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粘稠的人,一般会有5个表现,若你都不占,说明血管挺健康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8-12-02

血液粘稠属于一种血管疾病,又称为血稠。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各种不良习惯的影响,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很多人会出现血液粘稠的现象。
血液粘稠的人,一般会有5个表现,若你都不占,说明血管挺健康

表现一:晨起后思维混乱,头晕,会比较迟钝,通常到吃完早餐后,大脑才开始慢慢清醒。
表现二:嘴唇发紫,做一些体力活就会出现气喘,可能是血液粘稠伴有红细胞增多。
表现三:吃完午饭后感觉特别困,不休息的话整个下午都会无精打采。
表现四:蹲着干活感觉很费劲,而且容易出现气短、胸闷的症状,可能是肺部、心脏、大脑等缺氧、缺血。
表现五:视力一阵阵的模糊,变得比较差,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但与老花眼不同。


以上这5个表现,若你一个都没有,说明血管挺健康。
血液粘稠度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温度、季节、习惯的改变而变化。
45岁后,想预防血管疾病,谨记3样食物尽量别碰1、咸菜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欢吃咸菜,因为吃咸菜比较下饭,但是爱吃咸的人容易患高血压,会增加肾血管、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长期吃得太咸能够让人的血压增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血管,造成血管硬化,导致心肌梗死或者肾脏功能衰退。
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在4到6克左右,约小钥匙的量。
2、动物内脏比如肾、肝、肠、脑等动物内脏,含有很高的内脏脂肪以及胆固醇,过多食用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坏的”脂肪酸含量,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不过动物内脏中含有对身体好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如果没有血管疾病的人可以适量吃些动物内脏。
3、酒

有调查发现,少量饮用葡萄酒的病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比起不饮酒的人要低一些,因此,适量饮用葡萄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但喝酒是“弊多利少”,如果大量喝酒,很容易增加心绞痛、冠心病、脑出血、急性心梗的发病率。
诱发血管疾病不单单是喝酒的问题,还有喝酒的时候吃的大量鱼肉,过多的摄入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加重。
建议少量饮用红酒,葡萄酒每天不高于50克,而白酒或者啤酒的话最好不要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