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西厢记》张生追莺莺的成功之道

 过往邮客 2018-12-04
原创: 杜明明 方寸邮缘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讲述了书生张生(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一位忠厚老实甚至带些傻气的书生,但是他在追求崔莺莺(图1)的时候,却化身为一位机灵的君子,他表现自信,巧妙利用人情等资源化解危机,通过对爱情目标的不懈追求最终获得芳心,下面就为您解读一下他的爱情成功之道。


对象明确,锁定目标



崔相国去世后,崔老夫人与女儿一起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便将灵柩寄于山西永济蒲州城东门外的普救寺(图2)内。



正巧张生往京师求进,路过此处,也进寺一游。张生第一次在寺里偶遇莺莺时,便被她一闪而过的“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的容姿所吸引,这种“惊艳”很美(图3),但一般而言,一见钟情最终修成正果的成功率并不太高。不过,张生并非“一般人”,在追求真爱这件事上,他表现得胸有成竹。首先,他故意惹怒长老,探得“老夫人治家严肃,内外并无一个男子出入”,确定了莺莺尚未婚配。接下去,见红娘,张生自报家门,话语虽仓促,但快而不乱,分明是精心准备的,他的目的是想通过红娘的传话,间接引起莺莺的好奇心。



之后是进一步明确目标。莺莺每夜到花园内烧香(图4),张生就在太湖石畔等待,饱看一会。但漆黑夜下很难看清楚莺莺的容貌细节,张生便继续寻找下次机会。而下次机会的到来,却是在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奠法事上,当老夫人领着莺莺走来,莺莺立刻成为整个佛殿关注的焦点,这时候张生才真切仔细地把“梦中情人”看了个透。


观察对象的德行,抓住天赐良缘


当两人相识后,莺莺考察张生的同时,张生也在时时考察莺莺的德行。张生发现莺莺在“匪惊”袭来时,表现得临危不乱,从容淡定,甚至自己愿为他人而舍生取义。此情此景感动了张生。


随后莺莺献出一计:“不捡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兵,扫荡妖氛;倒赔家门,愿意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无计可施,只得应允。此时张生觉得这简直就是天赐良缘,于抓住时机,鼓掌上前,对老夫人道:“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一则抓住爱情的良机,二则也展现自己的谋略。


善于交友,识人用人


张生善于交友,慧眼识人。他从小就结交的杜确,是他的同郡同学,两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杜确后来弃文就武,当年武举及第,官拜征西大将军,正授管军元帅,统领十万之众镇守蒲关。张生识人用人。杜将军虽说将受命于君,本不宜兴师动众,但见张生书信,忆昔日联床风雨,不忘旧交之情,敢于“君命有所不受”,兴一旅之师前去解了倒悬之危。杜将军临别时,还不忘在老夫人面前褒奖自己兄弟“张生建退贼之策,夫人面许结亲;若不违前言,淑女可配君子也。”这充分说明杜确与张生皆是有情有义之辈,乃真兄弟也。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莺莺通过观察张生周围的人,观察他怎样与这些人交往,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张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成功恋爱,一定要取悦对方


取悦对方,首先要做好自己,蓄积力量,壮大自己,使自己更富有魅力。自张生下书两日,白马将军杜确发兵灭了孙飞虎之乱,老夫人与莺莺都心顺,称张生为“威而不猛”、“言而有信”,因此不敢怠慢张生。


取悦对方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张生浑身艺术细胞,吟诗、弹曲、就歌样样精通。莺莺与张生传情的场景,因为有了月亮的捧场,酬诗也增加了几分动人之处。先是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后张生托红娘传书,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回复了“待月西厢下”的句子。



自古以来,抚琴而歌成为一种暗递情愫的表达方式。明月当空,张生趁着莺莺在花园烧香,隔墙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其词悲,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书窗外的莺莺闻之(图5),不觉泪下,从此崔莺莺明白了他的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做一个充满自信、有上进心的好儿郎


张生智退贼兵后,老夫人便安排他来家里书院安歇,并使红娘请张生赴宴。张生满心欢喜,误以为是要为自己压惊、谢承、完婚,看似这一段完美的爱情即将画上句号了。谁知老夫人是看他年少轻狂,急不可耐,加上本身又对这门婚事不满意,故打算以“赖婚”的形式,压一压张生轻浮的举止。


不论莺莺如何鄙视功名利禄,将其称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也难过老夫人“不招白衣女婿”这道坎。老夫人不招白衣女婿,一是怕辱没了崔家的门楣;二是担心女儿闭月羞花的容貌,如果未来的女婿没个一官半职、正当营生,容易让小人“惦记”,让众人说三道四;三是怕张生因妻而贵,吃软饭,难抬头。


张生在遇到莺莺之前,已经学成了满腹文章,只是在等待得遂大志的时机,所以是有考取状元的潜质的。对于老夫人的误解,张生没有消沉应对,他以积极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


恋爱是需要时间打磨、相互理解的


在追求意中人的过程中,由于张生缺乏对莺莺个性的了解,红娘“传简”时,不仅将莺莺私信解读给红娘听,还误解莺莺诗句,将“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理解为“着我跳过墙进来”。才致使张生“赴约”时,莺莺有所顾忌,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口没遮拦,导致莺莺“赖简”翻脸。由此可见,恋爱是需要时间打磨、逐渐加深理解的。



自从花园中吃了这一场气,便引发了张生的旧病,心中有结而无法释怀。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解”,莺莺写一简,则说道药方,着红娘将去与张生,约定今宵赴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图6),一场误会散去后,两人更加深了理解。


知道借力打力,善用寺内资源



张生多次接触莺莺的侍女红娘,发现其聪明伶俐,虽不识字,但善解人意,是撮合自己姻缘的最佳人选。张生一计退百万贼兵,让红娘为之钦敬,他对莺莺的真情付出,也着实感动了红娘,于是在“拷红”时(图7),面对老夫人咄咄逼人的拷问,红娘也据理力争,为张生求情。


张生善用寺内资源,主要是三位和尚。一位是小僧法聪,他是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张生初来乍到,对寺内环境不熟,因法聪相引,瞻仰一遭,于是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另一位是老僧法本,张生租房时为了拉拢和尚而出手阔绰“有白银一两,与常往公用,略表存心,望笑留是幸!”于是法本不仅将塔院侧边西厢房一间借租给张生,还把他认作亲戚。另外还有一位惠明和尚,这是位放浪不羁、嫉恶如仇的性情中人。当大难来临,张生运用激将法促使惠明自愿成为信使,混在逃生的人群中,一日便至蒲关见到了杜将军。其实,张生打莺莺的主意,和尚们是知道的,但由于张生待他们不错,他们也认可了张生的人品,而且认为他前程似锦,于是都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两人志趣相投,心有灵犀,难舍难分



长亭送别,当老夫人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张生回道:“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草芥耳。”张生此去,上朝取应,信心满满。反而是长亭离筵,莺莺为君送行(图8),临别时担心张生变心,不忘嘱咐他“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张生立刻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张生与莺莺可谓是郎才女貌的完美结合。张生是文章魁首,通彻三教九流。莺莺是仕女班头,晓尽描鸾刺绣。而且莺莺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不容小觑,张生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在客馆等候圣旨御笔除授,唯恐莺莺挂念,且修一封书,令琴童家去,琴童得了莺莺回书,星夜赶回,张生只见“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癫,羲之献之。此一时,彼一时,俺莺莺世间无二。”试问如此才貌双全的老婆,哪个成功男士不想娶回家?


张生与莺莺心有灵犀、情投意合。只见莺莺书却写了,无可表意,只有汗衫一领,裹兜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红娘疑惑不解,问道:“姐夫得了官,岂无这几件东西,寄与他有甚缘故?”没想到莺莺寄来的这几件东西,都有缘故,一件件张生都猜着了。


善于抓住情敌软肋,突出重围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崔相国在世时,曾将莺莺许给老夫人的亲侄子、郑尚书之子郑恒为妻。这暗中情敌,是张生不能回避的问题,迟早有一天都要面对。


其实郑恒是有先机的,数月前老夫人便写书唤他来一起扶柩,但因家中无人,他来迟了,可见此人毫无时间观念,拖泥带水,错失良机。不过这位情敌最后还是让人错不及防地出现了。他捏造张生入赘卫尚书家做了女婿,着莺莺做次妻的谎言。敢于做如此突破人们道德底线的事,自然不会有好下场。就在郑恒即将得逞之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杜确的帮助下,他揭穿了郑恒的阴谋,最终郑恒羞愧难当,触树身亡,张生与莺莺克服了重重磨难,最终喜结连理。


追求真爱的道路是最纯洁也最复杂,若是真的出了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原因。婚姻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哪本永恒的“追爱指南”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真真正正的各凭本事。愿天下读过《西厢记》的未婚者,能够感悟真谛,有情人终成眷属;已婚者,能够珍惜当下,执之子手,白头偕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