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而不能顺利通过的一种急腹症。通常表现肠绞痛、呕吐、腹胀、排便或排气、口干渴、尿少,或休克,甚至发热寒战,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等毒血症状。治宜对症施治。属于机械性梗阻,应及时送医手术,防止肠坏死。 处方1:莱菔子30克,厚朴20克,枳实、枳壳、赤芍各15克,桃仁、大黄(后下)、芒硝(另包,分2次冲服)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处方2:麻油250毫升,一次口服后轻揉腹部并频频翻身,然后再取生姜泥10克敷于脐部,以观疗效。 处方3:用梅花针叩打尾骶部至微出血。然后,取黄芥子末,大蒜各50克,共捣如泥,敷于腰背部。可使肠梗阻迅速缓解。 处方4:花椒9克,花生油120毫升。先将油加热,后入花椒同煎,以花椒炸焦为度。冷却去除花椒。将油1次或分几次服完。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处方5:莱菔子24-30克,大黄9-15克,芒硝(后下)9-15克,蜂蜜60-120克。水煎服。1次或多次频频饮用。治肠梗阻。 处方6:甘遂末1-1.5克(冲服)桃仁、牛膝、木香各9克,赤芍15克,厚朴15-30克,生大黄9-24克(后下)。水煎服。用于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处方7:厚朴、炒莱菔子30克,枳壳、桃仁各9克,赤芍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9-15克,(冲服)。水煎服。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重者。 处方8:厚朴9-15克,木香15克,乌药、桃仁、赤芍、番泻叶各9克,炒莱菔子6-15克,芒硝6克(冲服)。水煎服。用于轻型肠粘连或局部性肠梗阻。 处方9:鲜苦楝根皮30克,红糖60克。将苦楝根皮洗净刮光切碎,加水浓煎,去渣,调入红糖,分3次空腹服下。主治蛔虫性梗阻腹痛。 处方10:屎壳郎疙瘩,晒干火焙干研末。开水冲服。治肠梗阻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6.常见病实用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