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晟:一个无奈的救火队员(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庶民临风 2018-12-02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史料摘译——

原文:

晟每与贼战,必锦裘绣帽自表,指顾阵前。怀光望见,恶之,戒曰:“将务持重,岂宜自表襮,为贼饵哉!”晟曰:“昔在泾原,士颇相畏伏,欲令见之,夺其心尔。”——《新唐书·李晟传》

译文:

李晟每次与敌军作战,必定穿锦绣皮袍,戴绣花帽子,显露自己,在战阵前观察战况,指挥作战。李怀光看见了,不喜欢他这样做,教训他说:“主帅必须稳重,怎能暴露自己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呢?”李晟说:“我原先在泾原,敌人士兵都很怕我,想让他们看见我,乱他们的军心。”

1

他起自军伍,戎马一生;他锦裘督战,身先士卒。

他讨伐不臣,平定叛乱;他奔波疆场,四处救火。

如果不是碰到一个厌战的皇帝和拖后腿的宰相,他的功劳还会更辉煌,这或许就是武将的悲哀,这或许就是人生的无奈。

他就是唐朝中期名将、名列武庙七十二将的李晟(字良器)。

2

李晟的成名是一个传奇。

当时,李晟只是节度使王忠嗣部队中一个普通小兵,在一次进攻吐蕃的战斗中,吐蕃人利用地势坚守,仰攻的唐军伤亡很大。

眼看手下的军士一批批倒在进攻的道路上,王忠嗣大怒,召集军中善射的士兵,以箭术超强闻名的李晟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了在城头耀武扬威的吐蕃将领。

王忠嗣拍拍李晟的背,说了一句:“此万人敌也!”

远程狙击建奇功。

3

李晟的崛起是一系列实打实的战功。

攻打反叛的叠州羌人、连狂羌人,稳定边防战线,搭救被围的袍泽……

从小兵到列将,从列将到都将,一直到左羽林大将军、右金吾大将军,李晟一步一个台阶,一场一场战斗的积累。

李晟曾经在节度使李抱玉麾下任职,在解围灵州的战役中,李抱玉让李晟带五千兵马出征,李晟却说,堂堂正正的交战,五千人太少,用奇兵的话,五千人太多,目标太大。

结果,李晟只带了一千人出发,长途穿插,奇兵突袭,一举功成。

战事频仍显才华。

4

唐朝中期混乱的根源是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各路军阀依然林立,时不时叛乱,李晟则成为四处奔波的救火队员。

河北三大军区闹独立,李晟和另两位将领踏上平叛的征程。

叛军都不是善茬,平叛军也不够精诚团结,再加上边上还有心怀鬼胎的其他势力,平叛行动政治层面的意义和重要性要远大于军事层面。

李晟不是一个只会一门心思打仗的武夫,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弥合了三支平叛部队之间的裂缝。

平叛过程中,一位将领后方不稳,擅自分兵加强后方的防守,另一位将领认为这是消极的保存实力,打起退堂鼓。李晟苦口婆心百般劝解,终于让平叛军内部重新拧成一股绳。

很有政治委员的风范。

5

在取得一系列重要胜利之后,因为李晟重病,平叛军不得不暂时撤退,而李晟的威名保证了撤退进行得井然有序,叛军愣是不敢追击。

不久,首都长安又出事了。

一个名叫朱泚(cǐ)的将领发动兵变,占领了长安,赶走了皇帝,鸠占鹊巢,自立为帝。

李晟这个救火队员还没有扑灭河北的火头,又要转战陕西。

此事的局势更为复杂:身为友军的李怀光部养贼自重,迟迟不愿意发起攻击,还存了吞并其他部队的心思;叛军占领长安,李晟部队有很多军属都成了人质。

面对气焰嚣张的叛军,面对心思叵测的友军,兵力本来就不足的李晟头脑异常清醒,一一躲过李怀光的明枪暗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孤军状态下果断发起攻击。

李晟没有按部就班地进攻,而是不计其余直捣黄龙,追求速胜,这样叛军手里的人质就发挥不了作用。

在李晟部队一往无前地进攻下,叛军很快崩溃,长安被收复。

其疾如风,侵掠如火。

6

收复长安,唐德宗感慨万分,说:“上天生下李晟,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哪里是我一人的福气呢?”

在一系列的酬功升官之后,李晟主动请命再赴边关,整理边防。

还是救火队员的命。

有李晟在边防坐镇,吐蕃人被压得死死的,多次粉碎吐蕃人的进攻,还几乎生擒吐蕃大相尚结赞。

如果这时有皇帝和朝廷的支持,攻击吐蕃会取得不小的战果,但是唐德宗压根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反而害怕李晟做大,再加上吐蕃人的反间计,宰相张延赏的百般诋毁推后腿,即使李晟把儿子都送到长安做人质,还是被削减了兵权,只能徒呼奈何。

无奈的救火队员。

7

名将扎推出现一般都在一个王朝的创立时期,李晟出现的时代虽说是危机四伏,但远远不到打成一锅粥的混乱,因此才更为难得。

身为名将,不但要会打仗,更要有战略眼光。

吐蕃人在李晟的压力下多次求和,李晟却认为吐蕃人绝不可信,可信没人听他的,后来在唐朝和吐蕃会盟的现场,吐蕃人突然翻脸,当时的另一位名将浑瑊险些成了俘虏。浑瑊和李晟的差距就在战略眼光上。

在战术层面,李晟本身弓马娴熟就不说了,他在战术的选择上恰到好处,善于用奇兵,更难得的是身先士卒。

还是在收复长安的战役中,李晟每次上阵,必定锦裘督战,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一方面提振自己军队的士气,一方面用自己的威名震慑敌军。

8

李晟活了六十七岁,不算长寿,但作为一个军人,也算是得了善终。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建功立业,李晟的晚年多少应该有些郁闷吧。

我们中学教材有一篇课文《李愬雪夜入蔡州》,这个李愬就是李晟十五个儿子之一。

李晟的墓碑号称“三绝碑”,李晟“功绝”,撰写碑文的裴度“文绝”,执笔书写的柳公权“书绝”。

9

大嘴想说,如果李晟生在李世民的时代,应该会有更大的功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