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复课堂】川平法在脑卒中后下肢异常运动模式中的应用

 林涔涔 2018-12-05

有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达150万,平均每15秒钟就有一例新发病人,每21秒钟死一人。我国脑血管病引起的肢体残疾在全部肢体残疾中占据第一位。

 

关于脑血管疾病,有62.16%—70%的患者会出现功能障碍或者残疾,约50%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在这一严峻的形式下,关于脑卒中术后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后期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提高脑卒中后ADL(日常生活自理)是脑卒中康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目前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有哪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除了常用的Bobath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强制性运动疗法、减重步行训练、针灸疗法等等,今天介绍一款最新的康复训练手法:反复促通疗法(日本川平法)——脑卒中6个⽉最佳治疗期后的康复技术。

(英文名: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略写:RFE),在日本统称“川平法”

 

反复促通疗法是日本鹿儿岛大学教授川平和美在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千例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经验提出的新型的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理念。

 

脑卒中后出现麻痹症状的原因在于传送大脑指令的神经渠道受损,然而川平教授等专家发现,具有强大可塑性的大脑在受损后仍会积极寻找其他神经渠道传送指令。

 

按照这一原理,川平反复促通法可以指定正确的神经传送渠道,由康复师帮助患者一起进行伸缩反射等一系列动作,由此提高受损部位周边的神经兴奋水平,同时使患者轻松地掌握规定动作。当患者实现目标动作后,再通过反复强化训练确保新的神经渠道重建并得以强化。

 

神经传导通路的再建和强化是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而重复大量的肢体功能促通训练是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根本保证。

治疗师运用反复促通疗法对患者进行个体治疗,通过操纵麻痹的手脚、前臂的弱电刺激、弱电刺激下的步行训练(利用平行杆),组合使用不同程度的电刺激、振动刺激,达到改善瘫痪,实现和重复预期的运动,从而进行大脑重建和加强脊髓神经回路,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川平法在脑卒中下肢异常运动模式中的应用

1、促通髋屈曲伸展运动能力,增强下肢神经肌肉功能。

患者侧卧位,膝关节自然屈曲。治疗师上方手置于患侧髋关节,下方手握于患侧足底。治疗师上方手快速刷擦患侧髋关节屈曲和后伸肌群,患者做相对应的髋关节屈曲和后伸运动。一组50个,一共两组。

 

2、促通下肢由伸展外展外旋向屈曲内收外旋模式转变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治疗师上方手置于患侧下肢大腿远端,下方手握于患足。治疗师快速刺激患侧髋外展肌群,做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膝关节伸展运动,后再行刺激于髋内收肌群,做髋关节屈曲内收,膝关节屈曲运动,如此反复。一组50个,一共两组。


3、促通膝关节屈曲运动功能

患者侧卧位,髋关节稍微屈曲。治疗师上方手置于腘窝,下方手握于足背。治疗师上方手快速刺激患者膝关节屈曲肌群,患者做膝关节屈曲运动。一组50个,一共两组。

 

4、踝关节背屈运动模式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稍微屈曲。治疗师上方手置于患者小腿胫腓骨前侧,下方手握于患侧足背。治疗师上方手快速刷擦踝背屈肌群,下方手拇指快速拍打足背外侧肌群,患者踝关节背屈运动。一组50个,一共两组。

 

3、抑制下肢伸肌痉挛,纠正足内翻模式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治疗师上方手握于患者患侧下肢腘窝,下方手置于患足外侧。

治疗师上方手刺激患者屈膝肌群,下方手快速牵拉足外翻肌群,做屈髋,屈膝,足外翻运动。一组50个,一共两组。

 

6、抑制下肢伸肌痉挛,促进踝背屈模式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治疗师上方手握于患侧患侧下肢腘窝,下方手置于患足前脚掌。治疗师上方手刺激患者屈膝肌群,下方手快速强刺激足前脚掌,做屈髋,屈膝,踝背屈运动。一组50个,一共两组。

 

川平法主要适用于:

①脑卒中引发的单侧麻痹、脊髓损伤引起的四肢麻痹的人群;②已经结束了恢复期康复治疗的患者和发病已经超过6个月以上,希望进一步改善症状的患者都可以运用川平法进行康复治疗;③手和指头能够微微伸展、弯曲的患者;④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步行的患者。

 

目前“川平法”在日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反复促通疗法打破了脑卒中病患所恐惧的“六月之墙”,为后遗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有数据显示,日本一位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两年后,经过6个月的川平法康复治疗,竟然能开上汽车,可见治疗效果真不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