车不能坐,那没办法。烧山火、透天凉只要方法对,一定能够做的出来。


烧山火透天凉认识误区


有的时候病人感觉凉了、热了,不见得是你的烧山火、透天凉做成功了。我常常跟大家说,夏天天很热,开着窗户,在背上给你做,脱了衣服,把酒精一擦,窗户的风吹过来,有时候你会感到有点凉,但是那不是透天凉。有的时候擦了这个酒精以后,酒精没有完全干,针尖一进去,酒精一进到皮肤里会有一点热和烧灼的感觉,你觉得热也不是烧山火手法。有的时候是把病人皮肤按一按、压一压、搓一搓、捻一捻,尤其使劲压来压去,学生多,这个压一下,那个压一下,最后就发红了,那也不是烧山火做成功了。最简单的方法,我一个耳光打过去,他半个脸都热了,也不能证明我这个是烧山火做成功了。烧山火一定就是要让局部的温度升高。


但是我看到有的人写的有一点离奇了,他说在一分钟之内让病人热、让病人凉,出现了十次,这就是不正常的,这不是烧山火、透天凉,这做的不对。为什么呢?你要让它热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要让它凉下去,也是需要一定时间。凉下去大概需要两三分钟才能凉下去,热起来大概需要15到20分钟。你一分钟又热又凉,像开关一样十次,一定不是烧山火、透天凉。


有些病人有心理作用,他说让我来扎烧山火,刚扎进去,还没操作,就说“热了热了,你太厉害了,已经热了”,有些病人说让我做透天凉,我针刚扎进去,刚要做,他说已经凉了。所以有些心理作用,我们不能把它都记在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的例子上,不是这么回事,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即刻,不是说我通上电灯了,“啪”就热了,我一掐掉,它马上就冷了。你用空调把房子凉下来也得有时间,你把暖气烧热也需要时间的,不是说一开“啪”就热了,一关“啪”就凉了,这就不是烧山火、透天凉。


古人对这个烧山火、透天凉的解释也有误解,《内经》是咱们中医的经典,基本上里头我们不敢说它有什么错,但是很多后世医家说的话,不一定是像《内经》一样。孔夫子说的话,我们叫“子曰”,不是说我们家邻居王大妈说的每一句话也可以称之为“子曰”,我们《内经》中说的话跟“子曰”一样,是相当正确的,但不是后世每一个医家说的话都是“子曰”,所以我们大家要了解。比如说,《针灸大成》的作者。实际上我对《针灸大成》的作者还是非常敬佩的,他说了很多非常好的话,比如“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说的非常好。但是在烧山火、透天凉的解释上,我就不敢认同。


他的解释是说因为阳气在表,阴气在里,烧山火我们从表浅层做到中层再做到里层,所以阳气就从表入里,它就热起来了;阴气在里,是寒的,透天凉我们从深层往中层又往表层拉,把内部的寒气从里头拉起来,所以它就凉下来了。显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知道,温度的升高降低,主要是血液循环的问题,体内一定比体外热。里头是属阴属寒,我把寒凉发出来,它就热了,这个是古人在他那个时代的解释,我们现在学过医学的人都知道,最主要的是因为血管容积的改变。


以前我们做过手法的测试,最主要的还是血管容积的改变,烧山火是把血管容积增大了,因为动脉血管壁上有这个肌肉,压力一增加,这个动脉壁就会舒张,一舒张血液过来的多,它就热起来了;透天凉把压力一减,动脉壁会收缩,一收缩把血液就挤出去了,局部就凉下来,主要是这么一个过程。


关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我们就介绍到这里。我说的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包涵,因为只是个人之见,个人的见解一定是偏的,有个人的主观因素在里头,一定是不全面的,希望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声明:

· 本文根据陆飚老师2016年10月20日在“皇甫谧针灸堂群”微信群的讲座录音整理,由“中医家”协助整理编校。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作者:陆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