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请莅临 | 北京观古2018秋季拍卖会12月8日正式启幕

 zdjphoto 2018-12-06

北京观古2018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8日在北京昆仑饭店拉开帷幕。中国古籍善本、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印章、中国古代铜镜等四大板块六大专场七百余件精品佳作将集中亮相,力求为广大藏家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秋拍预展日期为12月6日至7日,拍卖则于12月8日举行。

01

蕓香 中国古籍善本专场


    古有芸香吏,是为校书郎。“芸香”这种药草在古籍的保护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又引申为书香;意为当今的古籍善本,有天然墨香,次之,有可读之处;我们要做的是对这个文化载体的外在保护以及其内容的积极研究,可谓:校一字之精深,得一乐也;兴一书之佳好,得二乐也;能精骛八极,思接千载,而视通万里,此为读书之乐也。

    卷帙浩浩,书海无边。能择心中所喜之书,便胜却篱边黄菊。古籍善本不仅是艺术品中极有思想性的门类,也是历代读书人、藏书家的精神寄托,延续了灿烂而辉煌的文化长河。




LOT 1067

永乐御制朱砂红印本

白皮纸 经折装  一册

尺寸:25×7.5cm

提要:拍品开本小巧,经折装,附原装函套。

RMB: 200,000-300,000



LOT 1075

栾城集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蜀府活字本

白棉纸  一函五册

尺寸:26×16.5cm

提要: 此为北宋“三苏” 苏辙的文集,原书五十卷 后集二十四卷 三集十卷,此帙存卷首至十一,附目录二卷,计十三卷。明代藩府活字本仅蜀藩、益藩二家可考,此则蜀藩活字之代表作,亦有学者称此书为铜活字。

著录:《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RMB:200,000—400,000



LOT 1070

杜诗选

明万历间闵氏朱墨套印本 

白棉纸  一函三册

尺寸:26.6×16.7cm

提要:书为明刻朱墨套印本《李杜诗选》十一卷之《杜诗选》六卷,为明张含辑;杨慎、刘湏溪评点。白棉纸本,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行间眉端镌朱笔圈点评语,套色艳丽,前印。 杨慎所批《杜诗选》为时人所重,有不同版本行世。杨慎(1488~1559),正德六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书无不览,著述之富,明时推为第一。是书保存品相至佳,色泽如新,甚为难得。

著录:《国家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

       《明代闵凌刻套印本图录》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RMB:50,000—100,000


LOT 1089

钦定国史原任贵州都匀府知府鹿壮节公忠义传

清内府朱丝栏写本  开化榜纸

尺寸:39.3×24.7cm

提要:本书出自《钦定国史大臣列传》,为清代本朝官修纪传体史书。康熙二十九年(1690),皇帝设国史馆,始修本朝大臣列传。

  鹿丕宗(?~1856) 字杰人,号简堂。定兴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二十年被选派至贵州,升都匀府知府。三十年,太平军攻陷河池、思恩等地,鹿丕宗奉调增援,筑垒练兵,诱降义军中不坚定者为密探,遂擒获义军首领朱三、何大及士卒百余人,迫义军东奔。

  咸丰五年(1855),驻遵义太平军杨凤部经安顺攻麻哈(今属贵州)。鹿丕宗率兵救援,重创义军,俘杨凤,因功获赏顶戴花翎。同年,台拱苗民举事,连陷数城。七月,苗民合攻都匀。鹿丕宗登城督战,战况激烈。义军一时难下,遂以重兵据要隘,断绝粮道,阻隔援军。鹿丕宗仍死守,粮食渐尽,士民死亡相继。坚持至咸丰六年(1856)七月,援兵至,义军撤围隐去。

  总督恒春偏听都匀境内已无义军之言,调离援兵,并将鹿丕宗免职。后18日,义军回马乘夜攻城,城陷,鹿丕宗与妻萧氏投火而死。提督孝顺、巡抚蒋霨远据实奏报,诏按三品例赐恤,国史立传,谥“壮节”,赐世职骑都尉。

  本书黄绫云锦封面,开本阔大,朱笔描栏,八行十九字,四周双边,馆阁体精写。国内仅存零本,极为珍稀,品相尤佳。

著录:《中国古代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类。 

RMB:80,000—100,000



02

雅器懿珠 中国古代瓷器专场

瓷器专场是观古一直坚持品质,精心推出的高古瓷专场,我们继续秉承重来源、重品相、重知识、重引导的宗旨,将每位藏者于高古瓷收藏的视野与情怀,文化与意趣,心得与体会,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匠心营造,宝器云集,为藏家不可错过之盛事。

    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最后一次复兴。……上流社会文化也逐渐脱去了三代以来文化艺术上强烈礼教性、神圣性还有魏晋时期的宗教性。宋代理学使得文人们更注重心灵的一种内省和思辨,思想上更加理性。宋以前思想文化在器物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三代的青铜器的庄严肃穆、战汉时期玉器的古拙奔放、六朝石刻的神圣崇高和还有唐代金银器的奢华富丽。比之前朝,宋代艺术更加追求简洁素雅,不涉礼乐教化和宗教崇拜。宋代上流社会表现出的是一种较为纯粹的文人意识,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很强的文人气质:宋代皇帝很多有着较高艺术修养,除了著名的宋徽宗,如太宗、高宗、孝宗皇帝的书法作品在书法史上也有着一席之位。


LOT2102 

龍泉窯梅子青釉長頸瓶

口徑(D):4cm 

高(H):15.2cm

RMB:350,000-600,000

    南宋至元代前期的龍泉窯在審美上受到了北宋晚期開始出現的文人士大夫階層追求極致簡約寧靜意境的影響,更加注重流暢簡潔的線條輪廓,以及器物本身的力量,在瓷器上以素面勻淨為美,純以釉色取勝。器型上以祭祀及禮儀用器為代表,使產品件件有典、稟賦深義,崇古尚古,體現了“尚其象”以“格神明”的藝術追求。在技術上的革新更多來自當時的官窯,為達到玉質感,工匠摒棄了北宋至南宋前期的傳統刻劃花裝飾手法,對釉料的配比進行改進,用含鈣量低黏度大的石灰堿釉替代了以前常用的石灰釉,並更好地控制窯溫和還原氣氛,成功地研製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產品顏色青翠均勻,釉面光澤柔和,如冰似玉,在使器物更顯端莊典雅得同時賦予了藝術全新的解釋。此器長頸,垂腹,圈足,足部修胎符合當時特徵。通體施梅子青釉,足端無釉,泛火石紅,器身光素無紋,足底開片。釉面勻淨,光潤瑩潔,觸手如玉,細膩光滑,如一汪秋水,悅目喜人。難得一見的龍泉窯精品。口沿處包金,器型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南宋龍泉窯長頸瓶基本一致,可做參考。


LOT2053

建窯銀毫盞

口徑(D):12.5cm

高(H):7.3cm

RMB:200,000-300,000

    盞敞口,沿下束口,斂底較深,圈足,圈足小而淺,口沿呈醬褐色,與黑釉相呼應,趣味非凡。全器內外幾近滿釉,只露圈足於外。是建窯比較典型的盞式之一。器內外施釉,釉面有黑、褐相間的條紋,內壁釉水活潤,釉層均勻,迎光可見其上遍佈淺細絲紋,是為常說的兔毫紋飾,其紋理清晰,細膩流暢,整體釉色玻化程度良好,色澤光亮,外壁有垂釉現象,是因施釉是自上而下流淌,釉層積攢而成。近足露紫黑色胎,俗稱鐵胎,是因胎體內含鐵量較高。此黑釉內有大量細微氣孔,亦利於保溫,正是應了鬥茶時要求茶盞保溫的條件,是茶人鬥茶品茗的佳器。故在當時非常流行。也是宋代茶藝文化發展的見證者。

    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說的便是此類黑色釉兔毫茶盞。徽宗在《大觀茶論》裏談論的“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其中的盞貴青黑說的正是這種建窯盞。




LOT2049

 湖田窯青白釉瓜棱執壺

高(H):17.6cm

RMB:30,000-50,000

    瓜棱壺在宋瓷中頗為流行,造型仿自金銀器。此件器物有花鈕形蓋,蓋上有一系,瓜棱壺形制為侈口,細長頸,前有流,後有鋬,鋬上有一系,用來固定壺身與蓋,防止倒流時蓋掉落。壺腹部呈瓜棱狀,喇叭形圈足。釉色白中泛青,壺身與蓋身之間積釉處明顯。線條流暢,手感細膩,好似匠工一氣呵成。整體柔和淡雅,周正端莊,為收藏佳器。




OT2131 

龍泉官窯鬲式爐

高(H):6.8cm 

口徑(D):10cm

RMB:200,000-300,000

    鬲式爐系仿商周銅鬲式樣。明·文震亨《長物志》卷四·器具香爐條載:“三代,秦、漢鼎彝,及官、哥、定窯、龍泉、宣窯,皆以備賞鑒,非日用所宜。”最為常見是的鬲式、鼎式、筒形、三足、弦紋爐等,傳世之南宋官窯器中也有相當數量之鬲式爐。米黃釉是龍泉窯特殊品種,一般產於龍泉大窯和溪口窯。南宋杭州皇城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米黃釉瓷片,可見深受當時的皇室追捧,恬靜的釉色再配以深邃的冰裂紋開片,更顯出高雅的皇家品味。

    此爐寬折沿,束頸,鼓腹,袋形檔,實足跟。雖以青銅鬲為藍本,然又融入了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大小適中,造型端莊古樸。直線條板沿及頸部的設計與腹部飽滿圓渾的處理,形成了直線與曲線的對比,使器物造型更富有線條的變化,振盪出動靜諧趣的韻律。爐通體施米黃釉,釉色米黃中泛青,釉面瑩瑩冰片極富美感,歷經歲月洗禮,更顯古樸自然,變化逾是難言其妙。此種造型鬲式爐多見於南宋官窯,為專供皇帝祭祀或陳設之用,這件米黃釉鬲式爐實屬存世罕珍。






03

金石有信 中国古代印章专场

 

印章的称谓有很多种,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图书、符、契、押、戳子等。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简牍之用,钤印于封泥之上遗痕,“符节印玺,所以示其信也”,以防私拆,并作信验。同时官印又象征着不同权力,具有权威性。后来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印渐废。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作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以石材治印。


| 印章从作用上讲,有名号印、宫廷印、记事印、诗文印、观赏印、鉴别印、吉语印、肖形印、纪年印等近20种。古印最初的收集主要用于考证,其印文及边款文字是考证史实的重要依据。同时,古印经过历代名人制作、收藏、使用、题咏,本身及其在流传中背后的掌故珍闻,富于韵味,为人们把玩、欣赏、品味而争相收藏的理由。古印的历史性与艺术性两种功能并存是收藏领域的热门,历来为印学研究所倚重。



LOT3120 

銀虎鈕紮薩克印一對

RMB:500,000-800,000

高(H):10.4cm 

邊長:10.6cm 

重A:3772g 重B:3892g

    清代官印,印面為正方形,印背皆蹲坐一虎形大鈕,雖然形制相同,但細觀之下有又著細微的差別。虎雙耳豎起,抬首前視,虎視眈眈,前腿直立,後腿臥地,呈半蹲狀。印文刻於印背與兩側.管轄,在古代漢語中有管制,統轄之意,任昉在《答劉孝綽》中載:“直史兼褒貶,轄司專疾惡。”證明轄字有統轄之意。

    郭爾羅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之一,成吉思汗時期它是輔助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聯邦之一,北元時期它是勢力強大的兀良哈三衛的組成員之一,而清初它也是科爾沁部的重要組成員之一。紮薩克又譯為劄薩克,古代官名,蒙語中為‘執行官’的意思;是清朝對於蒙古族人和滿族人的授予軍事,政治官職爵位的一種手段。清代將蒙古族設個若干個旗,每旗的旗長稱為劄薩克,管理每一旗的軍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將軍和都統的統治,旗長由蒙古族的王公貴族擔任,等級依次為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均由朝廷冊封,受當地辦事大臣或參贊大臣節制。劄薩克是朝廷冊封的,都有爵位,一般可以世襲,稱為“王爺”。紮薩克在其部落有著絕對的統治權利,封地內,山川、河流、山林、牧地、田產均歸其所有,掌握著其部落的生殺大權。在清朝,劄薩克又分為內外兩者,內劄薩克為較早歸附於清朝的一支,所以清朝在內紮薩克的郭爾羅斯部等13部落首封劄薩克。清代文獻《大清會典》以及其後的文獻中均有記載。首先在13旗首封了劄薩克,但是在中華民國建立後的紮薩克則形同虛設。


LOT 3056

 “興祖直皇帝之寶”璽

RMB:5,000,000-8,000,000

边长:8cm

高(H):13.8cm

重:1299g

    這件寶璽是天然水晶材質製成, “天祿”鈕。印面文字為漢字篆書與滿文合璧,分左右形式豎列對稱佈置。右側為漢字篆書“興祖直皇帝之寶”七字,左側為兩豎列滿文,當是“興祖直皇帝之寶”滿文的對譯。

    “興祖直皇帝”名福滿,明代建州左衛人,錫寶齊篇古之子,覺昌安的父親,塔克世的祖父,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父,居住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境內)。他光大了祖宗開創的事業。1522至 1542年,他襲父職任建州左衛都督,世稱“都督福滿”, 1636年,皇太極稱帝,追尊為慶王。順治五年,尊為直皇帝,廟號興祖,葬於興京永陵。

    福滿死後安葬在赫圖阿拉舊老城,這一地方也尊為興京。1636年,皇太極稱帝,追尊他為慶王,順治五年( 1647) ,尊為直皇帝,與清肇祖(努爾哈赤的高祖父,也就是福滿之父) ,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三祖合葬於興京。十六年( 1659) ,合四墓尊為“永陵” ,廟號興祖。


LOT3132

牛頭“天地平安”擺件

RMB:680,000-1,000,000

高(H):35cm 

長(L):56cm

重:18000g

     牛首雙角彎曲上揚,牛角紋路刻劃較為密集。雙耳橫立於兩側,前額印有道教八卦紋,雙眼呈怒目圓睜狀,眼球突出,炯炯有神,給人肅穆威嚴之感,並帶有神秘色彩,眉心至鼻尖處有一條豎棱長線,線條銳利硬朗,高鼻樑,鼻尖處呈階梯形以示口部上唇,兩側刻以蝸狀線條紋飾,疏密有致。眼角、眉心、面頰部皆飾以線條裝飾呈現如意雲頭狀,線條刻畫精細,流暢大氣。牛首背部刻有銘文,銘文為陰刻篆書體,字口平劃齊整,線條流暢一氣呵成。其內容為“祭天地平安,保子孫旺盛,明昌二年”。

     史載,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日(西元1189年1月20日),世宗崩,金章宗即皇帝位於柩前。1190年正月初一(西元1190年2月7日),改元明昌。明昌(元年:1190年 - 末年:1196年)是金章 宗的第一個年號。金章宗使用明昌這個年號一共七年,“明昌二年”是西元1191年,即金章宗在位的第二年。

     此件牛首銘文內容:“祭天地平安,保子孫旺盛,明昌二年”。額首刻有道教太極圖案,從工藝上考究,絕非等閒之物。應是當年皇家鑄造,供奉於道觀之中。而當時影響力最大的道教人物為丘處機。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山東)人,全真道“七真”之一,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龍門派祖師。中國宋代著名的思想家、道教領袖、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2歲高齡而遠赴西域行程35000裏,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天下。1191年丘處機東歸故里,在位於棲霞城北郊,修建了一處修道之所,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道教從林之一。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的傳道之所。金章宗皇帝並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濱都宮。因太虛宮所在地名濱都裏,當地俗稱“濱都宮”。在當時許多信徒慕名前來拜師求道,社會名流甚至達官貴人也爭相與他交往,使全真道在社會上的影響日益增大。泰和三年(1203),劉處玄卒,丘處機開始掌教,時年55歲。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秋,山東大亂,反金的農民軍紅襖軍乘機而起,金廷無力征討,想借助宗教力量,請丘處機出面“撫諭”。楊安兒、耿京起義軍懾服於全真道的影響,“所至投戈拜命,二州(登州、寧海)遂定。”起義平息後,金宣宗賜丘處機“自然應化弘教大師”道號,並派欽差請他赴京議事,但丘處機沒有接受他的邀請。後來南宋朝廷慕其名,請他南下臨安,也被丘處機婉言拒絕。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仙化於長春宮(原名天長觀),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是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LOT3084

總理親軍營製造機器局關防

RMB:50,000-100,000

12.3cm×7.7cm×11cm 

重:1600g

     印銅質,官印,橛鈕, 印面方形,印文陽文篆書“總理親軍營製造機器局關防”十二字,两行豎排,每行六字,右上起顺讀。

     滿清禁衛軍主要分以下幾部分:親軍營、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步軍營、善撲營、火器營和神機營。而親軍營系滿清禁衛軍中和皇帝關係最為親近的禁衛軍。在晚清的洋務運動中,親軍營的下屬機構設有製造局(金陵製造局、江南製造局)和機器局(天津機器局)二局,均為晚清時期軍工廠,隸屬親軍營。這枚特大銅官印即是總管親軍營、製造局、機器局三個部門的總印,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重要見證物!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極珍貴!





04

鉴古耀今 中国古代铜镜专场(一)

    中國古代銅鏡藝術是中國青銅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而且延續時間最長,貫穿整個青銅時代,在封建時代達到頂峰,其藝術水準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冶金史、美術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青銅鑄鏡並非中國獨有,在古典時期,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地都有圓板型具柄鏡在使用,工藝多為鑄形後加線刻工藝,與中國多以青銅澆鑄的圓形具鈕鏡有較大不同。而論及文化內涵、紋飾設計、雕塑工藝、鑄造技術、磨礪水準等等諸多方面而言,中國銅鏡所達到的藝術之美和造詣之高,是其他西方古文明同時期銅鏡所難以望其項背的。


LOT 5016 菱花形双鸾天马瑞兽镜

直径:22.1cm 

重量:2220g

RMB:800,000—1,000,000

     八瓣菱花形,伏兽钮,主纹饰为双鸾双兽同向相间环绕镜钮,追逐嬉戏,双鸾双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一派祥和之气。钮为一瑞兽趴卧,形如狮子或狻猊,身上肌肉力度感强,双爪有力,尾部毛发刻画细致,躬身成钮,卧于镜心,极富动感,有跃跃欲试之态,鸾鸟凤凰绕钮相对,一只并爪展翅翱翔,回首高鸣,与飞狮顾盼,羽毛根根而立,非常细致,另一只曲腿展翅,像刚刚起飞,又像刚刚降落,曲首扬尾,仿佛有马上要直上九天之感, 鸾凤之间为一天马,肌肉健壮,从马的造型看,与唐代著名的昭陵六骏造型风格相似,为典型的盛唐时期骏马的艺术造型特点,马仿佛放蹄狂奔,能听到嘶鸣声,天马对面为一瑞狮,爪子有力,张牙追逐。中间点缀四组花卉纹,镜缘处八瓣内环饰一周雀鸟蜂蝶纹饰。



LOT5008

七乳瑞兽纹镜

直径:16.4cm 

重量:699g

RMB:100,000—150,000

圆形,圆钮,圆钮座。钮外有九枚圆座形小乳钉,乳钉中间隔以云气纹,乳钉外环绕一圈云气纹带,一圈斜线纹。主纹饰为一圈神兽纹带,由七枚连弧座乳丁分为七区。分别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角王、羽人、神鹿。纹饰形象活泼,线条婉转流畅,刻画精细,主纹饰外饰有一圈斜线纹,一圈锯齿纹,近缘处环绕云气纹带。此镜使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饰,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汉代铜镜有铭曰“七子九孙各有喜;左龙右虎避不祥;七子九孙居中央,夫妻相保如威央”代表汉代人们对多子多福,生活美好的愿望,此镜内外两圈乳丁分别为七枚大乳钉和九枚小乳钉暗合此意。再结合主纹饰,可见此镜寓意丰富。


LOT5033

 “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

直径:20.5 cm

重量1429g

RMB:300,000—500,000

     宋金时期铜镜镜自汉唐铸镜艺术消退之后接过了铜镜艺术的大旗,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铜镜美学的辉煌,故事镜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故事镜指镜背装饰纹样为特定场景的一个固化状态,是对于场景的描绘,而非对单一物的描写,可以来源于民间流行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体现场景的高山流水、苍树老翁、云烟楼阁等等。能够切实反应儒、释、道等诸家思想的精神追求,反应当时社会文化和风尚的诸多问题,并能寄托情感,引人深思及鉴赏。故事镜的出现伴随着写实艺术在装饰艺术的发展,在抽象艺术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要求的情况下,写实艺术,以具化事物的手法,在铜镜装饰纹样方面开启的新的篇章。宋金时期的故事镜多取材于神话先贤传说,其中道家传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此时期道教的盛行是分不开的。着时期反映的神仙题材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更多的体现了世俗人与仙人的关系。此时期人们认为,接近神仙或走入神仙生活的世界为升仙的一大法门,此面柳毅传书故事镜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LOT5037

 “灵山孕宝”瑞兽纹镜

直径:16.8cm

重量:890g

RMB:800,000—1,000,000

半圆钮,圆钮座,外围连珠纹。镜心有六团花,团花内分别为三鸾鸟和三独角兽。两团花间尚有半圆形图案,它是连弧纹的分解和变化。外围短、长两圈锯齿纹和凸起的双线圆周纹,周缘铭文四言诗八句,左旋读:“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玉台希(稀)世,红庄应图,千娇集影,百福来扶。“边缘为折菱纹,造型饱满大气,布局规整,纹饰繁复,铸作精细,镜铭所书文字秀丽、大方,当为善书者所作,白光,保存完好。

据传与此镜同铭之镜少见,《小校经阁金文》,但镜心图案皆与此不同。浙江绍兴曾出一枚灵山孕宝镜(王士伦《浙江铜镜》图版111,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也是镜铭与此镜相同而纹饰不同,应为隋末或唐初铸造。此镜版模一流,品相上佳,实乃可遇而不可求。



05

鉴古耀今 中国古代铜镜专场(二)

    銅鏡,在厚重的中國青銅文化中雖是一個分支,但卻是中國最早的青銅製品之一,肇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齊家文化,其更迭發展的歷史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烙下了文明古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印記。即使是玻璃鏡盛行之清代,銅鏡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三代”青銅禮器相比,銅鏡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其起居生活都離不開銅鏡梳妝照容,正冠整裝。鏡背的精美紋飾更讓擁有者賞心悅目,也令後來者讚賞不已。其內容大多是對當時人們宗教思想、審美觀念和世俗生活的反映。

LOT5130  

菱花形双鸾双狮镜

直径: 22.1cm

重量:1708g

RMB:1,000,000—2,000,000

八出菱花形,半圆钮,内区纹饰为双鸾双兽围绕镜钮做相互追逐状。镜钮下方为一只正在做扑咬状狮子,狮子双腿站立,双爪飞舞瞪目扬鬃,尾巴上扬,似做扑咬状,体态圆润,形神兼备。镜钮左右两侧各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鸾鸟,鸾鸟羽翼舒展,精神饱满。镜钮上方为一只双足作奔跑状的狮子,狮子身形矫健,鬃毛后仰,形象传神,以缠枝花卉纹来做纹饰之间的间隔,外区八出葵花形内有蜜蜂探花取蜜、并蒂莲叶、花苞等纹饰。此面铜镜造型规整,纹饰形象生动,富有较高的艺术情趣。


LOT5115 

 “青盖作镜”铭龙虎纹镜

直径:14.8cm  

重量:830g

RMB:600,000—800,000

圆形,圆钮,圆钮座。主纹饰为龙虎环绕镜钮呈对峙状,身躯重叠压于镜钮之下,龙虎下方饰有羽人饲鹿纹,旁边有一禽鸟纹。主纹饰使用高浮雕的技法,棱角分明,犀利雄浑,线条流畅;龙虎体态健硕,毛发鳞片皆精,其首相对均呈嘶吼状。羽人与神鹿刻画写实,构思精巧。主纹饰外环绕一圈铭文带,铭文为“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字体隽秀,笔画清晰。铭文带外一周斜线纹,两周锯齿纹间一周波折纹。



LOT5105

桥钮四虎纹镜

直径:7.8cm  

重量:72g

RMB:100,000—200,000

圆形,桥钮,圆钮座。主题纹饰为主纹和地纹组成。以清晰细密回纹为地纹,力度感强,严谨细致。主纹为四虎相间环列,四虎造型相同古朴,似捕似卧,口中衔有一蛇。素缘。此镜纹饰古拙质朴,线条纤毫毕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的青铜器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纹饰艺术得到飞速发展,自然流畅,欢快明朗,给人以美丽舒展、心旷神怡之感。虎纹多在钟鼎彝器上作为主纹饰使用,组合成“虎食羊、虎食鹰、虎食牛、虎食人”等纹饰,比如著名的“虎牛铜案” “虎食人卣”等,此类构图在早期铜镜中出现确极为罕见,上海博物馆有一面四虎镜与此镜题材类似,但版式不同,可见此镜规格极高,寓意颇深,工艺与彝器纹饰一脉相承,别具特色,为少见之精品。



LOT5110

“大乐富贵”铭蟠螭纹镜

直径: 22.8cm

重量:808g

RMB:100,000—150,000

     圆形,双兽头钮。钮外有两瑞兽环绕,瑞兽身躯矫健,四肢奔腾,颈部与镜钮相接,从而形成两只奋蹄疾驰中仰天观望的虎状瑞兽。蟠旋的两只瑞兽,身体各个部位刻画清晰,肌肉骨骼慼表现的强劲有力,仰天长望的神态又给人种憨态可掬的感受。此种纹饰与钮和谐搭配构成纹饰内容的设计手法极为少见,颇具匠心其外绳纹与弦纹,构成三个纹饰圈带,中间较窄的圈带内饰短斜线纹,稍宽的纹饰圈带为铭文圈带,铭文内容为“大乐贵富千秋万岁宜酒食”。主题纹饰分为两圈,内圈为四叶间隔分四区,每区饰蔓枝花卉纹及瑞兽纹,瑞兽形体较为特殊,似犬又似狮,仅见于此镜中。花枝漫卷,花叶铺陈,分区之四叶刻画异常细腻,应为汉代草叶纹镜中麦穗纹之前身。近缘处瑞兽纹环绕一周,有骆驼、猴子、野猪、熊、老虎、羊等。此镜纹饰内容极其罕见,动物造型带有异域风情,不同于中原文化普遍流行的铜镜,当为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域文化传入中原,在艺术领域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的有力见证。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镜的纹饰逐渐摆脱了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了礼仪旧制,兼容并蓄,创新图变,对战国至西汉初期以来铜镜纹饰布局进行了重大的改变,是弥足珍贵的纹饰内容和布局方式方面的创新之代表作。


06

千秋金鉴 中国古代铜镜专场

    銅鏡在鑄造工藝上也不亞於青銅禮器,可以說青銅鑄造所涉及的工藝在銅鏡上都有所表現,如漢代草葉鏡、畫像鏡、隋唐瑞獸銘文鏡、海獸葡萄鏡和雙鸞瑞獸鏡以及宋遼金的人物故事鏡等等,無論是工藝技術還是紋飾藝術,都不遜於任何青銅器物。因此,作為一種實用的青銅工藝品,銅鏡綿延四千多年不間斷的發展歷史,承載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演變和工藝發展的興衰。羅振玉先生在《古鏡圖錄》中曾說:“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焉者,莫鏡若也。”這一句話道出了銅鏡藝術之美。

LOT5239

葵花形“千秋”銘單龍鏡

直径::20.1cm 

重量:1188g

RMB:1,000,000-2,000,000

     葵花形,圓鈕,龍首近鈕,身軀向上作C形繞鈕盤曲。龍頭結構清晰,雙角後髮須髯細密,張口吐舌,枕向鏡鈕。背鰭、腹甲、鱗片、肘毛刻畫明晰。前肢一立一伸,後肢一曲一展。伸直的後肢與尾部糾結。四肢都露出尖利的三爪。龍周有三朵流雲。近緣處一周凸弦紋與鏡緣形成的八瓣小區內花葉、流雲、方勝三種紋飾相間環列。方勝中的方格內有“千”“秋”二字銘文。此鏡鏡體光潔,工藝精美。龍體遨遊於天際,流雲飄逸於霄漢,意趣生動。

    這種“千秋”雲龍紋鏡無疑與唐玄宗華誕之慶有關。古代的龍紋和鳳紋都是尊嚴和高貴的象徵,幾乎為皇家所壟斷。龍是華夏祖先的重要圖騰,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自河南濮陽新石器晚期仰紹文化的蚌塑龍算起,距今已有約六千五百年的歷史。唐代的龍紋受當時皇權思想的影響,相比較漢代龍紋以豐腴爲美,龍的形象更爲壯實飽滿,是盛唐時期倍受皇室青睞的一種主題紋飾。


LOT 5236

雙鸞單龍月宮鏡

直径::17.5cm

重量:760g

RMB:250,000-350,000

      八出葵花形,圓鈕,內區紋飾四分,兩側為展翅飛翔的銜綬雙鸞,鈕下為海面騰龍;鈕上月宮內有桂樹、蟾蜍和搗藥玉兔。上下兩紋飾兩側皆有祥雲陪襯。鸞鳥象徵富貴吉祥與琴瑟和諧。綬,諧音壽,寓意加官進爵與長命百歲。青鸞銜綬是唐鏡紋飾中一個永恆的主題。李商隱在《無題四首》之三中寫道:含情春晼晚,暫見夜闌幹。樓響將登怯,簾烘欲過難。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



LOT 5222

動物紋邊瑞獸規矩鏡

直径:16.8cm 

重量:645g

RMB:300,000-500,000

      圓形,圓扭,方形鈕座,鈕座內側為平均分佈的九枚小乳釘,凹面方框,鏡通體光亮。界格與博局紋將鏡背分成四方八區,每區飾乳釘和兩個神獸紋飾,紋飾包括羽人、山羊、金烏、玉蟾紋飾,動物形象生動活潑,變形誇張,栩栩如生,動感十足,姿態優雅,或閒庭信步,或回首顧望,表現出一派熱鬧從容地場景。近緣處一圈短斜線紋,鏡緣上飾一周跑獸邊,線條細膩流暢,紋飾佈局精巧細密。保存完好,版模甚佳。



LOT 5332

菱花形雙鸞雙獸透腿鏡

直径:20cm 

重量:1544g

RMB:200,000-300,000

    八出菱花形,圓鈕,主題紋飾為雙鸞雙獸紋飾,鸞獸相間排列,其姿態各異,或奔跑跳躍、或展翅欲飛、或佇立回首。其形象生動傳神,極其逼真。空隙處以花卉枝蔓環繞,花卉輕盈曼妙,層次豐富,飽滿而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兩者相互輝映,勾連出一幅祥和華美的圖案。其中雙鸞雙獸腿部採用的是透雕技法,使的此鏡上的鸞獸立體形象層次感強烈,虛實相生,繁而不亂,產生變換無窮的藝術效果。此鏡版模精細,品相上佳。歷經千年仍保存如此完好,實屬難得。

-The End-


北京观古2018秋季拍卖会



预展:126-7

(6日 9:00-21:00;7日 9:00-21:00)

拍卖:12月8日

·

预展拍卖地点:北京昆仑饭店二层昆仑堂 

 专场安排:

12月8日 


觀古·蕓香 中國古籍善本專場         
   (Lot1001-Lot1197)          上午10:00
觀古·雅器懿珠 中國古代瓷器專場    
   (Lot2001-Lot2171)          下午13:30
觀古·金石有信 中國古代印章專場        
(Lot3001-Lot3143)          下午15:30
觀古·鑒古耀今(一)中國古代銅鏡專場  
 (Lot5001-Lot5045)           下午19:30
觀古·鑒古耀今(二)中國古代銅鏡專場  
 (Lot5101-Lot5146)            時間順延
觀古·千秋金鑒 中國古代銅鏡專場      
  (Lot5201-Lot5368)            時間順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