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球平台式or上步式?这个网球常识都不懂,以后也不用打球了!

 千里马33738602 2018-11-30


平台式和上步式是职业网坛中最常见的两种发球站姿,但你知道这两种站姿哪种更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两种站姿的区别。


希望你看完之后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站姿。


本期内容:

上步式vs.平台式


1、动作示范


  • 上步式


后脚在抛球后会前移



前后右脚位置对比。



  • 平台式


抛球前后双脚始终保持与肩同宽的距离,后脚没有前移。



前后右脚位置对比。



2、上步式vs.平台式


发力方向


  • 上步式——向上


由于抛球后右脚前移贴近左脚,因此发球后身体不会向前跳太多,身体更充分地向上伸展,获得更多向上的驱动力



  • 平台式——向前


双脚保持与肩同宽,获得更多后脚蹬地向前的驱动力



稳定性


上步式双脚的支撑面较小,因此平衡性,稳定性较差



平台式在蹬地之前两个前脚掌都牢牢地踏在球场上,有较宽的支撑面。因此会感觉非常扎实,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点击上图、拼团区有售”


平台上发球站位也相对简洁,因此,被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会采用。


(纳达尔青少年时期,平台式发球)


击球高度


上步式由于是双脚的合并发力,能获得更大的地面传导力(是身体重量的2.1倍,平台式是1.5倍)因此可以跳的更高,击球点也就更高



平台式双脚屈膝蹬地时容易缺乏向上的力,因此击球点较低



上步式的平均击球点比平台式高11厘米(上步式2.65米,平台式2.54米)


击球点高不仅能提供更高的过网间隙,扩大可击球的范围,提高1发2发的命中率,还能制造更好的发球角度。


发球速度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相比平台式(166.3km/h),上步式(173.2km/h)的发球平均时速更高,大约快了7km/h。


上步式更有利于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到髋部位置,使顶胯弓背完成的非常顺畅,相比平台式利用后腿蓄力更充分。



而且引拍时以双脚合并降重心进行转体,会产生巨大的角动量,角动量越大会产生更大的球速。


战略选择


根据2007法网公开赛调查数据显示:

在所有参赛球员中,有73.45%使用上步式,只有22.55%使用平台式。


如果你看过不同风格运动员的比赛,你会发现,在使用平台式的球员中,50%的球员会频繁的发球上网,只有17%从不发球上网。


费德勒就是平台式发球上网的典型。



平台式在发球后能快速的靠近球网(平台式发球后到达发球线时间为1.49秒,上步式位1.56秒),更容易实施发上的战略。这是因为:


  • 上步式获得更多向上的驱动力,因此在发球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保持身体平衡(大约20毫秒)


  • 平台式能获得向前的动力,发球后在球场的滑动步伐会比上步式大(平台式60厘米,上步式45厘米)


3、总结要点


上步式发球站位主要向上发力,稳定性较低,击球点高,发球速度快,适用于很少打发上的球员。


平台式发球站位主要向前发力,稳定性高,击球点低,发球速度较慢,适用于频繁发球上网的球员。


两种发球站位各有优劣,没有好坏,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让发球更加流畅舒适就行


说说看,你们平常发球是哪种站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