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任总:华为的“心声社区”是个什么地方?

 学生有礼111 2018-12-05


【解读】系作者原创连载文章,内容为:对任正非管理与经营思想的学习解读,授权华友生活发布。

本篇内容为第十章《真正的强者敢于自我批判》第3篇。

建议缓速慢读


既然任总视自我批判为公司进步的有力武器、是一种精神,那么自我批判的活动显然就不会只是在市场和研发搞搞形式,而是在全公司内形成这种良好的氛围,并且深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而非运动。这样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自我批判的武器。氛围的形成也并不是任总随便说说就能达到的,如同家风形成一样的道理,需要家族中的尊者不但以身作则、还要制定好规则和方法,并且让家族成员都能理解这样的规则。企业经营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个家族,虽然道理相同,但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以身作则在前面已有述及,但这不是任总一个人的事情,还需要高层管理团队不断践行。华为EMT 每个月都要开会,常常都是任正非带头进行自我批判。2007年,华为全面清理高管参与的关联交易,更是将高层的自我批判活动公开在全公司面前,这年9月EMT成员面向全体员工做出了如下宣誓:


为了华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公司的长治久安,我们要警示历史上种种内朽的悲剧,决不重蹈覆辙。在此,我们郑重宣誓:


1. 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全体员工的楷模。高级干部的合法收入只能来自公司的分红及薪酬,除此之外,不能以下述方式获得其他任何收入。


2. 绝对不利用公司赋予我们的职权去影响和干扰公司各项业务,从中谋取私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采购、销售、合作、外包告示,不以任何形式损害公司利益。


3. 不在外开设公司、参股、兼职、亲属开设和参股的公司不与华为进行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


――2007 年 9 月 29 日《华为 EMT 自律宣言》


宣誓的同时,召开高层EMT全体成员和一级部门会议,二级部门以上干部全部填表自评,要求华为高管层层宣誓,不得以权谋私、反对腐败。为什么这不仅仅是一次廉洁的宣誓,而更是一种自我批判活动呢?我们要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批判就能理解。


大家注意到,华为强调的是自我批判而不是自我批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内涵却有一定的差别,因为自我批评往往是就事论事,譬如我今天犯了一个错误,我对这个错误进行反思,但它往往没能上升到一种高度,没有触及思想深处,程度上是浅层次的;而自我批判则不同,它是一种总结,一种深刻的反思、自省,受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影响,是较深层次的,它不是就事论事,是要渐渐地触及灵魂的。它强调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得失、不断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探索事物发展规律,以改进组织行为和自我行为的实践。


根据这样的理解,以上EMT宣誓的内容并非是某个领导因为个人的错误而进行自我反省,而是运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形成制度上的廉洁机制,警醒所有华为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反思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形成将自我批判的精神传递到整个公司。不过,我并不是说宣誓反对腐败就是自我批判,高层所宣誓的内容是根据当时公司工作的氛围有关的,当发现有些方面的苗头不对的时候,则用这种从上而下的方式来营造自我批判的氛围。


比如2017年市场大会的宣誓内容是重复以前的“干部八项工作作风”,这是因为当时华为出现了“浮躁、骄傲、不以客户为中心、以领导为中心”的不良工作氛围,公司高层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就要通过宣誓这种自我批判的形势向公司传递需要改进的氛围。

 

当然这种有仪式感的宣誓活动不能搞的太频繁,那样就失去了其庄严的意义。自我批判的精神需要通过其他一些日常的形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比如说民主生活会就是其中一种形式,而且可以在各级管理团队中召开。这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的形式,但就我曾经参与的民主生活会来看,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为这个会议确定了一定的原则,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问题、不讲成绩。真正能理解自我批判内涵的主管是可以把民主生活会真正开出其应有的意义的,即通过暴露问题引起一些小震荡、避免大起大落的大震荡,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为了避免把民主生活会搞偏了,任总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他在《华为的冬天》中说道:


“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往下传,下面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相互提意见时一定要和风细雨。


我认为,批评别人应该是请客吃饭,应该是绘画、绣花,要温良恭俭让。一定不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高级干部尖锐一些,是他们素质高,越到基层越温和。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象绘画、绣花一样,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下去,这比那种暴风急雨式的革命更有效果。”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干部的自我批判就好像拿到了任总这样讲话的尚方宝剑,自我批判的时候不仅不痛不痒,甚至是可以感觉到其实是有一点点自我表扬的味道,比如说某些领导的自我批判是“我对工作要求过于严格,以至于给下属太大的压力。”之类的,听上去很滑稽,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真正能发自内心的反省自己、系统的找到问题进行自我批判并非易事,人的内心要真正强大的一定程度才能从内向外的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批判,否则还是需要更多外力的推动。

 

正因为如此,华为在1997年开始发行《管理优化报》,这实际上是一张带有批评味道的报纸,通过员工反馈的一些小事着重来暴露一些管理中的问题。如果哪个部门不幸上报,这个部门的主管一般是非常紧张的,都会在上报后认真组织部门内部的学习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后,再刊登在后续的报纸上。因此《管理优化报》起到了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作用,任总对此也非常重视。


1999年发生了一件和管理优化报相关的事件印证了任总的重视程度。事情的简单经过是这样的,1999年,某省GSM通信设备招标,华为也参与投标,但最后没有华为的份额。客户拿出一份《管理优化报》说,原本是有华为一些份额的,但是竞争对手亲自拿了这份报纸给我们,报道说华为的GSM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来办事处主任向任总投拆《管理优化报》,说正是GSM负责人的自我批判文章登出来,使竞争对手去客户那里唆使,导致他们丢了大单。任总说,华为因为自我批判丢了一个大单不算什么,自我批判带来的产品进步将会换来更多的大合同。如果客户深入想一想,就会觉得华为这样暴露问题是为了改进缺点,不断鞭策自己进步,以后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


后来的华为无线发展之路完全印证了任总的说法,这说明自我批判的武器的确是华为致胜的法宝。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任总的坦荡和勇气,《管理优化报》是一份自揭家丑的内部刊物,但却是面向客户公开发行的,任总就是要像客户明确表明华为是敢于面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改进的,而不是遮遮掩掩、欺诈客户,这是典型的真正强者风范。

 

2010年后,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仅仅靠《管理优化报》已经不能及时的反映各方面的管理问题了,任总决心开放心声社区,让员工多说真话。2010年底有一篇《和媒体改善关系》的讲话,任总说:


“公司开放心声社区,我内心也很有压力,反对的人也很多,我们还是坚持心声社区开放。我不明白为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员工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事情是亲历、亲为,有不对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外扬。我们最近在离职员工管理上,已删除了维护公司的声誉这一条,维护是维护不住的,只有改好才行。要允许员工讲话,其实绝大多数员工偏离实事求是只是一点点,不会是黑白颠倒。心声社区开放以后,我们内部实际上是好多了。”


后来心声社区的发展的确是越来越好,出现了不少对华为改进非常有意义的帖子,比如“炮轰华为”、“少些浮躁”、“我们眼中的管理问题”等等,为华为的管理改进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如任总所说:


“你看心声社区搞得多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骂公司照样照登不误,公司根本不会去查哪个人骂公司,何苦做这个事情呢?他们开始百家争鸣,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这几年心声社区的实际运作中也能看到这种批判的氛围有利于建立自我批判的环境,比如现在公司的很多文件第一时间都会发布在心声社区上让员工去评价,这和员工直接暴露问题一样,是通过员工讲真话而让公司形成了讲真话的自我批判氛围,虽然这个氛围会有所反复,就如任总在2017年市场大会讲话中强调的一样,要让员工敢于讲真话,而不是以领导为中心讲一些领导爱听的话,但仔细想想不也是一种自我批判吗?是任总意识到了公司在这个时候说真话的氛围被破坏后的自我反省。


*明日继续连载【解读】,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