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春天的味道
贝太厨房
App
扫码下载
贝太厨房App
分享
扫码分享
收藏
“打了春,赤脚奔,挑荠菜,拔茅针”,正如这首童谣唱的那样,儿时打着赤脚在田间挖野菜,是每年春天最大的乐趣之一。 俗话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每年三月是荠菜大量出没的季节,此时的荠菜品质最佳,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虽然是不起眼的野菜,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都对荠菜情有独钟,苏轼赞其为“天然之珍”,辛弃疾也留有名句“春在溪头荠菜花”。 ![]() 要论吃荠菜,上海人应该最具发言权,在上海,春天吃荠菜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荠菜出芽的时节,很多上海嗯都会拿着小铲去郊野挖荠菜,回家或做菜、或包饺子,野菜特殊的香气夹杂微苦的气息,入嘴满是清香,吃得不亦乐乎。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道上海人餐桌上常见的以荠菜为主料的菜,学起来一起品尝春天最美的味道吧! 鸡汁荠菜石榴包 ![]() 嫩绿的荠菜在春风中招着小手,带着喷薄的泥土气息,有谁能拒绝这新鲜的大地馈赠。 制作用料: 荠菜500g 猪绞肉300g 马蹄50g 油豆皮2张 香葱1棵 老姜2片 香葱叶适量 鸡汤250ml 绍兴黄酒1汤匙 生抽2汤匙 白砂糖1茶匙 干淀粉1茶匙 盐1/2茶匙 制作步骤: 1.原料 ![]() 2.荠菜择洗干净,最好多清洗几次,以免残留泥沙。烧开一锅清水,放入荠菜迅速汆烫一下,捞出控干,剁成碎末。香葱和老姜分别切成末。捆扎用的香葱叶或韭菜叶放入汆烫荠菜的水中烫软捞出备用。 ![]() 3.在大碗里放入猪绞肉、香葱末、老姜末,加入绍兴黄酒、生抽、白砂糖和干淀粉搅拌均匀,加1汤匙冷水,按顺时针搅拌至水分完全吸收,再加1汤匙冷水,再次搅拌,逐汤匙地加入水分搅拌至吸收,直至肉馅上劲儿,不软塌(捏成圆球后可以保持球形而不扁塌)。在肉馅中加入荠菜末和盐搅拌均匀备用。 ![]() 4.油豆皮(腐衣)浸泡回软,分割成15cm见方的大片。 ![]() 5.在油豆皮中间放入适量荠菜肉馅,把油豆皮的四边向中间聚拢,用香葱叶或韭菜叶捆扎成一个小包子,码放在深盘中。 ![]() 6.在深盘中注入鸡汤,放入已经上汽的蒸锅大火蒸20分钟,在小包子顶端装饰荠菜嫩叶即可上桌。 ![]() 荠菜豆腐羹 ![]() 在上海人的餐桌上,荠菜以一种低于所有食材的姿态,跻身于美食行列之中。它那独有的“野性”,为人们带来了阵阵清爽而质朴的秋风。 制作用料: 荠菜200g 南豆腐200g 猪通脊100g 香菇2朵 金华火腿10g 香油5ml 黄酒15ml 盐8g 鸡精5g 油10ml 水淀粉45ml 水800ml 制作步骤: 1.荠菜洗净,用刀切碎。嫩豆腐切成0.5cm粗、4cm长的小条。香菇洗净去蒂,切成细丝。金华火腿切细丝待用。 2.将猪通脊切成4cm长的细丝,再调入水淀粉(15ml)、绍兴黄酒和盐(1/2茶匙,3g)混合均匀腌制10分钟。 3.中火烧热锅中的油,待烧至五成热时(将手掌置于炒锅上方,能感到有热气升腾),将腌好的猪肉丝放入翻炒至熟透,随后加入适量的水(约800ml)。 4.大火烧沸后将嫩豆腐小条、金华火腿丝和香菇丝放入锅中,待再次烧沸后转中火煮制5分钟。 5.接着在锅中放入荠菜碎,倒入余下的水淀粉(30ml)勾芡。 6.烧煮片刻后调入余下的盐(1茶匙,5g)、鸡精和芝麻香油即可。 荠菜滑鸡片 ![]() 地道的上海风味菜,荠菜和山鸡的野味相映成趣,配合得天衣无缝。热腾腾地端上桌,白色的鸡片点缀在绿色的荠菜中,煞是好看,引得人胃口大开。 制作用料: 荠菜200g 鸡胸肉100g 香葱1棵 蛋清1只 黄酒15ml 盐5g 白胡椒粉3g 油30ml 水淀粉15ml 淀粉5g 芝麻香油10ml 高汤50ml 制作步骤: 1.山鸡胸肉片成0.2cm 厚的薄片放入碗中,加入绍兴黄酒、1/2 茶匙(2g)盐、蛋清、芝麻香油和干淀粉抓拌均匀。 2.荠菜择去黄叶和根部,用冷水反复浸泡清洗几次,洗去泥沙,沥干水分备用。香葱切末备用。 3.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洗净的荠菜汆烫1 分钟,捞出用凉水过凉,挤干水分后切成碎末。 4.中火加热炒锅中的油至4 成热,沿锅边滑入浆好的山鸡片,迅速用锅铲拨散,待所有鸡片变色随即盛出。 5.倒出锅中多余的油,只留少许底油,中火加热至5 成热时,放入香葱末煸炒出香味,加入荠菜末翻炒1分钟,注入高汤煮开后加入山鸡片翻炒均匀。调入盐和白胡椒粉搅匀,最后调入水淀粉勾芡即可。 |
|
来自: 春天书屋 > 《大厨-经典-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