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银行神秘杀人事件:16名职工排队喝下毒药,凶手至今未抓获!

 图说历史 2018-12-02

1948年东京帝国银行内,发生了一起神秘杀人事件:16名银行职员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乖乖的站成一队,喝下抢劫犯准备好的氰化钾毒药。凶手从容的抢走18万日元扬长而去,至今未被抓获。由于这起案件漏洞太多,就连警方也无法自圆其说,成为日本著名的“未解决杀人事件”。


1948年1月26日下午3点05分,银行已经关闭了正门准备下班,经理吉田武次郎等16名员工正在埋头整理一天的票据。就在这时,一名男子从员工通道走了进来。此人身着西服,戴着“东京都防疫班”臂章 ,递给吉田一张名片,称自己是医学博士山口二郎。看到众人不解,他不慌不忙的说道:“附近发生了集体性赤痢中毒,占领军司令部让我来调查,我发现曾有一个患者来过这里。为了安全起见,消毒班一会过来消毒,现在我给你们发一下防疫药。”


凶手使用过的名片

当时的日本处于美军占领之下,占领军司令部的话,那就是绝对权威,比天皇的话都管用,众人也就没有怀疑。这人拎出小箱子,向大家介绍:“防疫药共有2种,由于药效很强,触碰牙齿可能会有疼痛感,所以要一口吞。过一分钟后再吃第二种药,可以缓解不适”。说完之后,他自己还亲自做了示范,众人看他自己也吃了,更没有怀疑药会有问题。


幸存者还原案发现场

据幸存者描述,喝下第一种药之后“舌头辣辣的,就像喝了一大口威士忌”,还有的说“药里有点汽油味,喝完就感觉胸闷气喘”。为了缓解这种不适的感觉,众人纷纷喝下第二种药。几分钟之后,16人纷纷倒地,一名女职员挣扎着爬出去求救。但是等警察赶来之后,凶手早已没了踪迹。16名受害者中有12位不治身亡,银行则损失了18万日元。


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凶手对剧毒药品十分了解,能够利用最小的剂量发挥出最大的毒效,而且对发作时间把握相当精确。所谓“第二种药”其实就是水,让职员等待一分钟,是为了防止他们乱跑。而这一分钟,足够让氰化钾发挥毒效。


遗留下的罪证

专案组迅速缩小搜查范围,把三类人作为重点对象:一是在防疫机构工作的职员、药剂师;二是熟悉银行内部的相关人士;三是曾在军队特务机构服役的人员,尤其是731部队的作为重点怀疑对象。但是搜来搜去查了大半年,结果抓了一个画家。


这个画家叫平泽贞通,在当时的日本很有名。之所以抓他,是因为幸存者说他“长得和罪犯很像”,而且有13万4千元的巨款来源不明。最终,警察认为他就是罪犯,将他判处死刑。但是民间反对声音强烈,平泽一直没被处死,之后在监狱里整整度过了39年,直到1987年5月,95岁的平泽在监狱病逝,临时之时还在说自己是冤枉的。


很多人也认为他是被冤枉的,第一,因为平泽只是一个画家,对氰化钾这种毒物从没有使用经历,而这种毒物在当时,只能军队里能搞到。第二,平泽还有严重的健忘症,受审时的罪证很多都是被警察诱供的。第三,平泽有不在场证据,但因为证人是自己的亲人不被承认。第四,所谓的不明收入,其实是他画春宫图的收益,这也是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证据。可是买他画的人担心自己的名誉,没有一个肯出来作证,这个线索也断了。


日本推理小说巨匠松本清张认为,凶手一定是731部队的人,而平泽只是背了黑锅。至于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不得而知了。而这起案件的真相,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