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薄万里不负苍生之千古诏书《汉献帝退位诏》

 枫江平行线 2018-12-04

飘薄万里不负苍生之千古诏书《汉献帝退位诏》

汉献帝禅位图

《汉献帝退位诏书》

(汉献帝刘协 公元220年)

退位诏曰:“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白话文:

退位诏书说:“朕在皇帝位上有三十二年了,遭遇了大汉天下的震荡倾覆,幸亏有历代列祖列宗的神灵保佑,才能在危险中重新生存下来。但是朕抬头瞻仰天象,低头俯察天下民心,大汉的天命已经到尽头了,天命现在应验到了曹氏。从前魏王曹公对大汉立有盖世功勋,今日的魏王曹公丕的才能光耀天地,德行传播四海,正好应验了天命,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天下的士民百姓全都相信。天道的运行,以天下人的公利为目的,所以天子必须要选贤任能,所以上古贤王唐尧不因为私心,而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的好名声流芳百世。现在朕非常羡慕唐尧,要效仿尧帝的禅让之礼,将皇帝之位禅让给魏王曹丕。”

飘薄万里不负苍生之千古诏书《汉献帝退位诏》

汉献帝

《汉献帝退位诏书》的发布人和历史背景

《汉献帝退位诏书》的发布人刘协,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即位,东汉王朝末代皇帝。

刘协一生命运多舛,即位后朝政先被权臣董卓把持,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又一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迫禅让于曹丕。

汉献帝刘协被曹丕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河南焦作)。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飘薄万里不负苍生之千古诏书《汉献帝退位诏》

汉献帝

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曹魏以皇帝之礼将刘协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后世称他为汉献帝。“献”字在在中国古代有明智、智慧的意思,说明曹魏的皇帝和朝野上下、天下百姓还是很欣赏刘协在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明智之举,后世对刘协有“不负苍生”的评价,还是很贴切的。

《汉献帝退位诏书》是自秦朝以来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部亡国天子退位诏书,但不在陈寿《三国志》原文,而是被南朝宋历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引用。

《汉献帝退位诏书》一文中大肆赞颂天命已在曹魏,自己以追崇尧帝禅让的典故为名,将汉朝皇帝之位禅让给魏王曹丕,并说这是顺应天命,顺乎天下人心的明智之举,全篇看不见作为一位亡国之君丝毫的忧伤和悲哀,而是充满了欣喜之情,这也可能是刘协当了半辈子傀儡皇帝后的一种解脱吧!

刘协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自嘲:

百尺竿头望九州,

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

更有收人在后头。

飘薄万里不负苍生之千古诏书《汉献帝退位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