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彩夹缬 千年传承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01

蓝夹缬是一种用木版印制花布的工艺,它与蓝蜡染、蓝扎染、蓝印花布并称我国民间四大蓝染技艺,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被列入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上午,一个蓝夹缬的巡回展,在市文化馆开幕,现场向市民展出100多件精美的夹缬织品,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本次展览的蓝夹缬,都是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的藏品和衍生品,现场100多件织染品,分五大类,包括彩色夹缬、蓝夹缬、扎染、蜡染以及蓝印花布系列。

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馆长王河生介绍,“夹缬”本指古代 朝廷 中染制出图案花样的丝织品,后来流传到民间,老百姓用两片纹样 对称 的雕板夹住棉织品进行染制,所以称“ 夹缬 ”,隋唐时期,这一古老技艺逐渐传入浙江温州一带,百姓们多以蓝草汁为染料,所以又称为“蓝夹缬”。

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当时彩色印染的夹缬价格昂贵,多为达官贵人使用,而老百姓们则多以蓝色为主。

而颇有意思的是,关于蓝夹缬的图案纹样,多以晚清至民国初期流行于当地的 永嘉昆曲 、 乱弹 、 京剧 等剧种的戏曲人物为主,与历史上以花鸟等吉祥纹为主的复色夹缬有很大区别。优秀的蓝夹缬花版艺师,往往是身兼民间戏班班主,他们对戏曲的痴迷和理解,是形成蓝夹缬纹样特征的重要原因,一件完整的蓝夹缬作品,同时也就是一出完整的戏曲故事。

现场,这些精美中透着朴素质感的蓝夹缬,勾起了不少老温州人的回忆......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18点百晓讲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