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超声的“犯罪”过程

 RG冷暖自知 2018-12-01

今晚小编就超声工作上容易被坑的点拿出来简单聊聊:

(喜欢这图,感觉现在的码字就是在记录小编的“犯罪”过程,🙈🙈🙈)


1,床边胸腔积液定位时,必需注意左侧有脾脏的存在,脾脏回声在床边机器上有时候可以显示为极低回声,易误诊为积液,这个时候可以借助CDFI进行判别。(床边超声机图像的质量真的是比较差)。


2,在探测到大量胸腔积液时,要关注心脏,养成顺手扫查心脏的习惯,避免大量心包积液,甚至是扩大的心脏,甚至心脏转位胸腔积液的误判(小编亲身经历过,后背看是大量胸腔积液,前面一看居然是一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扩大得难以置信的左房!!!现在想想穿刺下去抽液的后果都有凉嗖嗖的feel)。



3,浅表位置的皮下肿块,要注意探头加压,探测是否有血流信号。浅表血管瘤多数血流速度很慢,CDFI探测不到,探头加可增加血流速度,有利于检出血流信号。


4,肝硬化等肝脏损害性疾病时,尾状叶可以代偿性增大,容易误诊为肝脏肿块。


5,如果子宫是后位,做经腹超声检查时,容易把宫颈的屈曲处当成子宫肌瘤。一方面子宫屈曲处肌层增厚,另一方面因为屈曲处刚好在充盈的膀胱下方,容易出现伪像。(某些角度与切面真的特别相似,小编有过教训)


6,心脏左室长轴切面,右室前壁之前低回声的脂肪垫容易误诊为心包积液,两者回声特别相似,这个时候要动态观察收缩期与舒张期时低回声的变化情况。


7,宫腔内气体强回声带容易当成节育器回声,特别是做过妇科检查,打开过宫颈的。正常人宫腔一般是不会有气体的,打开宫颈等临床操作会使气体进入宫腔。


8,有一种肝脏,叫濑尾肝。就是肝左叶延伸至脾脏周边,这个时候要注意与脾周积液鉴别;特别是病人有外伤病史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注意点都放在寻找渗出积液上,很容易越看越像,结合病史,这个坑就跳进去了。


9,怀孕期间病人自诉阴道出血,当宫腔内积血机化形成血块时,早孕期容易误诊为葡萄胎(子宫体积增大,见一混合回声团块,呈杂乱的网格样),中晚孕时容易误诊为胎盘植入(特别有剖宫产病史的,看到胎盘下方见混杂异常回声,又出血又有剖宫产的,很容易被病史误导诊断为胎盘植入)。


10,正常的肾脏可以有分叶,一般以浅分叶多见,某些切面与肿块突出肾轮廓相似,容易误诊为肾脏肿物。其实只要留心到有这种可能就很容易鉴别,打上CDFI,观察血供是否是肾脏正常的分枝状血流即可。怕就怕没有留到这个心眼。


11,需要憋尿的检查,膀胱充盈必需适度;充盈过差切面显示不佳,容易误诊,充盈过度,容易因为出现镜面伪像而误诊。可以在膀胱后方见一巨大的囊性结构,容易误诊为盆腔巨大囊肿,实则为膀胱的镜面伪像。(影像学,对于伪像的认识特别重要,判别看到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如果有机会小编想努力从物理原理出发去弄懂各种复杂的伪像,不过感觉难度大大的)


12,当孕妇出现宫缩时,容易把宫缩造成的子宫局部肌层增厚误诊为子宫肌瘤;这个时候应该结合孕前或者早孕病史,并且连续观察大小,位置是否有变化。


13,明确胆囊切除病史的病人,在胆囊窝处出现胆囊回声,是由于胆囊管切除较短,长期代偿性增宽扩大形成囊状结构,称之为再生胆囊


14,明确没有胆囊切除病史的病人,在胆囊窝处找不到胆囊回声,要特别注意充满型胆囊结石,由于大量结石声影遮盖,容易把胆囊壁的强回声当成肠道气体回声。


15,明确脾脏切除病史,在脾窝看到低回声肿块回声,要特别注意有没有副脾代偿性增大可能。



对,你注意到啦,这文章没有图没有图没有图,确实遗憾呐。本来小编打算多花点时间拍点工作上的图像的。可是呢,小编今天突然接到通知,要暂别超声工作啦,并且“遥遥无归期”的feel,就没有时间找图,匆匆地纯码字了。亲们就自由发挥想象。如果以后有机会,小编心情好了,就把图给补上。最后祝福我们2017年good luc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