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中滋味

 太乙ocwfrzeutj 2018-12-01
  通常,当我们说“个中滋味”的时候说的是菜饭,但有时也是人生。

  人们对滋味的记忆,往往都是历久弥新的。因为对滋味的怀念和惦记,进而名留青史,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当属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道是,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说的是出远门,求侯爵,路途遥远,穿不好,睡不好倒在其次,关键是吃不到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了,那人生还有什麼滋味?於是张翰想了想觉得,算了吧,管他功名利禄归谁有,还是回家吃饭最重要。

  这个因为离不开家乡滋味,而抛弃名利、欣然返家的故事,也成读书人茶余饭后思考的滋味,能品出人生贵快意,也能品出人生苦短,何必为名繮利锁牵绊。

  但每个人对滋味的偏好,许多时候也是性格使然。喜辛辣的人,大多快意恩仇,性烈如火;喜甜腻的人,通常温润如玉,谦谦君子。那麼,喜臭的呢?

  湖南的臭豆腐,绍兴的黴苋菜梗,法国的蓝纹乳酪,瑞典的鲱鱼罐头。这些臭名远扬的食物,个个都有来历。

  传说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布衣,当和尚,当乞丐,有一日流落街头,饿的狠了,就捡到了别人丢弃的已经腐坏的豆腐,下锅油煎,遂成美味。后来甚至带入军中,饮酒吃臭豆腐,不亦快哉。

  再说绍兴黴苋菜梗,传闻起於吴越。吴国大胜越国,越国国贫民穷,无奈之下,百姓只好以野菜充饥。一老者,於山中得一人高的苋菜,茎叶都吃了精光,只剩下苋菜梗,煮不烂,烧不透,又不捨得扔,索性存於瓦罐。不料数日之后,瓦罐中,异香扑鼻,蒸而食之,滋味绝美,从此流传。

  不仅是我国,远在法兰西的蓝纹乳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称为乳酪之魂,也是多为喜臭者所爱的。蓝纹乳酪对诞生地要求苛刻,早在一四一一年,法国皇帝查理六世所制定的皇室宪章就规定:只有在康巴鲁天然石灰岩山洞内成熟的乳酪,才有资格被称为洛克福特乳酪,可谓是得到了官方认证。

  至臭者,恐怕得数瑞典的鲱鱼罐头了。据说,在瑞典,要打开一个发酵鲱鱼罐头,讲究颇多。首先,要通知邻居,注意避让,建议在露天使用。其次,鲱鱼罐头是不可带上飞机的,以免空中爆裂,遗臭万年。最后食用时,如果感到不适,需要通风,且做人工呼吸……

  对“奇臭无比”食物情有独锺的人,要麼是一身是胆,勇於挑战未知;要麼是初生牛犊,知其臭,但不知道究竟有多臭。再要麼就是,历经人间,擅长从闻起来臭的食物中,咂摸出丰富的味道,满足味蕾和身心。

  说到底,中西方对滋味的追求,谁也不亚於谁。

  中国菜讲究火候,靠的是眼力见,靠的是厨师的技艺和经验。火候一词儿,十分精妙,颇有玄学的意思。西餐的加热时间,温控,用的是计时器,温度计,用科学的方法讲究精确。

  说到底,双手,刀叉,筷子,都是进食的工具;鼻腔,舌尖儿,味蕾,都是探索滋味的入口。只要滋味还在记忆裏,许多人和事,就永远不会逝去。

  在这“个中滋味”裏,有童年,有家乡,有故人,有万种风情。现代化让许多城市都在无限趋同,只有两种东西仍旧在对抗着现代化的洪流:一种是方言,一种就是美食。我们接受变化,我们也守得住滋味。

  人间有万千风味,勇於去品尝,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