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问题,对于初学GAAP的同学来讲,备受折磨。今天讲下递延所得税的精髓问题。 1、递延所得税是怎么产生的? 公司所得税(Income tax)是按照美国税法(Internal Revenue Code)的规定,计算出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然后再乘以税率求出来的。换句话讲,税法本身也给了企业一套会计核算体系。而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按照美国会计准则(GAAP)来进行编制,GAAP和IRC对于某些交易的确认不同,自然根据GAAP算出的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和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不同,这也就意味着根据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计算要交的税,和税法(IRC)算出要交的税金额不一致。那企业交税时听谁的呢?当时是税法(IRC),因为关系到政府的钱袋子。那财务报表怎么办呢?就想出来方法和会计科目调整就好了,这就是递延税产生的原因。 GAAP,会计确认方法是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 IRC,会计确认方法是对很多交易采取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 2、永久性差异(permanent differences)和暂时性差异(temporary differences)有什么区别? 上一个问题提到,是税法(IRC)和会计准则(GAAP)对待交易处理方式不同,才造成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和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有差异。差异又分为两种类型: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就是该交易永远只计入一方,要么计入税前会计利润(比如:各个州或市发行公债的免税利息收入,在GAAP下要确认,但IRC不确认),要么计入应纳税所得(比如dividends received deduction)。 (2)暂时性差异,就是该交易在两边都要确认,只不过确认的时间不一致。比如租金,GAAP要求租金对应的时间段过完后确认为收入,而IRC要求收到钱就确认收入,所以二者差异是暂时性的。 (3)永久性差异对应的交易只影响发生当期,而不影响未来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4)暂时性差异对应的交易会影响未来的税前会计利润。 因此,确切地说只有暂时性差异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怎么确认? 递延所得税资产:Deferred tax asset,简写为DTA, 递延所得税负债:Deferred tax liability,简写为DTL。 (1)资产的特征是会减少企业资源的流出,那么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会减少未来企业交的税。可是,税是政府强制征收的,企业怎么做到可以未来少交税呢?方法就是现在多交税。 哪些情况会使得企业现在多交税呢?税法上先确认收入,后确认费用即可。 1)导致提前计入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延迟计入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的收入或利得交易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DTA)。 比如:第一年年初,公司收到两年租金$10,000,所得税税率为40%。对于这笔交易,第一年期末,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要确认$5,000,而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要确认10,000。那么这笔交易就会产生DTA,DTA=(10,000-5,000)*40%=2,000,第一年期末,公司DTA 2,000 2)导致延迟计入应纳税所得,提前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的费用或损失交易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DTA)。 比如坏账费用,GAAP采用坏账计提法,销售的当期就要计提费用,而IRC要求实际发生坏账时才能确认,那么这笔交易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DTA)。 (2)负债的特征是增加企业资源的流出,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会增加企业未来要交的税,原因就是现在少交税了。 哪些情况会使得企业现在少交税呢?税法上晚确认收入,先确认费用即可。 1)导致延迟计入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提前计入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的收入或利得交易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比如分期付款销售法(installment sales)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2)导致提前计入应纳税所得(Taxable income),延迟计入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financial income)的费用或损失交易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比如折旧费用,当税法上采用的是加速折旧,会计准则下采用直线折旧法时,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4、如何求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 expense)? GAAP下要求的方法是资产负债表法(Balance Sheet Approach),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通过求解递延所得税资产(DTA)、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变化来算所得税费用的。 ΔDTA=End DTA - Beginning DTA ΔDTL=End DTL - Beginning DTL Income tax payable=Taxable income*tax rate,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率 (A)DTA 增加,DTL增加 DR: Income tax expense (4) DR: ΔDTA (2) CR: ΔDTL (3) CR: Income tax payable (1) 第一步先求应交所得税,用税法下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即可。 第二步和第三步顺序不重要,就是求出DTA、DTL的变化值。 有了其他三项,第四步所得税费用就可以求出来了。 (4)=(1)+(3)-(2) (B)DTA 增加,DTL减少 DR: Income tax expense (4) DR: ΔDTA (2) DR: ΔDTL (3) CR: Income tax payable (1) (4)=(1)-(2)-(3) (C)DTA 减少,DTL增加 DR: Income tax expense (4) CR: ΔDTA (2) CR: ΔDTL (3) CR: Income tax payable (1) (4)=(1)+(2)+(3) (D)DTA 减少,DTL减少 DR: Income tax expense (4) DR: ΔDTL (2) CR: ΔDTA (3) CR: Income tax payable (1) (4)=(1)+(3)-(2) 以上四种情况全面覆盖了所得税费用的情形。 5、题目展示 请先自己动手计算,然后再看解析。 题目1:A公司2017年的有关信息如下: 税法上允许的折旧超出会计折旧$40,000,而这$40,000的差异将在未来4年内等额转回。会计上将$20,000的预收租金递延确认,而该笔租金在2018年赚得。税前会计利润为$300,000。所有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求(1)计算2017年的应纳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和应交所得税(income tax payable)。 (2)计算2017年的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 expense)和递延所得税(deferred tax)。 (3)假设2018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25,000,计算2018年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 注:这个题目是《成功通过CMA》第二版(增补本)P88-89页题目,很多学员问过。 解析:税法上允许的折旧超出会计折旧,意思是费用先在应纳税所得里确认了,这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会计上将$20,000的预收租金递延确认,税法上要先确认,即在纳税所得里确认,这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题目又告诉了税前会计利润为300,000,那么应纳税所得=300,000-40,000+20,000=280,000。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率=280,000*40%=112,000 折旧产生的DTL=40,000*40%=16,000 租金产生的DTA=20,000*40%=8,000 对于2017年期初,题目没有讲存在DTL和DTA,故期初值都为0。 因此,ΔDTL=16,000-0=16,000,DTL增加了16,000;ΔDTA=8,000-0=8,000,DTA增加了8,000 借:所得税费用 ? 借:ΔDTA 8,000 贷:ΔDTL 16,000 贷:应交所得税 112,000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可以求出所得税费用为120,000。 (3)已知2018年的应纳税所得是325,000,到了2018年年底,租金在会计利润上已经确认,不存在递延了,因此和租金相关的DTA为零。而折旧的差异还剩下30,000,因此DTL=30,000*40%=12,000 应交所得税=325,000*40%=130,000 ΔDTA=0-8,000=-8,000,即DTA减少了8,000 ΔDTL=12,000-16,000=-4,000,即DTL减少了4,000 借:所得税费用? 借:ΔDTL 4,000 贷:ΔDTA 8,000 贷:应交所得税 130,000 因此所得税费用为134,000 小结: 1、递延所得税的起因 2、永久差异和暂时差异的区别 3、DTA、DTL的确认 4、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 expense)的求解 写得心力憔悴,深深感受到想法和语言之间有很深的鸿沟,为什么要写呢?很多年前的一个AICPA学员不知道从哪里找到我电话,问我还能帮她复习功课不,时间精力有限,我很为难。后来意识到,可以写些东西帮助更多的人。毕竟文字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给了很多人把握命运的机会。如果你要在美国想系统的学习这些内容,很大可能你付不起学费,其实在中国,也不一定能付得起学费,希望你能把握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