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博物馆潘氏藏书

 星河岁月 2018-11-29
苏州博物馆潘氏藏书

苏州望族潘氏,世代门第显赫,状元、探花、翰林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潘世恩和潘祖荫。

作为苏州藏书世家的潘氏,前后十数人,实自潘奕隽(1740—1830)始。潘奕隽的藏书楼为三松堂,著有《三松堂书目》和《三松堂书画记》,《三松堂书目》中仅黄丕烈校跋的图书就有百种以上。后二目均归潘景郑收藏。潘遵祁在《先府君行实》里说:“家藏经籍,排比修整,遇善本手自评校,大父(潘奕隽)精鉴别金石书画,府君(潘世璜)每侍坐,所见益广。友人有收藏名迹辄往观,悉札记其原委款识”。潘世璜有《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一书,所记多是他奉侍其父共同进行藏书活动的记载。潘奕隽因独子世璜先卒,其藏书传给潘遵祁、潘希甫两孙子,各约数万卷。潘遵祁(1808—1892)继承了部分三松堂藏书,作“香雪草堂”庋藏,编有《香雪草堂书目》,著录旧刻精抄及明清佳椠有数百种,但在洪杨之役中损失几尽,剩下的数百种到民国二十三年终为后人全部出售,潘博山兄弟曾以千余元收回其中的数十部。潘希甫之子介繁、介祉有“渊古楼”、“桐西书屋”,多善本书,也于光绪间散失殆尽。

潘世恩(1769—1854)是潘奕隽幼弟奕基的儿子,为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留余堂收藏图书数万卷,卸官之后在藏书楼内遍读群书,作诗研史。潘世恩有四个儿子,长子潘曾沂(1793—1853),官至内阁中书,有藏书楼数栋,毁于咸丰庚申。顾震涛撰《吴门表隐》二十四卷稿本,曾沂曾跋之,今藏苏州图书馆。次子潘曾莹(1808—1878),字申甫,有藏书楼小鸥波馆,以收藏书画著名。

潘氏藏书到祖字辈时,最有成就的是潘祖荫(1830—1890)。潘祖荫卒后,时其弟潘祖年(1870—1925)在吴,闻耗驰京,则其家奴已鸠集书贾议售藏书,被祖年斥罢而止。其后一部分藏书流入书肆,一部分藏书由其弟潘祖年所守。潘祖同(1829—1902),咸丰八年因受顺天考试舞弊案牵连,归田以书画、收藏古籍为事,有藏书楼竹山堂,藏书至四万余卷,皆手自校雠一遍,分四部而藏,递传给嗣孙潘博山、潘景郑承弼兄弟。潘博山(1904—1943)、潘景郑(1907—2003)兄弟在竹山堂藏书的基础上,遍购吴地藏书。后因购得宋蜀刻大字本《陈后山集》,于1919年将藏书楼竹山堂改名宝山楼,藏书达三十万卷,终成潘氏藏书之最。

1937年3月,苏城的“吴中文献展览会”第十四室“潘氏一家文献”共十大类,而这些藏书只是族中各支藏书楼中拿出的一小部分,精品并没有展出。1949年后,潘景郑将所藏善本佳椠捐给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而“字大如钱”的《后山居士文集》则归北京图书馆收藏,但也有一部分留在苏州图书馆和苏州博物馆。

乐府诗集一百卷

(宋)郭茂倩辑,元至正元年(1341)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存七十二卷。线装,版框尺寸,长23. 4厘米,宽16.1厘米,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边,双对黑鱼尾。全书有潘祖荫朱墨双笔校改,钤“伯寅藏书”、“在兹”、“郑兹之印”。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宋)朱熹撰,(宋)尹起莘发明,(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考证,(元)王幼学集览,(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弘治十一年(1498)慎独斋刻本,存二卷。线装。版框尺寸,长21.7厘米,宽13.5 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书中钤“定甫一字树堂”、“潘承弼藏书印”。潘景郑旧藏。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谢维新辑,(宋)虞载辑,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夏相刻本,(清)狄尔勗跋。线装。版框尺寸,长20厘米,宽14厘米,注小字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书中钤“祖孙会状兄弟鼎甲五子登科父子伯侄翰林进士尚书宰相之家”、“潘承弼藏书印”、“赓之所藏”、“不求甚解”。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

题(后魏),崔鸿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屠氏兰晖堂刻本。线装。版框尺寸,长20.6厘米,宽15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心镌有“十六国春秋”。钤“西圃藏书”、“潘承弼藏书记”。

东坡文选二十卷

(宋)苏轼撰, (明)钟惺评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闵氏刻朱墨套印本,存五卷。线装。版框尺寸,长21.1 厘米,宽14.7厘米,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书中钤“钟惺之印”、“伯敬氏”、“潘承弼藏书印”、“祖孙会状兄弟鼎甲五子登科父子伯侄翰林进士尚书宰相之家”印。

文选六十卷

(梁)萧统辑,(唐)李善注。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线装。版框尺寸,长21.3厘米,宽15.1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宇,小字双行三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全书有朱、墨、黄三色笔眉批、圈点。书中钤“愚斋图书馆藏”、“红椒山馆”、“潘承弼藏书印”、“塔射园”、“廉让居珍藏”、“丁丑以后景郑所得”、“潘承弼藏”、“怀古”、“张简庭氏”印。

刘须溪先生记钞八卷

(宋)刘辰翁撰,(明)嘉靖五年(1526)王朝用刻本。线装。版框尺寸,长20.8厘米,宽14.4厘米,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单白鱼尾。无刊刻者牌记,行款版式为明晚期风格,卷前有明嘉靖五年(1526)张寰撰《叙刘须溪记钞》,知为翻刻明嘉靖五年(1526)王朝用刻本。书中钤“严蔚”、“潘承弼藏书印”、“松石间”印。

潘世恩日记不分卷

(清)潘世恩撰。稿本,一册(不全)。书衣有墨笔楷书“潘世恩日记稿本”。所用素面钞纸,每半叶 10 行,满行23至24字。日记稿本为潘世恩晚年在北京所写日记,时任武英殿大学士,记事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六年(1846)。目前所知潘世恩日记稿本存世者,除此种外还有上海图书馆藏《亦吾庐随笔》。

东坡诗话不分卷

(清)潘世恩辑,稿本。册页装。版框尺寸,长19.8厘米,宽11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至二十字不等,小字双行不等,四周双边。灰丝栏钞纸,书中钤“滂喜斋”、“郑盦”、“潘世恩印”、“芝轩”、“祖颐”、“祖”、“荫”、“翰林供奉”等印。

潘祖荫日记不分卷

(清)潘祖荫撰。此种首册用朱丝栏钞纸,每半叶10行,行字数不等,红口,四周双边,双对红鱼尾;第二至十二册所用为朱丝栏或蓝丝栏钞纸,每半叶9行,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心下镌有“滂喜斋”。此种记事从同治二年(1863)、光绪七年(1881)至十三年(1887)、光绪十五年(1889)至十六年(1890)。因为潘祖荫将此日记稿本携带在身边朝夕相处,闲来无事时便在书衣及空白处钤盖印章,故各册书衣均满覆印蜕,书中亦朱白灿然累累皆是。潘祖荫日记稿本存世者,有上海图书馆藏《潘文勤日记》(光绪十四年记)。

潘曾绶日记不分卷

(清)潘曾绶撰稿本,清光绪四年(1878)元旦至七年(1881)十二月二十九日。线装。版框尺寸,长19.5厘米,宽12.4厘米,半叶十行,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双边,单红鱼尾。朱丝栏稿纸,版心上有“受礼庐丛钞”,版心下有“越缦堂杂著”,天头偶有潘曾绶墨笔批注。潘曾绶稿本日记存世尚有天津图书馆藏《陔兰书屋日记》、上海图书馆藏《绂庭日记》及潘景郑藏《绂庭日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