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在买保险之前做功课,为买到便宜的保险、有活动的保险等沾沾自喜。 买保险的人,我劝你别这么浮躁。 否则吃亏了都不知道。 比如今天要说的重疾等待时间问题。 1.如果等待期健康异常/出险,重疾险合同还有效吗? 重疾险等待期有的180天,有的90天,是保险公司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故意骗保的措施。 健康异常可以细分4种,程度由轻到重为: ★ 健康异常:健康告知已经无法通过,比如乳腺结节。 ★ 发病:被保险人出现轻症、重疾的前兆,如短暂性脑缺血伴随肢体麻木发作,很可能发展为脑中风。 ★ 轻症:重疾前兆,如轻微脑中风。 ★ 重疾:如脑中风后遗症。 如果等待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重疾险合同还有效吗? 保呗儿做了一张表: 对等待期轻症,瑞盈重疾险、弘康健康A、哆啦A保维持重疾保障,较友好;信美三叶草最还能继续轻症(除了等待期轻症之外的)+重疾保障,最友好。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百年人寿的规定: 看条款比较难懂?举个栗子: A小姐兴冲冲买了康惠保旗舰版,没过2个月,年末了,公司组织年度体检,她也去检查,被查出乳腺结节,BI-RADS分级为3级,医生说是乳腺囊性增生病,不严重,定期检查就好,A小姐松了一口气。 但过了4年,A小姐被诊断患乳腺癌,找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看保险才买了4年,理赔调查就做得很仔细,查出了这份4年前的体检报告。 这种情况就属于等待期内的病理改变延续到了等待期后出险。 A小姐的保险自然就赔不了了。 自己把保障作死系列。 百年人寿重疾险好不好?好。但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保呗儿不得不多嘴提醒一句,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警告警告警告! 购买完百年人寿的重疾险产品等待期内一定不要去体检。 切记切记切记! 其他的情况,大家还是放宽心。淡定就好。 不怀着骗保的心思,哪有那么多倒霉蛋买完保险就出事呢? 2.得了重大疾病就能赔? no no no 还是拿理赔概率占95%以上的25种重疾举例。 放过n次的图 这25种重疾定义不是保险公司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保险精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医生精英(中国医师协会)、强强打造的行业准则。 25种高发重疾里,8种对疾病状态的时间有要求: 90天、180天,12个月……看这一串时间规定是不是有点傻眼?甚至愤怒: 我以为医生在病历上写了XX病名,就能赔的! (注:万一这期间被保险人身故,消费型重疾险就只能拿退保金了。) 有5种重大疾病允许保险公司添加年龄限制。比如3岁前双目失明不保、70岁后帕金森不保等等。 保险又“骗人”了?并不是。 这是因为所谓重大疾病,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看疾病造成的结果对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疗花费的多少,而不是光看疾病名称对上了就直接赔付。 一方面,避免引发一些故意骗保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疾病确实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看到结果是否严重。 比如小B车祸被撞昏迷,需要96个小时来确认是否是“深度昏迷”,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植物人。而不是一上来就赔。 最后,行业规范是也有医生参与制定的,公允度自然也是有保证的。 重疾险不是比比价格、买了合同放抽屉里就不管了。 花钱没小事。 弄清楚,才不会有事到临头的落差感、被欺骗感。 合同你不看,怪谁呢? 也不要说消费型重疾险就是坑。 指望一种重疾险保障全部的风险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还年轻,一点点完善自己的保障,时间是充足的。 就说这么多,有疑问留言区讨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