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用法之服药方法

 旷世奇药 2018-12-02

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今天,就主要讨论一下中药的服药方法。口服仍是临床应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效果不单单受到剂型的影响,还与服药的时间、次数、冷热等服药方法密切相关。

1.服药时间经常有患者会问:“这药饭前还是饭后吃好?”。所以,适时的服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具体的服药时间,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肠胃状况、病情的需求以及药物的特性来确定。

(1)空腹服:清晨空腹时,胃肠内没有食物,故所服药物能迅速发挥药效。所以,驱虫药、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均宜晨起空腹时服用。

(2)饭前服:饭前胃中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所以,补虚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宜在饭前服用。

(3)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消食药也适合在饭后服用,以利其发挥药效。

(4)睡前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以便安眠;缓下通便药宜在睡前服用,以便次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前服用,以便治疗梦遗滑精。

(5)定时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另外,慢性病也可定时服用。

(6)不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用。

2.服药方法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汤剂多宜温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特别是辛温解表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时,不仅要热服,还要服药后温覆取汗。热证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仍以温服为宜。在治疗真寒假热证时当热药凉服;治疗真热假寒证时当寒药热服。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分成小粒吞服,亦可嚼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3)散剂、粉剂:可加蜂蜜调和后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5)冲剂:宜用温开水冲服。

(6)糖浆剂:可直接吞服。

3.服药次数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1剂,每剂分2-3次服用。临床用药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浓煎药汁,少量频服。量小,药物对胃肠刺激小,不至于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药力较强的发汗药、清热药、泻下药时,因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要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热降、泻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因汗、清热、下太过而伤正气。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