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热的七宗罪!

 翰香侬芳庭 2018-12-01

熊猫伊森

中医热的七宗罪

这些年来,追捧中医、学习中医,俨然已是一种时尚,渐渐有“全民皆中医”的趋势,最初只是中老年人看电视学,有了微信以后,中医养生文大行其道,大批中青年,甚至在校的学生们也都投入了“养生”的行列(至于玩笑式的“朋克养生”我就不讨论了)。

似乎浏览所有的媒体,我们都可以看到“虫草枸杞补阳”、“艾灸暖宫”、“金银花排毒”、乃至于“中医善治疑难百病”等令人振奋的中医复兴的希望语句。

然而在笔者多年以中医针灸医生行医的经历中,以及接待中医爱好者的过程中,我的一腔热血却逐渐从热到冷,对看似蓬勃的中医热潮很不乐观了。

我这些年教过太多“很喜欢”学中医的人了,然而我现在身边一个像样的学生也没有,搞得我好像教的水平很烂一样。但我偶然听说我的口碑特别好,说我教得很好,连老人家都能听得懂,可我如今还是这么“孤独”,我想问问是为什么?

如果说我是没本事教学生,那么这些年,出现了很多“工程”,很多“大师”,很多“书院”,但是能让圈内医生服气的,也数不出几个人来,那又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包括中医医生,包括爱好者和学中医的人,都走入了误区,甚至有越陷越深,走火入魔的趋势,现在这样的中医热潮,看起来是一个“虚热”!

我今天就想列个表,列举中医热潮的七宗罪,看看能不能给这虚热退退烧?

中医热的一宗罪:

夜郎自大,反对西医

很多人一接触到中医都会把西医贬低得不行,听了太多这种盲目自大的话,让我简直崩溃了!要知道,我身为中医,都没你们那么反对西医。我亲眼看到你们连一个简单的感冒都分不清是寒是热,在太阳还是在少阳,什么也没搞清楚就敢大胆说:我不吃西药,现在我发点烧就刮痧,就喝正柴胡。

结果如何?你心里清楚。

你们认为西医传入中国是靠转发锦鲤啊?还是靠颜值啊?人家有硬碰硬的实力好吗!在医院拍片子一眼就看得见的病灶,你有本事靠自己把脉把出来吗?吃下去就能睡着的安眠药,你有能力随便喊停,用自己的中药取代掉吗?告诉你们,不少朋友捧我,说我望闻问切的诊断蛮好,但我也常常漏诊、误诊;另外我也算满会治失眠的,治失手的人也多得很!

听话,你要不爱用西医那一套,就老老实实,勤勤恳恳钻研中医的医理、技术,放下跟另一种医学斗争的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好好去学!

最后当你真的能战胜一些疾病了,就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你毛糙的心也差不多磨平了,也不会跑去网上跟人搞什么中西医之争了!

中医热的二宗罪:

偏离常理,反常愚昧

我在很久以前,刚摸了一点还在中医大门边的知识时,就接触过那种所谓“油腻大叔”,他带着手串,讲着天干地支,气质严肃而高雅。我一开始以为碰到可以交流的高人了,结果此君一开口就是“夏天就要喝热开水,冬天就要吃冰激凌”。把我弄愣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这种人现在好像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他们一般有点身价,谁的话也不肯听,偏偏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我脾气非常好,把他们都介绍来我这里想请我疏导他们。

你们觉得我说什么好?

手动再见

ヾ( ̄▽ ̄)Bye~Bye~

记住,中医的基本立足点是教你顺应自然,设法过得轻松潇洒,不是教你跟自然规律作斗争!

你见过有谁斗赢大自然吗?

中医热的三宗罪:

无知无畏,胆大包天

很多人在学中医、接受中医治法的时候,竟然以为吃中药、针灸推拿都是无风险的,搞不坏的?

我真的很诧异,如果中药没有副作用,不就等于说中药对身体就像大米饭和白开水一样没有任何偏性吗?

任何医药都是有偏性的!都不可以不当地使用!一旦用错,会有很多不良的后果甚至可以致命。我们中医的经典《伤寒论》,常常在讲一段治疗方法讲完之后,附上各种各样误治的补救措施,可见自古以来,不擅长看病的,误治的医生就多得很,用错药把人弄坏,弄死的,比比皆是。以为中医误治不会害人?老虎不发威,你当它是HelloKitty吗?

至于针灸,不掌握其要领的人就给人扎针就更危险了。

知道吗?我国在宋元之间医学一度衰落,那时候像样的针灸医生估计没几个,以至于正儿八经的医书上都会写着:针灸很容易死人,还是吃点药比较稳。

我这么说了你们也不怕?那我举个栗子:某医院有个针灸老医生,做了一辈子临床。都临退休了,给人治个颈椎病,没想到误操作,一针刺到延髓里,病人死掉了。怎么样,这下你们觉得怕了吗?

怕是必须的!

对生命,对医学必须充满敬畏之心,手上捏着针的时候,心里要惕惕如履薄冰,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资格谈“我来为你治治看”!

而我平时用的针,都是刺手上、脚上,没有危险的部位,相对是风险很小的,不过我行医多年,也遇到过几个晕针的人,针后他们本来的疾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头痛头晕起来。

虽然这样的人不多,但每次发生,我都心里打鼓,好好告诫自己下次要更细心观察才行!

中医热的四宗罪:

拘泥古法,不懂现实

有一个传闻,某医生用某中药9克,一患者马上背起《伤寒论》的原文,说:这个方子书上写的是二两,按那个时代的计量就该用四五十克,你给我开9克能起效?

听起来真有道理,这么说来,这医生简直是庸医了。

但是同志们,你们知道吗?古人生活在什么环境,我们在什么环境?古人筋骨气血多强,我们多强?

我身为一个身体不算太好的八零后,自认为和我父母一辈体质相差甚远,而再往更古老的时代推导,在完全没有空调取暖、没有汽车代步、没有沙发倚靠、在没有雾霾、废气、农药、化工污水等污染的时代,更没有山珍海味奶茶可乐搅乱口腹的年代,古人比起我们普遍结实,疾病复杂程度也低得多。

越是生活质朴的时代,人没有别的可依靠,所以自身的抗性就越强,处方用量要够大才能起效;相对的时代越近,国力越差的时候用药越轻(人也随着国家衰弱而颠沛流离,身心脆弱)。

因此,当代的中药药物用量,在常规情况下用得轻是没有错的。处方用量的关键不在此文讨论之列。

同样,当代的针灸手法也要变得更轻,因为现在的人敏感得多,以至于我很多年来,都在使用管针进针以减少痛感。——毕竟我将心比心,自己也怕痛的。多年行医事实证明,轻刺激不输给强刺激。在这样的时代,针灸、推拿轻刺激,才是今后的趋势。

中医热的五宗罪:

语言巨人,行动矮子

在中医热起来的这些年里,我听很多人说:老师,我想跟你学,我想传承中医,想治病救人。

我听后满怀期待,仿如初恋,结果呢?

凡是一上来就这样说的人,几乎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从我的世界中消失,倒是只说“我就是想解决一点我胃痛的老毛病,你教我几个穴位吧”,这种人相对就比较忠诚而坚持得多,毕竟目标近而明确,不会找不着北。

我也不会责怪这些把话说得太大的人,这些年大家都变得很忙,每个人有自己的现实情况,我绝不会讥笑了事。

只是,凡是曾说过大话许过大愿,却长久不来找我的人,你们再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黄帝内经的十二经脉原文统统背下来以表示诚意!诚意这一关过了,我自然会以加倍的重视来教你!

中医热的六宗罪:

谈玄说道,不务正业

学中医当中的很多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迷信”倾向,包括我自己也时不时会有这毛病:我承认自己学过一些命理风水什么的。有的时候,我也迷信,傻不拉几地等待着命运的流转,有的时候,我也默默地祷告着神仙菩萨的保护。

然而我曾亲耳听到有一个跑偏得厉害的医生,打电话叫人“你这个病,画个符,画个符就好了”!

你说这™还是医生吗!?

我和你们多数人是一样的心理,尊敬和畏惧着眼睛所看不见的力量。

但是在此我想告诉你们一句:你如果想学中医,就要打破迷信,真正要建立的信仰是对于医术本身,是对于博大精深、行之有效的中医建立强大的信心。

更应当建立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去学习和实践而不后退!水平有所不及是太正常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治得不行,怎么办?检查思路有没有问题,没问题那就再来过啊!

中医热的七宗罪:

唯利是图,良心败坏

这一种是特别罪恶的,也是我最不高兴去讨论的。

如果一个中医医生,或者一个中医事业的经营者,他的用意不是为了他人的健康福祉,而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金钱,为了自己的私欲,如果在他笑容满面风度翩翩口若悬河的时候,他的这种用心不小心暴露出来给你们看见,你们还会信他吗?

对懵懵懂懂的你们,我要说一句,请擦亮你们的眼睛,必要时就以消费者的心态面对医生,理性去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千万不要掉到那种人的陷阱中去!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