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底子的灶庇间

 苏迷 2018-12-02

  阿坤

  苏州人老早日常烧饭做菜,在用燃气、煤炉之前,大多人家都用灶头。

  灶头用砖块砌成,大致由灶台、灶墙、灶眼、灶膛与烟囱管构成。从灶头大小分,有二眼灶、三眼灶之分,人少之家用二眼,人多之家用三眼。我家六七口人,用的是二眼灶。因为灶头大多设在靠墙的一隅,称之为灶屋头或灶庇间。

  老苏州人家的灶庇间,不像我们看到的著名画家颜文樑画的油画《厨房》那样宽绰和气派,那是大户人家的大厨房,或称后厨房,寻常人家的厨房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前不久,我去乡镇游玩,中午在农家乐就餐,老板娘上饭时,特地介绍此米饭是用柴火在灶头上烧出来的,吃口果然不错。这使笔者一下子想起了自家屋里以前的灶头旧事。

  我记得,我家的灶庇间,是在天井旁的一隅,也有四五米大小,除有一个灶头外,还利用天井的狭小隔弄堆放稻柴。我家贫困,从灶头上的饰画也能看出几分。在我家的灶头上,也画有一些图案,至于画的什么,已记不清了,反正不是那种戏文的彩绘,而是墨画,画上几笔最简单不过的香兰蕙草。还记得,在灶台的高处有一个灶王爷的神龛。在灶面上置口铁锅,一口烧饭,一口做菜。两只镬子之间,还窝有一只如哈密瓜形状的汤罐。汤罐里盛上水,因只是利用灶膛里的余热,决不能把水煮沸,至多只是五六十摄氏度热,尽管有的人家会喝这种温吞水,但我从来不喜欢喝,总觉得它有一股淡淡的烟火味,我只是在早晚时用它来洗个脸烫个脚而已。灶墙上有几个空格,用来放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瓶瓶罐罐,便于取用。

  至今我仍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七八岁时,就能帮着母亲在灶膛里烧火了。每天放学回家,做毕功课,正好母亲开始烧菜做饭,这时,我就会帮着母亲去烧火。那时烧火用的柴料,主要是稻草。巷子里经常可见市郊农民挑着大捆的稻草走街串巷叫卖,只要你招呼一声,就可以帮你挑进屋子里。烧火,首先要学会绾草把,说来也很简单,先从柴堆中拿下一小捆,放在脚跟前,从中取出一小把,边拧边弯成类似烧熟的虾状,在末梢处分成两股,一股在上,一股在下,再拧上几下后将它塞紧,一个像样的稻草把就绾好了。稻草把送进灶膛也有讲究,要待一个烧得将尽未尽时,再添上一个。如果烧尽了去添,就会“隔火”,饭会夹生;要是一个没有烧尽又去添一个,不仅盖住了旺火,也浪费了稻柴,会遭到我母亲的呵斥。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要拍一张毕业照,我家里贫穷,一时拿不出拍照的两角几分钱。那天我放学回家,母亲正坐在灶膛前烧火做饭,我把这事说了,母亲一脸愁容。灶膛里忽闪的火光,映照着她枯瘦的脸庞和身姿,如同一幅重彩的油画,那个场景我至今难忘。后来,母亲拿出了所有零钱,还差了几分钱。实在没有办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观前街的大华照相馆,把事情经过说了。我至今还感谢这位照相师傅,宽容地给我拍了照。这张毕业照,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苦涩记忆。

  在当时的苏州,除了多数人家设有灶头,还有一些人家,因住房狭小腾不出空间,也有的是外地人刚到苏州落脚,居住条件较差,无有灶头,于是就用行灶烧饭做菜。所谓行灶,就是可以任意搬动和放置的灶头,那是一种用广口的缸或甏制成的灶具,下部开有一两个巴掌大的口子,用于进柴,上面支一个铁镬,就可以起火烧饭炒菜了。

  自从煤炉开始流行,苏州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灶头行灶渐渐式微,后来没有几年,许多人家渐渐拆除了灶头。我家把灶庇间拆去后,经过一番装修,成了一个舒适的房间。时下,城乡人早已普遍用上了煤气、液化气灶或电磁炉,灶头行灶即使在农村也难得一见了。倒是不少的农家乐,为了迎合游客的怀旧喜好,还保留或者新砌了灶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