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长名师这样炼成!国内外大咖专家组团,三大培养计划打造沪上高水平教育教学团队

 晃晃悠悠w4043g 2018-12-04

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可或缺。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团队,也是整体推进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名校长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为上海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方成长的沃土。


12月3日,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第四期“双名工程”)推进会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举行。


在总结前三期“双名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第四期“双名工程”进一步“发力”。


第四期“双名工程”建设周期三年,聘请了一支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大咖专家导师团,打造三大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讲台上的名师”和“卓越校长”队伍,用优秀的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大咖导师团助力名校长名师成长


据介绍,第四期“双名工程”建立了部门协作、专业指导、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


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下,相关职能处室协同华师大等高校及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市教育学会、教师学研究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参与,汇聚国际国内一流教育专家与上海教育功臣等共同培育适应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师人才梯队。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讲话(李立基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部部长安达烈斯·斯莱歇尔发言(李立基摄)


第四期“双名工程”的专家团名单可谓大咖云集,其中就包括“PISA之父”、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部部长安达烈斯·斯莱歇尔,荣获“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的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巡视员、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等国内外教育领域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以及一批德高望重的名校长。


会上,于漪、尹后庆等教育专家接受了聘书,成为第四期双名工程的专家团成员(李立基摄)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队伍?



在推进会现场,“PISA之父”、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部部长安达烈斯·斯莱歇尔向在场的校长、教师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进一步提炼“人”的属性。“如今,世界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打赏你,我们要给孩子的是一个‘指南针’,让他们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学会为未来而思考。” 安达烈斯·斯莱歇尔表示,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应该从“筛选人”转向“发展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打造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关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巡视员、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概括为“超越传递,走向探究”八个字,“未来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合作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的过程。” 尹后庆表示,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研究能力,要成为学生的研究者,持续理解每个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走进孩子的心灵,并在孩子的世界里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大计划打造高水平队伍


第四期“双名工程”针对不同梯队的培养对象,设置了三项培养计划。


其中,“高峰计划”培育教育家型领军人才,旨在凝练科学的教育思想、攻坚现代化基础教育难题和创生海派教育家群像。 


“攻关计划”打造市级高水平教育教学/管理团队,旨在个体经验炼制、集体知识共建、团队成果推广 。


“种子计划”培养区域骨干团队,旨在聚焦实践问题,实现团队合作,培育专业自觉。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