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太人的两种神思维:死记七不买三不卖,你将赚到怀疑人生!

 Genjo_s 2018-12-03

古时,江州有一个财主,叫金仁,家有良田千亩,金银无数,为江州首富。

金仁心黑手辣,横行乡里,老百姓无不对他恨之入骨。有个年轻的书生,叫吴志,早就立下誓言:“如果我能为判使官,必先惩金仁,以平民愤。”没想几年后,这个吴志果然高中,当上了判使官,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就是拿金仁开刀。

金仁对吴志此举早有耳闻,知道这下没自己好果子吃了,于是见了吴志就跪倒在地,磕头讨饶:“求大人饶恕,小的有罪,小的罪该万死!”

吴志瞥一眼金仁,说:“既然你说有罪,那好,你把自己的罪行从实招来,以求得本官宽大。”

金仁一听连连叩头:“小的愿招,愿招。”他于是便从头说起,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自己做了什么坏事,一件一件,说得清清楚楚。

可金仁说得越清楚,吴志心里却越疑惑:哪有贼会如此不打自招的?看来其中必有文章。他朝金仁一瞪眼:“你的交代可有诈?”

金仁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小的不敢。请大人明察,明察!”

吴志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先回去,把刚才说的这些罪行写来给我看看。”说罢,他将金仁放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吴志起床,发现自己书房案上放有一帖,上写:钱三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

吴志一看大怒,立即召来金仁,训斥道:“你明明罪不能赦,居然还想收买本官?”

他喝令手下:“来人呀,给我将他重打五十大板!让他快快交出罪状来!”

可没想,如此过后,第二天早上,吴志在书房案上又发现一帖,一看,上面还是那几句话,只不过钱从三万变成了五万:钱五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

吴志此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姓金的家伙真是吃了豹子胆了,竟敢一而再地收买本官。他一声喝令,让传下话去,限金仁两天之内把所有罪行都交代清楚,否则绝不轻饶。

可让吴志万万料想不到的是,第三天早上,他书房案上照旧放着一帖,钱从五万变成了十万:钱十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吴志看完帖却脸色大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浑身发抖,额上直冒冷汗。他长叹一声,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而后便把这十万贯收了起来。

夫人见他这么做大惑不解,问他:“老爷,你既然恨透了这个姓金的,发誓若当上判使官,必先办了他,怎么如今有了办他的机会,却反而无声息了呢?前两次他给你送钱,你都怒而不收,可今日却见钱色变,如大病在身,这究竟是为何原因呀?”

吴志朝夫人摆摆手,一声长叹:“夫人,你有所不知,三万、五万贯一般,但若是上了十万,这钱便能通神了,这时候我若不收,那姓金的便会用这钱去买通上官,到那时我命将休矣……”

时过境迁,“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影响力依然经久不衰。但钱多一定通神吗?不见得,健康、快乐、感情……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是无法拿金钱来衡量的。现代社会流行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如何树立健康的金钱观,不仅需要社会的舆论导向,也需要每一个人的自觉自省。

三条格言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智者始,愚者终”。

在投资中,每个趋势到最后都会走向极端。当A股2000 点时,投资A股的人是在做正确的事。但是随着股票上涨,其他人也被吸引来买,越买越多,越买越兴奋,还用杠杆买。但后来在5000点买入的人就遭殃了。这告诉我们,如果你在趋势早期行动,在正确的时机和合适的价格出手,你就能安全地取得良好收益。如果你在趋势末期行动,不管时机和价格,你可能会遇上大麻烦。

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六英尺高的人可能淹死在平均五尺深的小河里。”

和现实生活一样,我们做投资,不能只追求平均概率,而必须每天都存活下来。因此,我们构建的投资组合必须要能经受得起最恶劣的考验。我们对投资的管理必须要很专业、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有很强的保守意识,这样我们就能度过艰难的时光。好日子容易过,日子好的时候,活下来并不难,这时候其实大家过得都很好。难的是谁能度过艰难的时光,那些投资组合过于激进,那些杠杆过高的人挨不过艰难时刻,六英尺高的人却淹死了,说的就是这些人。

最后,第三条格言,“过于超前与做错,两者很难区分。”

正如前面所说的,投资面对的是未来,在投资领域,做正确的事情很困难,始终在正确的时点做正确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所选的时机也可能并不完全精准。我们可能希望能够早点行动(意指在A股5000点),因为如果卖得过晚,你就会陷入麻烦。所以你希望自己早一些卖出,但是如果你卖得太早,在一段时间里,看起来就像是做错了。当A股达到4000点时,有些人说不行,太危险了,得离场了。告诉你吧,从4000点到5000点,离场的人看起来错了,他们自己也觉得错了,他们可能很后悔在4000点离场,只能看着别人一路赚钱到5000点。他们觉得错了,其实是对的,只是过于超前。

所以,我们对时机的把握永远都不可能准确无误。你必须有勇气、有信念,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理由,最后事实终将证明你的行动是理智的。我自己就必须有勇气。我买价格正在下跌的东西,我买是因为便宜,是因为跌了,我喜欢,我就买了。它会继续下跌。我必须要很自信,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不能因为继续跌,就卖了。所以你要牢记,在事实最终证明你是正确的之前,是过于超前,还是做错了,两者很难区分。

股票七不买:

第一、放天量过后的个股坚决不买。放天量一般是市场主力开始逃离的信号。

第二、暴涨过的个股坚决不买。

第三、大除权个股坚决不买。

第四、有大问题的个股坚决不买。

第五、长期盘整的个股坚决不买。

第六、利好公开的股票坚决不买。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消息,绝对不是好消息;谁都知道的利空,绝对不是利空;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第七、基金重仓的个股坚决不买。因为基金账户不能隐瞒,一季度公布一次。基金不坐庄,有盈利就跑。当然这个理论有时间性,在熊市里面最明显。

股票三不卖:

“三不卖口诀”之一:三军会师,看好后市。所谓“三军会师”,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条移动平均线,从高位向下运动到低位后,抬头向上,而且回合在一起。

“三不卖口诀”之二:双管齐下,持股不怕。“双管齐下”,是由两条并列的长下影小实体的图线组成的图形。股价下跌到低位后,如果连续出现条长下影,小实体,且下影线的最低点较为接近时,就称为“双管齐下”。

“三不卖口诀”之三:五阳上阵,股价弹升。“五阳上阵”,是指股价跌到低位后连续出现的五条小阳线的走势形态。这五条阳线,像五位将军,整装待发,以便攻城夺地,取代“空军”,表明后市将是多方的天下。

交易赢钱的奥秘就是只做十拿九稳的事情确定性法则

有一个令无数交易者魂牵梦绕的字眼,叫“成功”;有一个令万千追梦人日思夜想的目标,叫“致富”;有一个令芸芸众生汲汲以求而往往终生不可得的境界,叫“自 由”。何谓“成功”?不同行业、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对于金融交易者来说,成功就等同于“致富”加“自由”大约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在交 易者看来,致富可以导致财务自由,而财务自由意味着可以免除体力劳苦的自由与免除脑力劳苦的自由。虽然财务自由并不完全等同于也不必然推导出终极意义上的 精神自由,但至少可以解决我们一生之中99%的烦恼。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获致成功?掌握交易技术、提高交易水平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还不 够;成功地从事交易还必须恪守交易法则、执行正确的交易策略,且需深层次的交易哲学和心理学的支持与配合。实践证明,我们应该设法提高胜率、扩大战果、保 住盈利,通过兢兢业业地稳步积累从而在交易市场上站稳脚跟,而不是妄想通过孤注一掷达到快速致富的目的。欲速则不达,这是万古不易的真理;而持续稳定盈 利,则是金融交易的最高境界。

鉴于此,我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两条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交易法则确定性法则与稳健性法则,作为护佑交易者达致持续稳定盈利境界的两大法宝。

确定性法则没有绝对把握不动手 关于“确定性法则”,我把它概括为一句易懂易记的通俗的话,叫做“永远只做十拿九稳的事情”,或“没有绝对把握不动手”。

“绝对把握”究竟是多大把握因人而异,这是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字眼在交易市场上固然没有百分百保证赢利那回事,我所说的“绝对把握”只是个人的一种感觉,这显然 需要过硬的交易技术和长期实战经验的积累。不同的交易者其“绝对把握”价值不同,差异之大有如天壤之别。市场才是唯一的客观事实,作为一名交易者对行情的 判断必须尽量贴近这一客观事实;两者的吻合程度越高,交易者得到的报偿就越大。显而易见,所谓的“高手”首先是指那些判断行情正确率较高的人。当然,判断 正确是一回事,执行正确是另一回事,这里我们先讨论前者。

不管哪一个交易者,只要他掌握了正确的交易技术,且具备丰富的交易经验,肯定会对 行情有一种“感觉”,有时候这种感觉非常强烈,就形成了前面所谓的“绝对把握”,而有时候这种感觉又是模糊不清的。无论是谁,只要行情的性质是无趋势的, 他都不可能有太大作为;而一旦出现趋势行情,高手和低手的分野立判。高手都是靠趋势吃饭的,他对行情的感觉和判断本质上就是对多空力量强弱对比的感觉和判断。

反映在K线图上,就体现为对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易月的K线形态的预测或者更简单的说,是对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 易月将收阳线还是将收阴线的一种“猜测”。不要对“预测”或“猜测”这样看似不太严谨的字眼有排斥感,一个人,无论他宣称自己的哲学素养多么高深,只要他 还是人类,他就无法做到不去“预测”;趋吉避凶本来就是人类无法摆脱且事实上无害的本能之一。实践证明,“猜中”或“大致上猜中”行情的发展虽然困难但却 是可行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疑具备了一项价值连城的本领,虽然这项本领还不足以保证他成为富豪。

相信每一位交易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一 天拿起计算器,启用对数运算,假定自己的起始资本为1万元,每年盈利率50%,计算者惊奇地发现,只需12年的时间,这笔钱就将变为100万元大大短于他 原先的估计;哪怕最不济的,每年盈利率30%,那么也仅需18年,这笔钱就将变为100万元。这个数字游戏还可以更加宏伟一些:假定自己的起始资本是10 万元,每年盈利率50%,那么只需17年之后,这笔钱就将变为1亿元!

哪怕最不济的,每年盈利率30%,那么也只需27年之后,这笔钱就将变为1亿元!而 且从我们的实战经验来看,每年盈利50%似乎并不困难,30%则“完全可以达到”,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合情合理、有着严谨的数学逻辑支持的“复利之梦”为 什么从来就没有变为现实呢?

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是交易的亏损,是资金的倒退,严重削弱了“复利”的原子弹威力,并最终把原子弹变成了一枚 “哑弹”。但凡具备十年以上交易经验的交易者,哪个没有一点心得?之所以还在不断赔钱,往往恰恰就是因为违背了“确定性法则”即在不适合交易的时候管不住 自己的手,做了大量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可以作证,只要我在实战中违背“确定性法则”,即从事那些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一定会发生亏损,从不例外。每一次 的亏损,都会导致资产的倒退。而倒退,恰恰就是复利的大敌。“复利增长”固然是原子弹性质的,但是亏损造成的倒退同样是原子弹性质的。就这样,那些看似漫 不经心、可有可无的交易最终把“复利增长”这样一个看上去简单的事实渐渐变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由此可见,比较准确地“猜中”甚至“连续猜中”行情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在不太有把握的情况下克制住自己“强行交易”的冲动!所谓“强行交易”,就是明知道没有绝对把握,交易时机欠佳,却偏偏去赌一把运气。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有盈利的机会要交易,没有盈利的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交易”。时间就是金钱,勤劳总能致富,作为一名交易者怎么可以闲着?闲着怎么能够盈利?这类交易者太急于致富,哪怕让资金空闲一分钟对他来说都会产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的罪恶感。对他们来说,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分秒必争,绝不 让资金闲置,并且一定要把最后的一兵一卒都投入战斗,以期发挥最大功效,美其名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类交易者显然没有理解金融交易这行与其它行业 的不同之处。在这行,“勤劳”并不意味着“收获”。“勤奋研究”可以,但那是就脑力付出而言的,绝不是指勤动手。实践证明:动手越勤、效果越差、距离成功的目标越远。

作为一名交易者,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一定要在看清楚、看明白了行情的方向和节奏,就像感受到交易品种的呼吸和心跳那样看得 清楚明白,有了“绝对把握”的感觉时才动手!永远不为那些失去的“机会”而后悔,坚持只做高胜算的交易,决不轻易向市场低头以委曲求全……只要你长期坚持 这样做,其余时间置身场外,袖手旁观,你的交易绩效一定会大为提高!当然,一直这么做下去是枯燥的,你会因此丧失许多的交易“乐趣”。但从长期来看,账户 市值的变化将证明这么做是值得的。确定性法则不只对新手有用,对减少那些“交易狂”型老手的交易次数,抑制其频繁交易的冲动也有莫大的帮助。

决定交易成败的细节性问题有很多,许多方面你都做好做对了,但是哪怕只有一个方面没做好就会招致失败,所以才有人感叹运气的重要性。须 知:总有一个错误在前边等着你!我们无法做到不犯错误,只能尽量少犯错误,以及在错误发生的时候尽量把损失局限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恪守只在市道符合自己 的进场条件时进场,是成为交易赢家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真正考验一个人的自律功夫。

想想看,除非有绝对的把握否则坚决不动手,这需要怎样的意 志力?从中也可以看出,金融交易事实上是一项乏味的工作。但是为了成功,你必须愿意付出。坚持赚属于自己的钱,赚自己看得懂的钱,对自己看不明白、没有绝 对把握的机会学会放弃,或许可以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市场里活得长久一点。赚到财富靠个人的本事,抵制诱惑、放弃似是而非的“机会”则靠的是个人的修行。 在我看来,交易就是关于“时机”的艺术,再怎么看好或喜欢的的品种,时机不成熟、火候不到,就要要坚决抵制住“行动”的诱惑……呵呵,话说起来斩钉截铁, 事实上我也不能完全做到。

当对目标品种盯盘太久之后,会不自觉地降低标准、迁就市场、放弃原则,稀里糊涂地就进行了一场“先战后求胜”的劣 质交易。人管不住手痒是因为闲不住、怕寂寞造成的。任何时候任何人,他的交易质量必定和交易数量成反比,交易数量的上升必然导致交易质量的下降。在我看 来,交易只有确定性交易和不确定性交易之分,没有投资和投机之分。确定性是相对的,它既存在于短线交易,也存在于中长线交易之中。

说白了, 它的本质就是短线交易中的“一击必中”之术,和中长线交易中的“十拿九稳赢定了”的功夫。这些确定性盈利机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是大量存在的,有经验的交易 者都不会否认这一点。但究竟何种情况下具备盈利的确定性,即便是真正的市场赢家也说不上来个所以然。不是出于保守技术秘密的需要,而是如佛家所言:一切都 是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语言的局限性导致它无法表达真意,说出来的都是第二性,是真理的影像而非真理本身!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用心领会。我相信,真正 伟大的交易技巧是无法传授的。

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得愈久,就愈是深刻地体会到:金融交易,是世界上最艰难、最精细、最凶险的行业。如 果赶上了“好时候”,赚大钱轻而易举;但是长期下来,多数人为什么亏损?老手乃至高手又为什么会死(当然新手死得更难看)?其实答案很简单,但是很少人能 够做到:人们闲不住,做了大量无任何意义的劣质交易!正是这种“勤劳”,这些劣质交易,不但把盈利赔光赔净,还倒贴老本;欠债的融资透支的,甚至会陷入万 劫不复的深渊。

预期坏结果往往容易印证的困境:你认为它有多坏的结果,往往有多坏;认为它有多好,往往不一定是那样

你小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做错了一件事情,越害怕被大人知道,往往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也就是唯独预期坏的结果能为之印证,其概率远远大于好的结果的预期。

例如寻找一个丢失的东西,你开始猜在甲、乙、丙、丁、戊5个地方之一,你寻找的顺序无论如何,极有可能在最后一处找到。假如,你买了一支股票,从市场状态又到上市公司经营的基本面,现在每股20元价位买入,预期它可能在一年内会上升到40元;如果你买入了另一支股票,发现不对劲,并害怕它会从现在的30元下跌到10元以下吧,“应该不会”!它的行业发展还不错。而后来呢,你发现那一次预想上涨的股票根本没有上涨到40元,而从来也没有超过28元;而害怕下跌到10元以下的那只股票,果真没有卖出,竟然下跌到8元钱。

当然出现这种困境的结果与我们人类的贪婪性作祟有关,由于人们在预想好的结果时,贪婪过度就会出现幻想、幻觉,致使本来适度现实的目标结果远远超过实际的结果。因此,认为它有多好的结果,往往不会达到预期目标。如一支股票现价10元,其本身的价值与结果预期应该上升到15元,随着它的价值回归与股价上升,持有这支股票者受贪婪性影响,又准认为它还会上升到30元、40元,其结果在大多数散户疯狂的追逐中,主力资金已获利派发筹码,股价根本没有达到大多数人的预期,它就开始下跌,并套牢了一大批股民。

相反,如果你30元买入了一支股票并感觉追涨的时候买入价格好像有点高时,往往就是买在了最高价。股票果然下跌后,又认为不会下跌到十几元吧,它的题材那么新颖,但最终结果就是那样。因为人类心理贪婪性的相对面就是遇到要被处罚的侥幸性。如大多数杀人犯作出其行为之前都认为不会被别人发现,其结果又是绝大多数在劫难逃。

若持有了一支股票睡卧不安,而且非常害怕要发生某种情况,反而已经注定它会发生,所以你就要小心,最好赶快远离它。一旦怀疑刚才的决定对不对,一般不会有好结果。而这个“怀疑”就是答案,你自己决定取舍吧!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更是如此,你一旦怀疑某件事或某个事实时,绝大多数怀疑是对的!

伯纳德·巴鲁克的十句经典投资心得

1.我能躲过灾难,是因为我每次都抛得过早。

2.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3.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谁要是说自己总能够抄底逃顶,那准是在撒谎。

5.别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确,如果犯了错,越快止损越好。

6.谁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遥,才赚得最自在。

7.他们不是被市场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

8.作为投资者,肯定有些股票会让人赔得刻骨铭心。

9.一个人必须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响市场时的相互作用。

10.对任何给你内幕消息的人士,无论是理发师、美容师还是餐馆跑堂的,都要小心

平时闲暇之余与股友们交流学习“双龙战法”“飞天战法”“资金新高战法”等实战投资技巧,有兴趣自愿学习的股友欢迎找我交流学习,定当鼎力相助。与人交,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